陳 旭
一、布置任務階段
(一)建筑給排水施工圖識讀
1.在教師的講解下了解生活排水管道的布置方法。
2.查找并熟悉相關規范,掌握排水管道布置原則。
(二)完成相關內容思考題
1.給水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
2.給水系統有哪些給水方式,各給水方式的特點,在實際工程中怎樣合理選擇給水方式?
二、信息收集階段
(一)參考資料
對參考資料的收集主要是針對施工圖紙中的知識內容,主要應收集的資料有:1.《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T50001-2001;2.《給水排水制圖標準》GB/T50106-2001;3.《生活給排水系統安裝》教材;4.《圖紙識讀與會審》教材。
(二)知識內容
1.建筑生活給水組成。建筑給水系統是將城鎮給水管網或自備水源給水管網的水引入室內,經配水管送至生活、生產和消防用水設備,并滿足各用水點對水量、水壓和水質要求的冷水供應系統。
(1)引入管。自室外給水管將水引入室內的管段,也稱進戶管。
(2)水表節點。水表節點是安裝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設置的閥門和泄水裝置的總稱。水表前后的閥門用以水表檢修、拆換時關閉管路,泄水口主要用于系統檢修時放空管網的余水,也可用來檢測水表精度和測定管道進戶時的水壓值。水表及其前后的附件一般設在水表井中。當建筑物只有一條引入管時,宜在水表井中設旁通管。溫暖地區的水表井一般設在室外,寒冷地區為避免水表凍裂,可將水表井設在不會凍結之處。
(3)給水管網。給水管網包括干管、立管、支管、和分支管,用于輸送和分配用水。①干管:又稱總干管,是將水從引入管輸送至建筑物各區域的管段。②立管:又稱豎管,是將水從干管沿垂直方向輸送至各樓層、各不同標高處的管段。③支管:又稱分配管,是將水從立管輸送至各房間內的管段。④分支管:又稱配水支管,是將水從支管輸送至各用水設備處的管段。
(4)給水附件。管道系統中調節水量、水壓,控制水流方向。以及關斷水流,便于管道、儀表和設備檢修的各類閥門和設備。
(5)配水裝置和用水設備。如各類衛生器具和用水設備的配水龍頭和生產、消防等用水設備。
(6)增壓和貯水設備。當室外給水管網的水壓、水量不能滿足建筑用水要求,或要求供水壓力穩定、確保供水安全可靠時.應根據需要,在給水系統中設置水泵、氣壓給水設備和水池、水箱等增壓、貯水設備。
2.建筑生活給水的給水方式。給水方式即指建筑內部給水系統的供水方案。合理的供水方案,應綜合工程涉及到的各項因素,如技術因素:供水可靠性、水質對城市給水系統的影響、節水節能效果、操作管理、自動化程度等;經濟因素:基建投資、年經常費用、現值等;社會和環境因素:對建筑立面和城市觀瞻的影響、對結構和基礎的影響、占地面積、對環境的影響、建設難度和建設周期、抗寒防凍性能、分期建設的靈活性、對使用帶來的影響等。可采用綜合評判法確定。
(1)依靠外網壓力的給水方式。①直接給水方式:由室外給水管網直接供水,為最簡單、經濟的給水方式。適用于室外給水管網的水量、水壓在一天內均能滿足用水要求的建筑。②設水箱的給水方式:設水箱的給水方式宜在室外給水管網供水壓力周期性不足時采用。低峰用水時,可利用室外給水管網水壓直接供水并向水箱進水,水箱貯備水量。高峰用水時,室外管網水壓不足,則由水箱向建筑給水系統供水。當室外給水管網水壓偏高或不穩定時,為保證建筑內給水系統的良好工況或滿足穩壓供水的要求,也可采用設水箱的給水方式。室外管網直接給水方式管網直接將水輸入水箱,由水箱向建筑內給水系統供水。
(2)依靠水泵升壓給水方式。①設水泵的給水方式。設水泵的給水方式宜在室外給水管網的水壓經常不足時采用。當建筑內用水量大且較均勻時,可用恒速水泵供水;當建筑內用水不均勻時,宜采用一臺或多臺水泵變速運行供水,以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為充分利用室外管網壓力,節省電能,當水泵與室外管網直接連接時,應設旁通管。當室外管網壓力足夠大時,可自動開啟旁通管的止回閥直接向建筑內供水。因水泵直接從室外管網抽水,會使外網壓力降低,影響附近用戶用水,嚴重時還可能造成外網負壓,在管道接口不嚴密時,其周圍土壤中的滲漏水會吸入管網,污染水質。當采用水泵直接從室外管網抽水時,必須征得供水部門的同意,并在管道連接處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以免水質污染。為避免上述問題,可在系統中增設貯水池,采用水泵與室外管網間接連接的方式。②設水泵、水箱聯合的給水方式。設水泵和水箱的給水方式宜在室外給水管網壓力低于或經常不滿足建筑內給水管網所需的水壓,且室內用水不均勻時采用。③氣壓給水方式。氣壓給水方式即在給水系統中設置氣壓給水設備,利用該設備的氣壓水罐內氣體的可壓縮性,升壓供水。氣壓水罐的作用相當于高位水箱,但其位置可根據需要設置在高處或低處。該給水方式宜在室外給水管網壓力低于或經常不能滿足建筑內給水管網所需水壓,室內用水不均勻,且不宜設置高位水箱時采用
三、計劃階段
本階段主要分成兩部分:
(一)學生準備階段
1.學生對辦公樓施工圖及其識讀;2.學生準備完成教師布置任務所必須的資料及相關工具。
(二)教學資料準備
PPT課件、多媒體教學軟件。
四、決策階段
(一)主要任務及工作過程
每位同學熟悉所給圖紙明確工作任務:
1.按照所給施工圖找出給水系統的各組成部分及其給水方式;2.完成辦公樓施工圖中給水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名稱、規格、數量的統計。
(二)教師指導要點
1.施工圖的識讀;2.給水系統各組成部分規格的表示方法及數量統計方法;3.給水系統給水方式的選擇。
五、實施階段
1.在施工圖中標出給水系統的各組成部分;2.說明該系統的給水方式及其特點;3.統計出給水系統各組成部分填入下表。
六、評價階段
(一)評價指標
工作計劃是否合理;國家制圖標準的基本規定是否熟練掌握;識圖是否正確;任務是否按時完成;任務完成質量;出勤情況;工作態度與積極性。
(二)評價方法
教師根據以上評價指標,逐條按五級制對每位同學成績進行評價,并綜合以上指標按五級制評價各“綜合成績”。
參考文獻:
[1]《給水排水制圖標準》GB/T50106-2001.
[2]陳送財,《建筑給排水》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01-01.
[3]湯萬龍,《建筑給水排水系統安裝》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01.
作者簡介:
陳旭(1981-),男,四川自貢人,西南交大研究生,助講,主要從事建筑設備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