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光
[摘要]創新管理是圖書館不斷提供良好服務的重要舉措。圖書館創新應當包括:管理模式的創新、組織結構的創新、文化建設的創新、管理手段的創新和高新技術的應用。圖書館管理創新已成為圖書館生存與發展的靈魂,需要全方位推進、多途徑實現。
[關鍵詞]知識中學圖書館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G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120202-02
知識管理是為單位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新的途徑,利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知識管理包括幾個方面工作:建立知識庫;促進員工的知識交流;建立尊重知識的內部環境;把知識作為資產來管理。
在信息時代里,知識已成為最主要的財富來源,而知識工作者就是最有生命力的資產,組織和個人的最重要任務就是對知識進行管理。知識管理將使組織和個人具有更強的競爭實力,并做出更好地決策。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如何把這些資源更好地管理起來,更好地加以應用。引入知識管理模式,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的進一步發展。
圖書館管理創新是圖書館用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對管理系統或者組織、技術、文化等方面進行重新設計、選擇、實施與評價,以促進圖書館管理系統綜合效能不斷提高的行為。
一、知識管理的內涵
知識管理是基于知識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而提出的。所謂知識管理,就是對信息、技術即知識的管理和對人的管理的統一。它要求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連接起來而形成知識網絡,實現知識共享,并使傳統組織結構發生變化,以適應“知識工作者”的出現和發展,進而通過“任務集中的團隊”來實現組織內外多重利益關系的雙贏戰略。知識管理有助于信息處理能力與信息使用創新能力相結合,進而增強組織的應變能力和預見能力。知識管理雖然誕生在企業,但知識管理活動并不只限于企業,在所有的社會組織中都存在知識管理活動。我們將知識管理的概念引入圖書館管理,在知識管理以知識創新為目標的理念感召下,使圖書館通過新知識獲取、組織、傳遞、開發和利用,達到有效的資源重組,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基于知識單元的知識服務。
有學者將知識管理的內涵概括為:人是知識管理的核心,是知識管理中最活躍和最主動的因素;信息技術是知識管理的工具。通過知識管理實現知識創新,通過計算機網絡把知識資源組織起來,以供社會各領域的人們廣泛使用,促使人類知識活動達到高速度、大范圍、高效率。
二、圖書館與知識管理兩者的關系
(一)如何理解知識管理
一是對信息的管理,認為知識作為對象可以在信息系統中進行識別和處理,能獲得技術的支持;二是對人的管理,認為知識作為認知過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才能創新。
知識管理是圖書館的基本職能和社會職能的雙重體現。圖書館的基本職能就是對信息知識進行搜集、整理、加工并提供使用,而知識管理的目的就是對知識進行收集、加工、傳遞,從而充分挖掘智力資源,促進知識創新。
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必須實施知識管理。知識經濟是建立在信息的生產、傳播和應用之上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圖書館作為知識寶庫,在知識經濟這一新的生態環境下,只有致力于將其組織的知識信息轉化為更大的生產力、競爭力和新價值的知識管理策略,才能推動圖書館知識產業向前發展,才能求得圖書館生存的廣闊天地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圖書館實行知識管理,是物質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過程中不可回避的抉擇,是順應歷史變革和創新的必然趨勢,是知識管理理論在圖書館的具體應用。
(二)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特點
圖書館知識管理是知識管理理論在圖書館中的具體應用,是實現圖書館目標的必然選擇,它不僅具有深刻的內涵,而且擁有傳統管理無法比擬的優勢。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對象不只是有序化的知識,還更強調對知識的載體和知識創新的主體——人的管理。圖書館必須重視館員的職業培訓和終身教育,以此不斷提高館員的科技知識水平,獲取知識和創新知識的能力,把開發館員的知識資源作為提高圖書館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目標是知識創新。創新是技術行為與經濟行為的有效結合。圖書館幫助科研工作者獲得相應的知識,提供最新的科研信息,直接參與了科技過程。它是知識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橋梁。知識管理就是要加快知識流動,其目的就是要推動知識創新。
圖書館知識管理是信息資源管理的延伸和發展。如果說信息資源管理是使數據轉化為信息,并使信息為組織設定的目標服務,那么知識管理則使信息轉化為知識,并用知識來提高特定組織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圖書館知識管理是信息資源管理發展的新階段,它要求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連接起來,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運用集體的智慧進行創新,以贏得競爭優勢。
信息技術是知識管理的基礎。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傳播范圍都有了極大的增長,同時,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也為信息的廣度和有序化管理提供了更大的便利。這使知識管理中所必須的信息保障成為可能。知識管理與其他管理方式的最大差別是管理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這一切只有在高速度的信息通道才能實現。所以現代信息技術是實現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重要手段,也是進行知識管理的基礎。
三、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容
圖書館知識管理涉及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識資源的管理
圖書館知識資源包括館藏文獻資源及一切可利用的網絡資源。進行知識資源管理,一方面要充分開發館藏文獻資源,在建好本館書目數據庫的同時,對館藏特色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并通過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另一方面,要積極挖掘網絡資源,由于網絡資源內容龐雜無序,質量不一,需要專業人員進行鑒別、選擇、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
(二)知識創新的管理
圖書館知識創新管理就是對知識的生產、傳播、應用及其由相關機構和所組成的網絡系統的管理。它包括對知識的理論創新管理、技術創新管理與組織創新管理三個方面:理論創新管理就是對數字圖書館、虛擬圖書館、多媒體圖書館、全球圖書館等深入的研究;技術創新管理就是對技術創新相關的機構和組織所構成的網絡系統的管理;組織創新管理是通過現代化圖書館的職能部門與工作流程,建立一套符合電子圖書館時代的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來支持和加強知識管理活動。
(三)知識更新的管理
在擁有大量的信息和信息分析的基礎上,就可以進行知識的更新。這一過程是在人腦中進行的,這是再智能化的計算機也無法代替的。它既包括邏輯思維也包括形象思維,是人腦所有思維方式的總和,即我們常說的創造。這種方式雖然并非顯而易見,但可以通過適當的管理行為進行催化,這種催化的方法就是我們常常應用的各種激發人腦創造力的方法。所以制造良好的知識更新環境,就是更新管理的內容。知識管理提倡的是相互的交流,這種情形的實現,依賴于知識的更新管理。
四、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的應用
圖書館作為提供圖書資料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必將導致圖書館的發展與進步。圖書館可通過實施知識管理,轉變觀念,改革傳統管理模式,發揮館藏技術、人力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圖書館信息化、專業化、智能化的功能,進而推動圖書館整體化、網絡化建設及圖書館事業的更大發展。
(一)用知識管理思想指導圖書館開展服務工作
在服務內容上,知識服務是以內容為中心,為用戶提供解決問題方案的服務。
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方向。過去圖書館根據自身的類型和職能,更多地關注信息對象(館藏)而不是信息用戶(讀者),即以館藏為中心開展服務。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資源和用戶需求呈多樣化、分散化之勢,圖書館只有以用戶為中心,緊密地將信息用戶、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以讀者需求決定服務方向,才能贏得讀者。
(二)建立知識庫,創造共建共享體系
圖書館要致力于實現知識的數字化和知識活動的網絡化,并通過計算機網絡把這些知識資料組織起來,為圖書館進行知識管理和資料共享等一系列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三)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知識管理中的應用
現代信息處理技術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有力工具,這包括因特網、存儲機構、數字管理系統、數據收集加工技術、通信技術、共享技術以及聯合分析和處理技術等。
(四)改善人力資源的知識結構,適應圖書館知識管理的要求
嶄新的面向內容的知識管理,對圖書館來說,最大的挑戰可能來自人的因素。因為要真正實現對科學知識進行全面的面向內容的管理需要大量的專業復合型人才。
(五)適應圖書館發展趨勢,實行機構重組
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普及和網絡化的深入,圖書館的業務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必須進行重組,即減少縱向層次,增加橫向聯系,使任何一名館員提出的信息、意見或建議都可以通過簡化了的組織結構直接傳輸出去,實現知識、信息的快速、準確傳遞,并由此達到支持與加強知識管理活動的目的。
知識經濟是一種動態、變化和多元的經濟形態,它需要更多的是創造性思維方式以及自我學習更新能力和對新知識的理解、吸收和消化能力。為把圖書館建設成為真正的“知識噴泉”,圖書館必須實施知識管理,更新觀念,充分注重圖書館員能力的培養,充分認識到圖書館對發展經濟的巨大作用,認識到人們對知識和信息的需求和渴望,全力把圖書館建設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信息中心和中轉站。
參考文獻:
[1]王芳華等,知識管理論[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9.
[2]初景利,圖書館實施創新簡論[J].圖書館雜志,2002(3).
[3]劉興坤,淺談圖書館組織文化建設[J].圖書館表報工作,2002(6).
[4]羅良道,淺析圖書館數字化進程中的若干問題[J].圖書館建設,2004(5).
[5]王啟云,論中小型圖書館網絡化建設模式[J].圖書情報工作,2005(1).
[6]肖菲,圖書館知識管理模式研究.江西社會科學,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