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利
【摘要】 目的 觀察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高脂血癥的療效。方法 對50例老年高脂血癥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結果 顯效19例,有效28例,無效3例,惡化0例,總有效率為94.0%。TC、TG、LDL-C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HDL-C顯著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的肝腎功能、血常規等無明顯變化。結論 阿托伐他汀治療對老年高血脂癥療效顯著,耐受性好,不良反應輕微,安全可靠,能有效預防和控制動脈粥樣硬化及相關疾病。
【關鍵詞】阿托伐他汀;老年人;高脂血癥
高脂血癥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脂代謝紊亂綜合征,阿托伐他汀是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與其他他汀類藥物一樣,有調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從而降低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降脂作用強于其他他汀類藥物。本院自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采用阿托伐他汀對50例老年高脂血癥患者進行治療,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50例均為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脂血癥患者,均符合診斷標準[1];男33例,女17例;年齡60~81歲,平均67.4歲;合并高血壓病10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4例;排除肝腎功能異常,半年內患有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嚴重創傷或做過重大手術,藥物性和家族性血脂升高,難以控制的糖尿病、甲減、腦血管意外病史及消化道潰瘍有活動性出血,他汀類藥物過敏、精神病和近4周內曾采用其他降脂藥物治療的患者。
1.2 治療及方法 阿托伐他汀10 mg/d,每晚飯后2 h服,共8周。治療期間患者保持平常飲食,禁飲酒及高脂飲食,除用降血脂藥物以外,其他治療藥物可繼續使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取清晨空腹靜脈血分別測定血清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觀察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定標準[1]顯效:TC下降≥20%,HDL-C上升≥0.26 mmol/L,TG下降≥40%;有效:TC下降10%~20%,HDL-C上升0.10~0.26 mmol/L,TG下降20%~40%;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惡化:TC上升≥10%,HDL-C下降≥0.11 mmol/L,TG上升≥10%。總有效率為顯效+有效。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定量資料均以(x±s)表示,定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治療,顯效19例,有效28例,無效3例,惡化0例,總有效率為94.0%。TC、TG、LDL-C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HDL-C顯著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的肝腎功能、血常規等無明顯變化。4例出現一過性SGPT及CPK輕度升高,繼續服藥后癥狀緩解;2例出現惡心、胃部不適,服胃藥后緩解。

3 討論
高脂血癥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猝死獨立而重要的危險因素,臨床上首先強調病因預防,包括改善膳食、減輕體質量、加強體育鍛煉、戒煙、少量飲酒、控制影響血脂的其他疾病、應定期化驗血脂,以期早治。其中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是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有效方法[2]。目前的臨床研究及指南均明確指出他汀類藥物不僅可以有效地全面調脂,而且尚有改善內皮功能、消除炎癥反應、穩定斑塊、預防血栓形成等多方面的心腦血管保護作用。
阿托伐他汀口服給藥后,能被迅速吸收,血藥濃度在1~2 h達峰值。主要通過競爭性抑制HMG-CoA還原酶的活性而有效減少或阻斷體內膽固醇的合成,發揮降血脂的作用,絕對生物利用率為12%,抑制HMG-COA還原酶系統的利用度約為30%,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為98%。增加產生肝細胞表面LDL受體的mRNA的表達,使LDL受體數量顯著增加并使其活性增強,從而增加LDL-C的清除,保持細胞內膽固醇環境穩定,從而引起TG的濃度下降。由于它幾乎只分布在肝臟,90%由膽汁排出,不通過血腦屏障,因此不良反應少。此外還有抗炎、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保護易損心肌等非調脂作用。
總之,阿托伐他汀治療對老年高血脂癥療效顯著,耐受性好,不良反應輕微,安全可靠,能有效預防和控制動脈粥樣硬化及相關疾病。
參 考 文 獻
[1]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血脂異常防治對策專題組.血脂異常防治建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7,25:169-175.
[2] 蔡正艷,寧奇.降血脂藥物研究新進展.世界臨床藥物,2004,25: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