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紅
【關鍵詞】蜂毒;中毒;急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
群蜂蟄傷在農村很常見,蜂毒的毒性很強,主要有阻滯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被蜂蟄200~500次可引起變態反應中毒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導致死亡。2001-2007年本院共收治群蜂蟄上致急性腎功能衰竭10例,主要以血液透析治療為主,住院并輸液,精心護理后,10例患者均治愈。現將臨床表現,治療、護理、預后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女6例,男4例,年齡16~70歲,平均40歲,全部病例均在蟄傷后5~10 h入院。
1.2 臨床表現 10例均被群蜂蟄傷100多處,部位以頭面部、頸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局部紅腫、疼痛,有水皰、淤點或膿點,伴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呼吸較快,神志尚清、血壓偏低8例,低熱者3例,少尿3例,無尿7例。
1.3 治療 ①對癥支持治療:局部傷口處理,抗炎,糾正酸堿失調及水電解質平衡,護肝,應用激素;②血液透析:10例病例均在入院后當天及時行血液透析治療。取動靜脈用16號一次性穿刺針穿刺成功后用碳酸鹽透析,每天一次,連續3 d,開始透析時間為2 h,逐漸加時至每次4 h,以后隔天一次,直到進入多尿期后停止血透。10例透析辭書在6~14次。
1.4 護理
1.4.1 患者入院后均感恐懼、焦慮,此時應做好心理護理,安慰患者,說明血透治療的重要性及成功率,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療。
1.4.2 疼痛的護理,主要是做好傷口皮膚護理,局部可用皮維碘液或軟膏外用,動作輕柔,預防感染,必要時間用鎮痛藥,應給予舒適的體位。
1.4.3 病情觀察,血透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神志、血壓、脈搏、呼吸、體溫,每小時測血壓一次,根據病情調節脫水量、少尿或無尿患者應減少進水量。
1.4.4 拔針后穿刺點應按壓2~4 h,回病房后應注意有無滲血。
2 結果
1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后1個月內每周復診一次、半年后完全康復。
3 討論
蜂蟄以縫毒為主,毒素主要為分子量較大的毒性蛋白.健康人被蜂蟄10次可引起局部反應,被蜂蟄100~500次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嚴重變態反應致死[1]。中毒機制可能如下:①毒素直接作用;②肌溶解作用;③血管溶血;④神經毒素作用[2]。血透不僅可使內環境穩定腎功能恢復,還可使血液中蜂毒及一些細胞炎癥因子不斷清除,使多臟器受損不斷減輕[3]。應及早充分透析,一減輕組織損害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腎功能恢復,縮短臨床過程,提高治愈率。
參 考 文 獻
[1] 徐麥玲.動物中毒//陸灝珠.實用內科學.人民出版社,2001:794-795.
[2] 李志良.蜂蟄傷致急性腎衰9例報告.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0,22(3):238.
[3] 張建鄂,羅昌霞,張慶紅,等.血液凈化治療黃蜂蟄傷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40例分析.臨床薈萃,2001,16(24):11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