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凱 馮 智
[摘要]在現在的高水平籃球比賽中,各球隊之間除了比技術、戰術及隊員的身體,心理素質外,最重要的就是球隊隊員之間的團結,即球隊的凝聚力。因此,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淺析在籃球運動中,隊伍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借以引起領導者對球隊凝聚力及其培養的重視。
[關鍵詞]籃球隊 教練員 隊員 凝聚力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420130-01
有人認為凝聚力是群體的吸收力。此外有些人也將凝聚力看作是“團結”?!昂献鳌钡耐x詞,馬瑞克認為這些定義沒有全面的反映出凝聚力的多維性質,在形式化定義與操作定義見缺乏聯系,同時,將這些定義直接應用與體育運動領域,也缺乏對體育運動情景的針對性。凝聚力在體育運動社會心理學范疇被普遍認為指運動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吸引,相互協作,以及對團體或組織目標的認同和追求一系列的動態過程,這一動態過程,是通過將小組團結為一個凝聚的整體,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表現出來的,凝聚力作用與團體成員的心理力量,是由團體成員對團體的向心力,團體對團體的吸引力團體成員之間的親和力等內聚力相互作用的合力形態,凝聚力主要包括三要素:(1)群體目標和任務吸引力也稱社會凝聚力,主要是運動隊成員團結在一起為實現某一特殊的和可識別的目標做出努力的程度。(2)運動隊成員中的相互欣賞吸引力的程度。(3)入運動隊團體所得到的價值,并喜歡成為隊中一員的程度,后二者也稱社交凝聚力,主要是隊員之間的互相欣賞,相互依賴,并樂于成為隊中一員的滿足程度。
為什么有些運動隊內部非常團結(即凝聚力強)然而就沒有取得相應的較高的工作實效呢?問題首先在于運動隊凝聚力的強弱與運動隊工作實效的高低不是成絕對的對應關系,凝聚力強的運動隊,即可以帶來也可以帶不來相應的較高的工作實效,運動隊工作的高低除了受凝聚力強弱的影響外,還受對該運動隊的“誘導”的影響,在同樣施以“積極誘導”的情況下,凝聚力強的運動隊其工作實效就高與凝聚力弱的運動隊,如果對凝聚力強的運動隊,施以“消極誘導”其工作實效的下降,就會比凝聚力弱的運動隊要快,因為凝聚力不僅是維持運動隊生存的必要條件,而且也是增強戰斗力,實現其奮斗目標不可缺少的前提和基礎,不斷的提高凝聚力,即是運動隊長期追求的目標,也是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的日常中心工作,凝聚力是提高運動隊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運動隊的訓練和比賽離不開集體的密切配合與相互間的協調默契,而凝聚力能有助于消除內耗增強教練員與運動員的工作和訓練的責任心,群策群力擰成股繩,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人際關系是人們在交往中建立起來的人與人之間心理的關系或心理上的距離,它反映了個人或群體尋求滿足的心理狀態,運動隊集體中領隊,教練員,運動員能否團結,協作,理解,體諒,同情,造成一種相容的心理氣氛,具有共同的目標和心理指向,將對運動隊隊伍建設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凝聚力是實現運動對奮斗目標的重要保證,運動隊的奮斗目標的確定與實現必須是運動員與教練員的齊心協力,忘我投入,才能眾志成城,勇奪桂冠,如果相互之間關系不融洽,各行其是,甚至互相拆臺,最終只能使努力付諸東流,目標成為泡影;凝聚力為運動隊的發展提供內在動力,較強的凝聚力不但能增強運動團體成員之間以及成員與成員之間的吸引力和滿足感,產生歸屬感,并能增強運動團體與成員之間和成員與成員之間的協調性,產生強烈的使命感和協作精神,從而提高運動團體的積極性和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增強運動隊的自信心和榮譽感,產生催人奮進的動力。
運動心理學的大量研究已經證實,運動隊凝聚力的大小對運動成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即運動隊的凝聚力越強,在各種比賽中獲得的成績也越好,尤其像籃球,排球,足球等集體性的項目,盡管個人技術是比賽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僅憑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它需要運動員間的默契配合。
現形體制下要想提高球隊的凝聚力,首先教練員不僅要對運動員的訓練負責,還要管理隊員的生活和文化教育及傷病治療等一系列的問題,即教練員必須建立良好的管理體制,并嚴格地執行下去,才能保證球隊的健康成長,教練員要對運動員進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對事業的認識,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習慣和頑強的訓練作風,還要對運動員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及業余愛好等方面進行管理,使隊員意識到身體對運動員重要性,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使他們的行為朝著良性方向發展訓練起來全心投入,刻苦努力,業余生活,內容豐富,充滿樂趣,精神愉快,疲勞恢復迅速,教練員還要善于應用管理制度以外的“軟管理”手段,多與隊員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學習情況,與運動員以心換心交朋友,在管理過程中還要善于處理隊員與自己,隊員與外面之間的各種矛盾和沖突,通過協調教育,批評等手段,培養隊內團結,友善,和睦的氣氛,增強隊員的歸屬感,提高球隊的凝聚力。
其次要合理安排全隊的訓練計劃,指定合理的訓練目標,提高球隊的集體效能感,能增強球隊的任務凝聚力,教練員通過對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的良好表現和所取得的成績,進行及時的評價與表彰,即滿足隊員一定程度的物質需要,還要滿足運動員的自我實現需要,從而能最大限度地調動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的積極性,建立健全的獎勵制度,把運動員的實際利益,合理需要與運動成績結合起來,可強化運動訓練目標,運動員在得到教練員的鼓勵的同時,有獲得被別人認同,取得成功的喜悅感,這種積極樂觀的心理氛圍會使隊員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強隊員對集體的依賴感,隊員之間心理上更容易相容,教練員通過訓練來處理運動員與教練員之間及隊員之間的各種關系,通過策劃,組織,指導,協調和落實對內的各種活動來加強隊員之間通過相互交往,通過給隊員更多參加機會,增強隊員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他們責任和使命感,增強他們集體榮譽感和向心力。增強球隊交往凝聚力
最后教練員要多與隊員交流,了解隊員的一些基本情況后,教練員通過科學地安排運動量、運動強度、間歇時間等,合理地安排身體訓練與技術,戰術訓練,根據不同的訓練目的、技術結構,選擇不同的訓練手段來提高運動員運動技能,增強隊員成就感,將會更加適合隊員的發展;通過與運動員協商來提高比賽戰術及訓練目標,更能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出發,更能因材施教,增強隊員的參與意識,提高其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隊員有的放矢的去比賽,更好地完成訓練目標,增強球隊的任務凝聚力。
參考文獻:
[1]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葉國雄、陳權樺,籃球運動研究必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李大為,論教練員的領導行為[J].武漢體育學院院報,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