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萍
[摘要]油畫藝術作為思維和技術的結晶,是主體觀念的物化形式,是物質與精神的完美結合,而裝飾作為人類一種與生俱來的天性,因其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審美情趣,已作為一種審美樣式延續至今。本文通過對裝飾繪畫的構圖、造型、色彩、形式在西方現代油畫中的體現和分析,闡述了西方現代油畫的裝飾之美。
[關鍵詞]西方現代油畫;裝飾美;構圖;造型;色彩;形式美
油畫藝術作為思維和技術的結晶,具備實體性,是主體觀念的物化形式,是物質與精神的完美結合,現代派的油畫藝術便是物質與精神碰撞的產物,是畫家內心情感的外化,是畫家通過物質實現精神世界軌跡的恒久駐留,而裝飾作為人類的一種與生俱來的天性,其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審美情趣作為一種審美樣式延續至今。裝飾藝術是對自然物象的美化,是通過一些藝術話動使人類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形象化的過程,作為一個畫種,它是以深層次的秩序感、節奏感、整體感為目的,是審美意念與審美行為相和諧的過程,并借此把審美要求通過各種表現技巧、表現手段使之理想化的方式。
西方現代油畫藝術與裝飾藝術的關系密不可分,它更趨于拋棄主題內容,否定內容對形式的決定作用,認為藝術形式可以不依賴內容而具有獨立的價值,追求探索純形式的美;還可以說西方現代油畫藝術是一場革命,而革命的對象是陳陳相因的傳統油畫藝術。西方現代油畫的裝飾之美,主要表現在畫面的構圖、造型、色彩、形式四個方面,而構圖所起的作用,正如當代裝飾畫大師張光余先生所說:“構圖是鋼骨、色彩是水泥,構圖是藝術的骨架,對作品的成功與失敗起著決定作用。”對于西方現代油畫的裝飾之美,我們首先從構圖談起:
一、西方現代油畫構圖的裝飾美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現代繪畫潮流洶涌澎湃,野獸派、表現主義、立體主義競相爭風,這些流派的第一視覺刺激因素,便是它的形式感,而形式感主要是通過一個古老的話題——“構圖”產生的。構圖,從廣義上講是指形象或符號對空間占有的情況,因此理應包括一切立體和平面的造型。在解釋構圖各個方面的問題時,通常是以平面為主,無論古典繪畫還是現代繪畫,構豳都是藝術家表達自我情感的首要手段,它是藝術家與觀者交流的視覺橋梁。現代繪畫構圖恰恰與裝飾繪畫構圖的基本原則主題鮮明、突出主體;追求新意、講究布局;黑白搭配、虛實相宜,構圖嚴謹、完整統一有著驚人的相似。
從畢加索1912年的油畫《業余斗牛士》展現出不斷變化的色彩印象和視覺結構,其構圖中同時也有傳統繪畫要素介入,多運用垂直線表現出上升的趨勢,結合了銳角三角形以表現畫面的緊張氣氛和尖銳感。我們可以看出構圖上主題鮮明、嚴謹、完整統一。荷蘭風格派畫家蒙德里安,在他的《構成》中運用濃重的黑線來分割矩形和方塊,以此來統一和控制畫面,可以看到,在這個格子構圖中,看起來似乎簡單,實際上卻非常理性地將形狀與顏色安排于完全平衡的狀態之中。這種構圖達到了一種無法言喻的簡潔和富有深意的表現,這就是蒙德里安的那種讓人看一眼就無法忘記的極簡潔又極強烈的畫。構圖上主題鮮明、突出主體。橫豎不等的黑邊線包含著完美的秩序,使我們感覺到它們是世界的一個整體,并且產生持續的興趣,他的作品完整統一,試圖提供思考的東西一種內在的穩定性,與外界的物質全然無關。
二、西方現代油畫造型的裝飾美
繪畫是講求造型的,裝飾繪畫的造型尤為如此。裝飾藝術的造型大致有如下方式:一平面化造型;二多視點綜合造型;三影形造型;四線形造型。從造型語言方面來看,強調簡約、概括、純化的造型美,對形象處理要求簡練,不注重細節刻畫。西方現代油畫則把藝術用來喚起人們對藝術本身的注意,公開承認繪畫媒介的某些限制—平面性,朝兩維平面裝飾風格的發展,就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利用線造型也成為該時期畫家們熱衷的方式。
立體主義最著名的方法是把體積分解成暗示幾何形立體的平面。畢加索和勃拉克創造的多面體平面的技法,以一種較微妙的方式來連接它們人為的浮淺的空間,并使對象納入這種面面空間,客觀物象或消失或只是通過偶然的線索來暗示。立體主義無論是從其意圖還是從其呈現的結果來看,都是對傳統藝術的決定性的突破,是繪畫藝術向抽象化、平面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如果說立體主義繪畫還殘余了一點浮淺的空間,那么構成主義和至上主義對二維平面空間的探索則更為徹底、更為純粹。我們在凡·杜斯堡所寫的構成主義宣言可見一斑。該宣言有六條主要意見,其中第三條:畫面必須完全由純粹造型的要素構成,那就是平面和色彩。在整個現代主義藝術史上,至上主義與傳統決裂得最為徹底。至上主義要求拋棄所有幻覺,消滅三維空間。一件至上主義作品的幾何要素沒有體積,不創造有深度的平面。馬列維奇的空間和后來的紐約畫派的杰克遜·波洛克的空間是一樣平板的、二維的。
在畫家們熱衷于畫面平面化造型的同時,畫家們又開始嘗試在畫面中重新組合線條,線形造型也悄然而至。從納比畫派重新組合線條一拉斐爾前派對線條熟練而準確地掌握與運用一分離派克里姆特的曲線旋律,席勒毛骨悚然的線條一野獸派亨利·馬蒂斯的繪畫目的在于對線條形態和色彩的欣賞,別無他求一康定斯基把繪畫看做是純粹的形色線的組合,并把一切感情因素傾注其中。我們可以看出西方現代油畫家對線的重視,也不難看出線在西方現代油畫中的裝飾之美。
三、西方現代油畫色彩的裝飾美
在西方現代油畫對空間進行簡化,走向平面的過程中,繪畫的另一重要媒介——色彩也隨之出現簡潔概括趨勢,隨之具備裝飾繪畫的色彩的特征。裝飾性色彩是在寫生色彩的基礎上,進行高度的概括、提煉、歸納、集中、夸張之后,變化出來的色彩,它源于生活但比生活更強烈、更單純、更富有主觀感情色彩。與一般色彩不同的是,它不受光源色、環境色、固有色的限制,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配,將自然的色彩感受上升到理性,使色彩更加理想化。裝飾繪畫的色彩具有明確的本質特征和色彩明確、色彩單純的特點。它著重研究自然景物色彩的形式美。
用色追求單純化的裝飾效果,對比強烈、純凈,效果鮮明是西方現代油畫的又一特征。后印象主義畫家梵高一改以往低沉的色調為明亮的調子,用粗硬的線條和明艷的色彩,表達他的全部思考、希望、同情和悲傷。納比畫派的維亞爾用裝飾性的色彩代替寫實的表現,使大色域平涂和印象主義的點彩派。野獸一詞,特指色彩鮮明,隨意涂抹,其色彩比更高、梵高的表現性色彩,比那種直接調色、變形更為強烈。野獸派的畫家們廣泛運用粗獷的題材,強烈的設色,來頌揚氣質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結構上的原則。不顧體積、對象和明暗,用單色代替了透視。亨利·馬蒂斯的《舞蹈》就是典型代表。《紅色中的和諧》更加注重色彩的裝飾感和單純化,畫面中用大量的純紅色作畫。它像西涅克這樣的藝術家被補色迷住了,關于補色的理論知識導致它在一定的場
合運用一定的色調,強烈地體現了裝飾色彩的濃重,強烈飽滿。康定斯基對顏料色彩的特性更是有強烈的感受,它在自傳中寫到:“我們把這些獨立的存在物叫做色彩,每一種都獨自存在。具有為更進一步的獨立所必需的特質。隨時愿意服從新的組合,在其中混合,創造出無窮無盡的新世界。”
四、西方現代油畫形式的裝飾美
裝飾繪畫比起其他造型藝術更注重形式本身。在某種程度上講,往往形式美的表現就是它的內容,尤其是那些抽象的裝飾繪畫作品。節奏與韻律、對比與和諧是構成形式美的主要法則。而西方現代油畫是一種“形式主義”,是為“形式”而“形式”的藝術。從著名油畫家塞尚、梵高、畢加索、雷東、克利、杜桑等筆下的作品中,我們觀者很容易看出他們對形式美的重視。
節奏與韻律是裝飾繪畫的靈魂,節奏來自于畫面中同一因素的連續或重復出現所產生的運動感。韻律則是指畫面上的起承轉合,一波三折的韻味與律動關系。后印象主義畫家塞尚的作品,為了追求物體本質的結構,其穩固、富有彈性的排組用筆,內涵著一種凝練積蓄和堅定的塑造力量,整齊的秩序美和和諧的節奏美。杜桑在這幅類似用高速度攝影來分解動作的照片的作品《下臺階的裸體N0.2》中,嘗試著把運動進行節奏分解。在梵高的作品中,我們處處能看到重復筆觸進發的巨大張力和跳躍著飛舞的音符,他用激動的情緒帶動畫筆,畫出厚厚的波浪線或水渦般旋動的長線。在其名作《向日葵》中以單調和奔跑的筆觸及豐富變化的顏色形成了飽滿的形象,遲柯評價說:“……飛舞的筆觸擠滿畫面,在有限的區域里無數的筆觸相互擠壓,表現出花朵紛飛動人的神態和秋天成熟的葵花子飽滿沉甸的質感。”
對比強調彼此差異,和諧強調相互的近似。畫面對比突出了各自的特性,給人一種明確、強烈、肯定的感覺,在視覺上造成較強的沖擊力,畫面的和諧可以給人舒適、放松、寧靜之感,使觀者不宜產生審美疲勞。雷東在其作品《俄爾普斯》中,用相鄰色協調畫面,就好像音樂的變奏曲,畫面效果和諧舒適,畫家把音樂視覺化作品描繪成希臘神話中的歌手俄爾普斯之死,表現出畫家對音樂的愛好。克利《野菊》畫面用單純的幾何形和暖色系調子相結合。色彩的統一對畫面產生影響,畫面背景朱紅色上又覆蓋橙色,象征荒野上盛開的野菊,而野菊背景前的幾何圖形如精靈般妙幻,閃現著些許清純、幸福、靈氣。西方現代油畫形式美如同被譽為“樂器之王”的鋼琴一樣。具備豐富共鳴的音響、音色,既是單獨彈奏幾個音階,也能獲得絕妙的旋律美感。
西方現代油畫藝術同裝飾藝術一樣是非常重視欣賞藝術。它吸取了歷史文物的裝飾藝術、東方藝術及工藝美術的營養,從而開始形成的繪畫風格,其發展歷程正是不斷求“新”求“變”的過程,它創作的最高目的是給人提供愉快,給人以安寧。裝飾美是其重要特點,是思想、觀念與情感表現的重要方面,裝飾美的追求是對傳統形式及組合關系的反叛,也是內容與觀念上的反叛,是其物化的體現。但西方現代油畫與裝飾的結合,要想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必須在題材上進行開拓,表現內容應與時代精神緊密相連,才能適合新時代人們的審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