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霍斯歐
英國一公司近日被爆出向巴西傾倒多達1400噸的有毒垃圾,在巴西掀起軒然大波,以至于英國環境署不得不表示將這些裝滿垃圾的90個集裝箱全部自費回收。
據英國《泰晤士報》20日披露,根據巴西當局早前的檢查,這1400噸來自英國的垃圾中,有使用過的醫療注射針管、留存血污的血袋和廢棄家電,甚至還有馬桶墊和尿布。裝卸工人抱怨說,打開集裝箱后,里面立刻散出發霉的味道。一名工人稱:“集裝箱簡直成了垃圾箱,雜亂無章地塞滿了過期的食品和各種廢物。”而這些有毒垃圾中的一箱更是在巴西當地社會引發眾怒,因為在一個裝有骯臟玩具的箱子上居然用葡萄牙文寫著:“在給貧困的巴西兒童之前,需要先清洗干凈。”負責交接這批垃圾集裝箱的巴西公司聲稱,他們之所以進口這批垃圾,是想對廢物進行循環再利用。
在巴西人的強烈抗議下,巴西環境機構宣布對卷入此次有毒垃圾進口事件的5家巴西公司給予15萬英鎊的罰款,但沒有對外界透露這些公司的名稱。為息事寧人,英國駐巴西使館也表示要嚴懲出口有毒垃圾的公司。英國環境署證實,這些垃圾來自英格蘭東部的菲利克斯托維港,經手的一家公司是2007年注冊成立的,主要工作人員都是2003年移民到英國從事建筑業的巴西人。這些垃圾經荷蘭安特衛普港口,被轉運到巴西圣保羅附近的3個港口存放,都是通過非法出口渠道被運到巴西的。英國環境署負責廢物處理的高級官員里茲 ·帕克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目前這些垃圾還在巴西當局控制下,不過英國已經做好了準備,將花費數周時間把這些垃圾運回本土,所需的數萬英鎊運費由英國環境署承擔。英國環境署還表示已經展開對該事件的調查,了解非法出口垃圾的背后是否存在有組織犯罪活動。帕克斯表示一旦調查出幕后主使,英國當局將予以巨額罰款以及牢獄監禁。
巴西最大的環保組織Ibama也對該事件表態,稱這批廢物的轉移違反了1992年生效的《巴塞爾公約》。這一公約旨在控制有害廢物的跨境轉移,英國和巴西都是締約國。該組織主席羅伯特·梅塞阿斯稱:“我們已經要求英國方面運回垃圾,巴西并不是世界的垃圾處理廠。”對此,英國駐巴西大使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英國公司違反公約,英國方面將“毫不猶豫地采取行動”。
《泰晤士報》披露說,這并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因為早在去年世界環保組織“全球廢品回收”組織就曾經同這次事發的威爾特郡當地政府聯絡,指出當地有垃圾回收公司在從事非法垃圾出口活動,并指出巴西是這些公司主要的垃圾傾銷地。但有關方面并沒有引起重視。
對于這次事件,不少英國網民也指責英國公司的黑心行為。在《泰晤士報》網站上,有網友說:“僅僅靠罰款來懲治這些黑心商人是絕對不夠的,當局應該對涉案者給予刑事重判。”還有一些英國網友認為,今后對于歐盟以外的移民在歐盟境內從事的工作應當有及時的更新和調查,杜絕“這些在歐洲無視法律只想發財的黑心商人”再做出令人發指的行為。▲
環球時報200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