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苗
【摘 要】本文闡述了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以及全面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所必須實施的一系列改革,即以就業為導向,改革和重組課程體系的目標、要求與原則;以能力為本位,進行教學改革的方法、措施與途徑。
【關鍵詞】以學生為本 以學生為中心 課程體系 教學改革
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高職教育必須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全面發展教學觀。 “以學生為中心”:主張“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任,規劃自己的學習活動,學院和教師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源與引導;主張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必須實施一系列的改革: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到課程教學改革;從學生道德行為、職業行為的養成教育,到職業能力的培養,以達到培養高素質的高職人才的目標。因此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人為本,確立尊重個性發展的質量觀
當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產物,其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等差異性較大。這就要求我們高職院校應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主動服務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的信念,依據大眾化高等教育的現代教育質量觀,對不同的需求確定多樣化的培養規格和目標、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堅持以人為本,確立尊重個性發展的質量觀。從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看,高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就業率,是高職教育的核心目標,所以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必須充分體現以就業為導向。因此,課程的設置必須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反映社會對畢業生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反映當今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反
映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需要,要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身心的全面發展和人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二、發展學生個性,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實踐
大眾化的高職教育必須確立以人為本、尊重個性發展的多樣化的教育質量觀。英國首相布萊爾稱:“人的才干是與生俱來的,但卻總是潛藏著。任何人的才干得不到開發,就意味著英國的失敗。才干是21世紀的財富。任何人潛能的釋放都會增加我們的財富。”
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對于高職學生,我們在教學設計、組織和實施中更要特別注重學生多元智能的開發,用與學科教育不同的方式組織教學,使教學更適合開發他們的智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鑒于以上考慮,我們在教學組織和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構建靈活實用的課程體系,滿足自主學習和就業的需求
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及其社會功能要求人才培養方案必須符合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對于舉辦大眾化教育的高職院校來說更應該有這種緊迫感、責任感。通過構建靈活實用的課程體系,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處理好知識、能力、素質的三者關系,將針對性、適應性有機地融為一體。
學院自升格為高職學院以來,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為尊重學生對職業的選擇,構建靈活的課程體系,建立起校系兩級必修、選修課教學平臺,完成大學生道德修養、文化素質和專業基礎理論、專業基本技能的培養;通過設置主干專業課、專業模塊課(專業方向選修),專業綜合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實現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
在校級平臺上可以實現校內專業的再選擇,在系級平臺上可以實現系內轉專業;通過模塊課程的選擇,可以實現某一專業下的專業方向選擇。專業模塊課針對性強,教學內容與就業崗位要求相一致,學生能較快掌握崗位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因而能尋求到較理想的就業崗位,并能較快地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實現學院提出的與辦學層次相適應的高質量的就業目標。
為幫助學生選專業和選課,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學習中的引導作用,讓更多的優秀教師參與指導學生學習,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實踐“學用一體化”教學思想,強化學生能力培養
學院各專業在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中,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結合各自專業特點,以學生為中心建構了各種不同形式的“學用一體化”教學模式。該模式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將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作為教學主線,突出應用性和專門性,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與就業崗位的需要相一致。
我院各專業在“學用一體化”教學模式中主要形成了以下經驗:(1)專業理論與實訓項目采用講練結合,學與用有機結合,達到知識與技能的相互提升,最終形成良好的職業能力;(2)實訓過程與內容在仿真或真實的環境中實施,使學生的技能與行業、企業的職業崗位緊密結合;(3)畢業設計課題“真題真做”,選擇企業的真實工程項目作為畢業設計課題,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4)將職業資格考證內容或行業準入培訓標準納入教學內容,實現學生畢業“雙證書”,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在“學用一體”教學模式中,專業教師探索出融合式教學法、行為導向式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任務式教學法、項目式教學法、模擬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有效的方法,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學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學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體現了“學和用的有機融合,實作的高度仿真性,案例的有效參照性和職業素質的同化與順應”等特點。通過已經畢業的各專業二屆畢業生的高就業率充分證明了這一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的適用性。
學院始終堅持把教育質量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全方位加強和提升辦學水平,近年來學院的教學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平均就業率95%以上,并實現了高質量就業。
參考文獻:
[1]點擊核心——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課程開發導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