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峰 劉 磊
【摘要】 目的 觀察鎖骨鉤鋼板治療鎖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鎖骨鉤鋼板內固定治療鎖骨遠端骨折36例,進行療效評定。結果 隨訪時間9.2個月,采用Lgzzcano標準評價,優良率達到100%。結論 應用鎖骨鉤鋼板治療鎖骨遠端骨折手術操作簡單,可得到非常滿意的結果。
【關鍵詞】鎖骨;鎖骨鉤鋼板;骨折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clavicular hook plate for distal clavide fracture
ZHANG Zhan-feng,LIU Lei.Orthopedic,Shengdong Coal Company General Hospital,Shanxi Province 71931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lavicular hook plate for distal clavide fracture.Methods 36 patients with plate for distal clavide fracture were treated by the clavicular hook plate from February,2005 to December,2007.Results The fine rate was 100%for using the Lgzzcano appraisal standard.Conclusion Clavicular hook plate for treating distal clavide fracture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it can make all patients get better results.
【Key words】Clavicle; Clavicular hook plate; Bone fracture
由于鎖骨遠端周圍缺少豐厚的軟組織保護,直接暴力極易造成骨折。長期的臨床經驗證明存在復位容易而維持固定困難的問題、術后康復緩慢且治療效果易受影響導致關節活動欠佳的問題。由于肩鎖遠端的穩定性遭到破壞,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而傳統的手術方法并發癥較多。鎖骨鉤鋼板內固定是治療肩鎖關節脫位和鎖骨遠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在我國已廣泛開展,滿意率為85%~100%。從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年本院采用切開復位鎖骨鉤鋼板內固定治療鎖骨遠端骨折36例,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期間本院共收治36例鎖骨遠端骨折患者,均為男性,年齡21~53歲,平均36.5歲;左側6例,右側30例。損傷原因:車禍20例,摔傷14例,重物砸傷2例。損傷類型:均為RockwoodIII型及以上型肩鎖關節脫位。開放性損傷3例,閉合性損傷33例。全部患者均在傷后3周內手術。傷后患者局部均腫脹、疼痛、外展、聳肩、提重物乏力,患者肩鎖部隆起,有浮動感,可出現鋼琴征(Piano-sign)。X線證實患側鎖骨外端完全移位,喙突與鎖骨之間的距離與對側相比明顯增大。
1.2 手術方法 本組所采用鎖骨鉤鋼板由兩部分組成,近端呈“L”型,有孔可與鎖骨固定,外側鉤端較細,可與肩胛骨接觸固定,兩部分在兩個平面上。在手術過程中,臂叢麻醉成功后,患者平臥位,墊高息肩。切口以肩峰為中心向近端沿鎖骨止于鎖骨中點,遠端向后呈弧形總長約8 cm,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清除血腫,顯露鎖骨遠端骨折部位及肩峰,檢查有無肩關節損傷。將鎖骨鉤鋼板預彎后鋼板鉤端沿肩峰下插入肩峰下后外側,此時鎖骨鉤鋼板鉤端與肩胛骨肩峰下固定,在骨折復位情況下,將鋼板近端與鎖骨用3.5 mm 鎖骨鉤鋼板固定,檢查復位固定穩定性。有周圍軟組織損傷的修復肩鎖韌帶、關節囊、斜方肌及三角肌止點,逐層閉合切口。
1.3 術后處理 術后處理術后無需外固定,24 h拔引流條,常規抗炎治療3~5 d。即可進行肩功能鍛煉,1~2周內可做患肢前后左右鐘擺樣活動,3周后可以進行鎖骨活動,術后8周內不做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
1.4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Lgzzcano標準評價術后功能恢復情況,優:術后無疼痛,外觀無畸形,患肩活動無障礙,肌力無減弱,X線片示骨折愈合,喙突間距正常;良:有輕度疼痛,患肩活動略受限,自覺肌力減弱,X線片示肩鎖關節半脫位;差:疼痛并在夜間加劇,肌力不佳,肩部活動在任何方向均小于90°,X線片示肩鎖關節仍然脫位。
2 結果
手術平均時間45 min,術中出血平均少于60 ml; 術后平均隨訪時間9.2(6~15)個月,術后2周拆線,未出現傷口感染者。按照上述評價標準,優:28例;良:9例;差:0例,優良
率達100%。
3 討論
鎖骨遠端骨折占鎖骨骨折的10%,多由直接暴力引起。Neer將其分為3型:Neer I型和NeerⅢ型骨折屬于穩定性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方法治療; NeerⅡ型鎖骨遠端骨折是喙鎖韌帶的完整性受到破壞,鎖骨與肩峰的連續性中斷。因此這種類型的骨折或完全性肩鎖關節脫位,難以復位和維持復位。
在鎖骨遠端骨折治療中,傳統的采用克氏針、螺釘、克氏針張力帶固定療效欠佳。首先是克氏針、螺釘內固定,不能達到堅強固定的目的,術后必須外固定肩關節6~8周,這期間避免肩關節功能活動。過早活動可能引起克氏針松動滑移造成內固定失敗及發生針尾刺傷皮下組織引起疼痛。甚至導致修復的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重新斷裂并發生再脫位。其次是克氏針固定牢固性差,加上上肢重力牽拉作用,易變形折彎。
在鎖骨鉤鋼板內固定治療鎖骨遠端骨折中,鎖骨鉤鋼板的設計原理完全符合肩鎖關節局部解剖特點和生物力學特性,通過肩峰下的鎖骨鉤和鎖骨遠端的鋼板固定形成杠桿作用,在鎖骨遠端產生持續而穩定的壓力,從而使鎖骨遠端不能向上脫位。以鋼板與鎖骨之間的固定螺絲釘為支點,通過鋼板鉤突與肩峰的鉤掛作用,將肩胛骨掛于鎖骨上,在兩者間建立動態的連接帶,固定后不管肩關節在上下方向怎樣活動,肩胛骨和鎖骨都是作為一個整體在運動,喙鎖韌帶起止點間距離總是相對不變,這為喙鎖韌帶的愈合提供了一個穩定無張力的環境。所以對于新鮮肩鎖關節脫位,固定后只要清除喙鎖韌帶斷端間淤血塊和肉芽組織,將斷端對合整齊,不論吻合與否,均能達到等長愈合。但是其在臨床應用中仍需注意以下幾點:①肩鎖部位必須顯露清楚,并進行清理;②鎖骨鉤應準確置入以獲得良好的貼附和固定,常見的問題是鎖骨鉤置入位置偏前或近側,造成鋼板近端在皮下翹起,影響外觀并引起與皮膚的摩擦;③因鎖骨鉤鋼板固定無法控制肩鎖關節的前后移位,而肩鎖韌帶提供90%鎖骨后脫位的阻力,在上螺釘固定前要注意肩鎖關節無向后脫位,同時應修補肩鎖韌帶;④ 因內固定只提供臨時的復位和固定,永久復位的維持需要喙鎖韌帶的功能正常,所以修補喙鎖韌帶十分重要。
總之,鎖骨鉤鋼板符合鎖骨的解剖s形外形,對肩袖的影響較小,手術簡單、動態固定、牢固可靠、并發癥少等優點,優良率高。是目前推廣應用的最佳固定方法,可作為首選。
參考文獻
[1] 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919-1920.
[2] 林斌,林石明,練克儉,等.3種方法治療肩鎖關節Ⅲ型脫位對照研究.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2,4:254-257.
[3] 謝寧,茍三懷,劉巖,等.肩鎖鉤鋼板治療肩鎖關節脫位和骨折.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2,10:1292-1294.
[4] 吳其常,卞傳華,茁秀漫.應用不同手術方法治療陳舊性肩鎖關節脫位的療效分析.中華骨科雜志,2001,21:30-32.
[5] 沈雷.鎖骨鉤鋼板治療鎖苣遠端骨折、脫位.中國矯形外科學雜志,2003,2:109-110.
[6] 姜保國,付忠國,張殿英.純鈦金屬板螺釘內固定治療鎖骨骨折.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0,7(12):123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