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繼宏
異位妊娠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傳統治療為輸卵管切除。近年由于血清HCG的敏感檢測和超聲檢查的廣泛應用,使得本病早期確診率明顯提高,為未破裂異位妊娠的保守治療提供了條件。 本院采用MTX和RU486單一或聯合用藥治療異位妊娠89例,取得較滿意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異位妊娠患者403例,其中保守治療89例,占22.08%。保守治療患者年齡19~43歲,平均(29.0±3.4)歲。其中有明確停經使者71例,有腹痛者81例,陰道流血者58例,尿HCG 檢查陽性者86例,血HCG 檢查陽性者89例,盆腔觸及包塊者62例,超聲檢查陽性者67例。均一般情況良好,生命體征穩定,無明顯腹腔內出血,輸卵管包塊未破裂或流產,肝腎功能正常,血β-HCG<3000 U/L,患者要求保守治療。1.2 方法 將患者隨機分為3組。 MTX組30例,給予MTX 50 mg肌內注射,1次/d,連續2 d。RU486組30例,口服RU486 50 mg,2次/d,連續6 d,共600 mg。MTX+RU486組29例,給予MTX肌肉注射50 mg,1 d,同時加服RU486 50 mg,2次/d,連續3 d,共300 mg,服藥前后2 h空腹。
1.3 3組患者在年齡、孕齡、血β-HCG及包塊大小上均無統計學差異。治療后動態觀察血β-HCG,每周測1次,測量盆腔包塊1次,復查肝腎功能及血常規1次,同時記錄藥物副反應。血β-HCG每周持續下降>15%,陰道流血停止,無腹痛和手術為成功。符合下列3項標準中的一項而手術者視為失敗:①在用藥期間出現腹痛并腹腔內出血增加;②血β-HCG持續不下降或上升;③盆腔包塊逐漸增大。
1.4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2 結果
MTX組治愈22例,治愈率73.33%;RU486組治愈21例,治愈率70.00%;MTX+RU486組治愈28例,治愈率93.33%。MTX與RU486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MTX+RU486明顯高于另外兩組(P<0.05)。各組在治療后期均給予中醫中藥輔助治療,失敗病例全部轉為急診手術。RU486組住院時間(16.2±3.5) d明顯長于MTX組住院時間(13.2±3.2) d(P<0.05)。 MTX+RU486組住院時間(10.3±2.6)d明顯短于另外兩組(P<0.05)。MTX+RU486組下降時間(8.4±3.2)d明顯短于MTX組血β-HCG下降時間(12.9±6.6)d和RU486組血β-HCG下降時間(14.4±7.0)d(P<0.05)。3組于治療過程中均有個別病例出現腹痛或腹痛加劇,超聲提示內出血增加,并轉手術治療。MTX組出現胃腸道反應20例,口腔潰瘍9例,白細胞總數<4×109/L者6例,給予對癥治療后好轉;RU486出現輕度胃腸道反應7例。MTX+RU486組胃腸道反應17例,口腔潰瘍11例,白細胞總數<4×109/L者6例,對癥治療后即好轉。各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所有病例均無肝腎功能損害。
3 討論
隨著各種技術的不斷發展,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率明顯提高。異位妊娠的保守性治療逐年增加。藥物保守治療可以不同程度地保留輸卵管功能,免除了手術創傷,有利于身體康復。
TXM是一種較安全的抗代謝藥,但不可忽視其偶發的嚴重并發癥:致死性白細胞減少癥;MTX肺炎;可逆性脫發及消化道黏膜損害。MTX治療異位妊娠的成功率約為70%~80%。本研究顯示,MTX治療異位妊娠的成功率為75%。
米非司酮用于異位妊娠保守治療日益得到推廣。米非司酮為孕酮拮抗劑,可有效取代內源性激素,抑制孕酮活性,引起絨毛組織退行性變及蛻膜組織萎縮壞死,導致胚胎死亡及體內β-HCT水平下降。此外米非司酮可誘導絨毛及蛻膜組織細胞凋亡的發生。
MTX與米非司酮兩藥單用者,不良反應雖小但效果差。MTX與米非司酮作用途徑不同,二者結合有協同作用,但不良反應未增加。筆者認為,MTX與RU486配伍成功率高,住院時間短,治療費用低,可減少輸卵管破裂內出血的危險,起效快、效果好,可以放寬異位妊娠保守法的指征,且不良反應小,可作為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的首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