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悅洋 趙瑞虹 劉小云
【摘要】 目的 探討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RT3DE)評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整體和局部心功能的變化。方法 2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運用RT3DE(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對兩組患者PCI前及PCI后3~7 d內及3個月時進行檢查,脫機軟件分析得出左室整體和左室前壁中間段容積-時間曲線,比較兩組的整體和節(jié)段射血分數(shù)(EF、rEF)。結果 左室整體EF的比較:對照組術后3個月與術后3~7 d比較P<0.01;PCI組術后3~7 d與術前比較P<0.01;PCI組術后3個月與術前及對照組比較均為P<0.01。 左室前壁中間段rEF的比較:對照組術后3個月與心肌梗死前比較P<0.01,PCI組術后3~7 d與對照組比較P<0.01,PCI組術后3個月與術前及對照組比較均為P<0.01。結論 RT3DE能客觀定量的評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左室整體和局部心功能得變化,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評價療效和判斷預后提供了準確的信息,是一項能運用于臨床的準確、可行的新技術。
【關鍵詞】心肌梗死;超聲心動描記術;左心室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的PCI治療被臨床廣泛應用,評價術后左室整體尤其是節(jié)段心功能對臨床選擇治療方案、評價療效和判斷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客觀定量準確的評價患者術后左室整體尤其是局部心功能的變化是個待解決的問題。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real一timethree一dimensionalecho-eardiography,RT3DE)測量心腔容積不依賴于對心臟形狀進行幾何假設,能更準確地評價左室整體和局部心功能。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接受急診PCI治療的住院患者。
1.2 入選標準 ①胸痛發(fā)作12 h之內就診;②伴有相鄰3個導聯(lián)ST段抬高>0.1 mV;③罪犯病變是左冠狀動脈前降支(LAD)近中段;④冠狀動脈造影時LAD完全閉塞(TIMI 0級)。
1.3 排除標準 ①梗死前48 h以內有心絞痛癥狀;②冠脈造影評價證實在危險區(qū)周圍有冠脈側支形成;③支架置入術后冠脈血流不能達到TIMI3級;④出現(xiàn)心臟驟停、心源性休克以及有陳舊性心肌梗死、曾行過心臟手術的患者。
1.4 所有病例閉塞的LAD都通過PCI得到開通,恢復血流。
1.5 入選后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 對照組14例,男12例,女2例,年齡34~85歲,平均(55.5±10.4)歲缺血后處理組PCI組 14例,男12例,女2例,年齡39~86歲,平均(57.5±9.4)歲。
1.6 儀器與方法
1.6.1 儀器PhihPs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儀。
1.6.2 在支架植入前的第1分鐘n及PCI后3~7 d內及3個月時進行檢查
1.6.3 圖像采集受檢者左側臥位,取得滿意的心尖四腔切面,啟動“fullvolume”功能鍵,儀器自動重建形成包含左室在內的“金字塔”形三維立體圖像。
1.6.4 數(shù)據(jù)分析運用QLAB4.2.13DQAdvaneed軟件對三維圖像進行脫機分析。得出左室的舒張末期容積(EDV)和收縮末期容積(ESV),進行序列分析,得出整體和左室前壁中間段的容積一時間曲線。測量左室射血分數(shù)(EF)及左室前壁中間段節(jié)段射血分數(shù)(rEF):根據(jù)縱坐標可以測量每一節(jié)段的舒張末容量(rEDV)和收縮末容量(rESV),計算rEF= (rEDV-rESV)/rEDV×100%。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計量資料均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以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左室整體EF的比較 (見圖1)對照組術后3個月與術后3~7 d比較P<0.01;PCI組術后3~7 d與術前比較P<0.01;PCI組術后3個月與術前及對照組比較均為P<0.01。
2.2 左室前壁中間段rEF的比較 (見圖2)對照組術后3個月與心肌梗死前比較P<0.01,PCI組術后3~7 d與對照組比較P<0.01,PCI組術后3個月與術前及對照組比較均為P<0.01。

3 討論
在常規(guī)檢查中,筆者多采用二維的雙平面Simpson法測量左室心功能,多項研究證明:二維超聲在評價左室功能時進行了幾何假設,低估了左室的實際容量,與MRI和QGSPECT技術的相關性相對欠佳,其另一個局限是存在顯著的觀察者間差異,在評價室壁運動異常時存在主觀性。RT3DE則摒棄了以上劣勢,它通過描記位于心內膜面上的各點能得出左室的真實形狀,能準確計算左室容量,并通過時相變化準確得出EF值,尤其適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研究證明,RT3DE能更準確評價室壁運動異常的左室的心腔容量和收縮功能,與QGSPECT、MRI的相關性較二維高[1]。
急性心肌梗死時左室EF可能因其他節(jié)段心肌的代償性運動增強而沒有明顯變化,或變化較小,有時不能真實反映缺血心肌的收縮功能。
左室局部心功能的評價因受檢查手段的限制而未普及。RT-3DE可以記錄左室17節(jié)段的容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可以獲得17節(jié)段的rEF來評價局部心肌收縮功能。其原理為:軟件得出17個朝向左室重心的類似“金字塔”形的結構,自動計算出17個金字塔的重心相對于左室整體重心的容積,即17節(jié)段的容量,通過連接心電圖獲得容積-時間曲線,計算得出rEF值。研究表明,RT3DE與MRI在左室17節(jié)段的容量計算上具有良好的相關性和一致性[2]。rEF可以提供缺血心肌的局部收縮功能信息,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評價療效和判斷預后提供更豐富、準確的信息。
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7 d,PCI組EF和rEF明顯高于Con組,術后3個月兩組EF和rEF均較術后3~7 d增加,表明PCI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存率。PCI組EF和rEF仍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PCI可以促進再灌注后左室整體和局部心肌收縮功能恢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RT3DE能客觀定量的評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左室整體和局部心功能得變化,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評價療效和判斷預后提供了準確的信息,是一項能運用于臨床的準確、可行的新技術。
參考文獻
[1] Kotaro A,Takeshi H,Yoshlk1 M,et al.Accuracy of measurement ofleft ventrieular volume andejeetron fraerlon by new real-Tirne r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wall motionabnormalities Secondary to myocardalInfaraction.Am J Cardial,2004,94(5):552-558.
[2] Cristiana C,Roberto ML,F(xiàn)ederleo V,et al.Volumetric quantifacation of global and regional left ventrieular function from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chocardiographic Images.Circulation,2005,112(8):1161-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