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利
青春期功血是婦科門診的常見病之一,有時因出血多或持續時間長而造成貧血,影響青春期少女的健康與學習。及時地控制出血,調整其生殖器內分泌功能,使青春期少女健康發育,是婦科門診及學校附屬醫院需要解決的問題。現將本院收治的35例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的診治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初期年齡最小者11歲,最大者18歲;以12~15歲最多;初潮即發病者11例,初潮后月經正常但1年內發病者8例,2~3年內發病者12例,4~7年內發病者4例。初潮至3年內發病者共31例,占88.6%。
2 檢查
2.1 男性體毛分布 在下唇周圍,下頦、乳頭旁臍下等處有粗長或細短的毛或陰毛呈男性分布者為多毛,多毛者4例(11.4%),無多毛者31例(88.6%)。
2.2 基礎體溫測定 在治療前行基礎體溫測定,單相型體溫27例(77.6%),單相但有時出現雙相者4例(11.4%),雙相但黃體功能不足者4例(11.4%),前二者均為無排卵功血共31例,占青春期功血的絕大多數。
2.3 陰道涂片 取陰道涂片檢查雌激素水平,35例中無高度影響,中度影響11例(31.4%),輕度影響15例(42.7%),輕度-中度7例(20%),低落2例(5.7%)。雌激素水平多數為輕度-中度影響共33例。
2.4 放射免疫測定血LHFSH 在基礎體溫持續單相時取血測LHFSH 35例,其中28例LH11.8~27.0 mIu / ml,FSH1.4~6.6 mIu / ml,LH / FSH均>3符合多囊性綜合征。
2.5 甲狀腺功能檢查 包括基礎代謝、吸131I、PBI、T4、T3等,結果均為正常范圍。
3 無排卵型功血的治療
3.1 血 本組采用的止血方法有兩種,用孕激素使內膜脫落,即藥物刮宮止血;用雌激素使子宮內膜生長修復止血。①用孕激素使內膜脫落:當功血患者血紅蛋白在6 g以上時,可用孕激素使子宮內膜脫落止血。內膜脫落時有時出血較多,加丙睪可以減少出血,用法:黃體酮20 mg,丙睪25 mg,每日肌內注射,共3 d,停藥后1~3 d即有撤退性出血,持續1周。撤退性出血時亦可輔以一般止血劑。注射黃體酮后,偶爾可以誘發排卵形成黃體而延遲撤退性出血。經上述治療有完整記錄的撤退性出血共33例、62次,其中僅有1次未按預期時間止血,占1.6%;②用雌激素使子宮內膜生長修復止血:血紅蛋白為6 g以下時禁用孕激素撤退止血。因撤退出血勢必使血紅蛋白進一步下降造成貧血,需采用雌激素使子宮內膜生長修復止血。一般采用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首次劑量為1~2 mg,然后觀察出血情況。若出血量多可每4~6 h重復注射1~2 mg,若出血量減少,即應減少用量或延長間隔時間。血止即維持每日用量,2~3 d后開始逐步減量,每次減量不超過原因量的1/3。當減至每日1 mg時即為維持量。亦可改為口服乙菧酚或等量乙炔雌二醇。自用藥日起連續用藥20 d,末3 d加用黃體酮,停藥后內膜脫落,出現撤退性出血。在用藥期間應注意觀察,同時應積極糾正貧血,使患者順利度過用藥周期末的撤退性出血。用此法止血33例,用藥量最小每日1mg,最大每日12 mg,一般用量每日2 mg。止血時間:最短當日有效,最長者6 d,一般1~3 d出血即止。
3.2 誘導排卵 采用氯菧酚誘導排卵,用法與其他無排卵相同,于出血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起每日口服50~100 mg,共5 d。若無效可加大劑量至每日150 mg。功血患者一般采用小劑量即能奏效,最小有效劑量為每日50 mg共服2 d,本組用氯菧酚治療28例,基礎體溫單項者24例,偶有雙相體溫者4例,治療后有效者25例(89.3%),無效者3例(10.7%)。
4 結論
4.1 在診斷方面 ①通過詢問病史,進行婦科檢查及血液化驗一般可以排除血病或器質性病變;②測量基礎體溫對診斷有無排卵或黃體功能異常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有指導意義的。基礎體溫由患者自己測試,簡便易行,可以長期追隨;③若有條件對照體溫進行激素測定可以進一步確診;④在治療前或止血后均應先觀察一個階段的基礎體溫,明確功血的類型,了解雌激素水平,對指導資料及估計預后均十分重要。
4.2 在防治方面 ①做好青春期保健工作,減少誘因,可以預防某些功血的發生;②止血:采用孕激素加丙睪撤退或雌孕加丙睪周期治療,大多數病例能按期止血;③無排卵型功血患者以先止血然后調整周期促進排卵為原則,我院采用上述方法進行治療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