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想生
后牙可摘義齒是目前臨床常用的一種修復方法。以傳統的方法制作可摘義齒,除減小過大倒凹外,還要預備牙合支托窩。而牙合支托窩是在破壞牙齒釉質的條件下形成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釉質層的破壞,加之患者多數不是每餐后刷牙、漱口,這就為牙合支托窩齲壞提供了可能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院近年來選擇了68例游離端缺失牙患者用無牙合支托可摘義齒修復,取得了良好的修復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本組應用臨床患者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齡19~49歲;上牙合后牙缺失18例,下頜后牙缺失22例,上下牙合后牙同時缺失28例;連續2個牙位者27例,連續3個牙位者41例。
1.2 不預備牙合支托窩,只去除較大倒凹。在石膏模型基牙牙冠外形高點線上,做游離端與連接體端寬窄一致的雙臂卡,游離端充分延伸,外形高點線下作常規雙臂卡,如凸度足夠大,也可用不銹鋼絲彎制線下的雙臂卡;如倒凹不足可作長臂卡,延長至基牙之鄰牙。以黃合金為材料常規包埋鑄造。
1.3 適應癥 游離端缺失,兩側基牙穩固,基牙牙冠外形高點線上與對牙合牙之間(咬合時)有足夠間隙,且不愿磨除過多牙體組織,也不選擇種植義齒修復的較年輕患者。
1.4 典型病例 患者楊某,22歲。C67D67因殘根、慢性根尖膿腫而拔除。剩余牙體健康,無松動,無叩痛,牙齦正常。咬合時,外形高點線上與對牙合牙有1.5 mm以上間隙,較小倒凹??紤]到該患者年輕,且不愿作種植義齒修復,預計戴義齒年限較長,為保護基牙,不做牙體預備,取壓力印模,采用無牙合支托可摘義齒鑲復。試戴后,效果良好:義齒無頰舌向擺動、無前后向翹動,用力咬硬食物亦無壓痛,患者滿意。
2 討論
2.1 無牙合支托可摘義齒利用基牙牙冠外形高點線上類似雙臂卡的鑄件代替牙合支托。實踐證明,既增加了牙合向支撐力,又減小了頰舌(腭)向擺動幅度,使義齒更加穩定,特別是牙槽脊較窄者。由于四支“卡環臂”對基牙形成卡抱力,使基牙亦無近遠中向移動的力量。
2.2 基牙符合條件者,多為較年輕患者,也正是這些患者,預計戴義齒期長,基牙才更需要保護。
2.3 基牙磨耗較重,使基牙牙冠外形高點線上與對牙合牙之間間隙(咬合時)減小或消失者,大多為年齡較大患者,不適應此類鑲復。
2.4 同常規可摘義齒一樣,過大的倒凹需磨除,并取得共同就位道,以免義齒就位困難。
2.5 建議患者定期復診,必要時重襯游離端,減少基牙遠中移位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