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平 李玉鳳
隨著現代醫療科技的發展,冠心病監護室(CCU)已廣泛建立,給治療帶來很多有利條件,但是也產生了新的心理學問題,監護患者被束縛在病床上,由于心臟監護裝置而不能活動,病房的電燈整天亮著,使患者煩躁不安,同室,同病種患者的死亡也會帶來威脅,針對監護患者各種心態,做了如下的心理護理。
統計2006-2007年共監護患者67例,急性心肌梗死38例,嚴重心率失常16例,其他心血管疾病13例,死亡6例。
1 監護患者常見的心理表現
1.1 對監護室環境產生恐懼心理 患者入監護室后,對監護儀器,急救器械及氧氣瓶產生了恐懼心理,部分患者甚至拒絕使用心臟監護儀及吸氧,他們以為只有臨近死亡的患者才使用各種監護儀器,吸氧等。
1.2 多疑多慮 監護患者因病情危重,思想負擔也很沉重,他們希望自己的病能治好,卻又擔出現意義,他們為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家庭等反復思慮,心事重重,矛盾交織,充滿了疑慮不安,無法解脫。
1.3 同種患者的死亡產生的心理影響 監護患者尤其是同種疾病的患者,他們之間喜歡互通情況,彼此很友好,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一旦有一個患者死亡,其他患者會悲慟不已,而且馬上會聯想到自己,似乎死亡隨時都會降臨到他們頭上,心理上頓時被一種可怕的恐懼感和悲傷感所籠罩。
1.4 喪失信心 監護患者因病情危重,急切盼望醫生們能早日解除其身體痛苦,有的患者過于心急,期望值過高,在短期內達不到的情況下就會走向另一面,由期望變失望,由積極變消極,他們急躁、憤怒、粗暴、反常,對什么也看不慣,護理人員稍有不慎,他們就會發火、罵人、拒絕配合等。產生了絕望心理。
1.5 求生欲望 部分監護患者感到死亡臨近,而強烈乞求生存。他們要求醫生給用最好的藥,要求醫護人員寸步不離身旁,心情格外緊張。
2 監護患者心理護理要點
2.1 提高監護室護理人員的素質。患者入院后,接觸最多的是護士,護理人員的素質好壞表現與患者的疾病轉歸有著極大的關系。親切的語言與關心的態度可使患者感到身心愉快。如對患者不能叫幾床幾號,應叫名字,您好!說上一句“有事請找我,我是您的護士。”這樣患者感到親切愉快。另外護士掌握各項技術操作的熟練程度也對患者接受治療的態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監護室護士應具有較高的業務技術水平,操作時要表現出沉著、老練、迅速,這樣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崇敬,保證各種治療順利進行,同時,也是對患者最有效的精神慰藉。
2.2 幫助患者盡快適應監護室環境,患者入監護室后,護士應詳細告知患者監護室的周圍環境,向患者耐心講解使用心臟監護儀的重要性,并向患者介紹本病室醫師及護理人員,使患者盡快熟悉新的環境。
2.3 增強患者的信心和勇氣。監護室患者面臨死亡威脅,無不存在著強烈的求生欲望。護理人員應激發患者的求生欲望,使其增強信心,鼓起勇氣,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向患者講解疾病的概況,教育患者正確對待疾病,采取樂觀主義態度,達到心理平衡,請同室病友講他們的切身體會,消除患者疑慮,使患者也進入集體心理護理網絡之中,針對患者的心理癥結,如憂慮和牽掛,進行疏導并真誠幫助解決,同時請其家屬協助做工作,使患者積極配合臨床治療。
2.4 解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AMI的患者多數因心前區疼痛劇烈,有一種瀕死感尤其當看到同種疾病患者去世后,更加劇了他們的恐懼心理。又因過度的情緒緊張,恐懼通過垂體--腎上腺軸心,分泌過量兒茶酚胺,并增加小動脈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觸發冠脈強烈收縮,更加重心肌缺血缺氧,針對患者的心理,采取與患者交談的方法,讓他們把這些恐懼和憂慮表達出來,減輕心理不適,以此達到精神上的解脫,對心絞痛患者,應盡早給予鎮痛藥物,疼痛劇烈者可在醫師指導下給予麻醉鎮痛藥,盡快解除疼痛給患者造成緊張心理,一旦有患者死亡,應勸其家屬不要過分悲傷,避免在病室大聲哭喊,給同病室其他患者造成心理壓力,并盡快做好死亡患者的善后處理工作,安慰其他患者不要過分恐懼,雖然患同種疾病,但病情有輕有重,如治療及時,積極配合,情緒穩定,會安全渡過急性期,康復出院的。
總之,監護室護士接觸的都是急危重患者,情緒的變化往往又影響著心臟患者治療效果。監護室護士要理解患者的痛苦,體諒他們的處境,醫治疾病的同時,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因病所帶來的生活不便和恐懼的心理狀態,認真觀察不同患者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解除他們心理上的憂慮,使患者身心處于最家狀態,保證患者的及時治療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