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賢 毛瑞君 耿愛香
【摘要】 目的 探討一次性輸液帶與吸痰管聯合用于中藥保留灌腸。方法 對64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采用此灌腸方法。結果 此方法灌腸保留時間明顯延長。結論 一次性輸液帶與吸痰管聯合用于保留灌腸時間延長經濟實用值得推廣。
潰瘍性結腸炎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結腸炎,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膿血便、里急后重、發熱等,、病程綿延,常反復發作,采用中藥湯劑及中成藥制劑保留灌腸治療此病效果良好,中藥保留灌腸是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治療方法,通過腸黏膜直接吸收藥物,達到治療效果。但傳統灌腸方法由于肛管直徑粗,灌腸液在短時間內注入腸內,對腸道刺激性大,患者舒適性差,不易保留,有些患者甚至因此放棄該治療方法。現采用一次性輸液器連接吸痰管靜滴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患者共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齡32~78歲。臨床上均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
1.2 用藥準備 治療盤內放16號吸痰管1根、彎盤、輸液器、墊枕、剪刀、棉簽、衛生紙、橡膠單、治療巾、小杯(內盛石蠟油)、便盆、屏風、水溫計、密封瓶裝中藥灌腸液100 ml(30℃~41℃)。
1.3 方法 ①晚上患者臨睡前醫生攜用物品至患者床前,查對無誤后,向患者解釋清楚,以取得合作,關閉門窗,屏風遮擋,囑患者排二便,以清潔腸道,便于藥物吸收;②協助患者取左側臥位,雙膝屈曲,臀部移至床沿,將褲退至膝部,用墊枕將臀部抬高10 cm,使藥液易于保留,將橡膠單及治療巾墊于臀下,彎盤置于臀邊;③簡要介紹方法:取輸液器將過濾網及頭皮針一段剪掉,然后與一次性吸痰管連接牢固,將輸液器插入盛有中藥的密封瓶內,排液排氣于彎盤內,取棉簽蘸石蠟油潤滑吸痰管前端30 cm,分開臀部暴露肛門,將吸痰管輕輕插入30 cm,固定好,然后松開輸液器開關,使藥液緩緩流入,在灌腸過程中,注意詢問患者的感覺,囑患者盡可能忍耐,并深呼吸,以減輕腹壓,灌完后將輸液器開關關上,用衛生紙包住吸痰管,輕輕拔出,放于彎盤內,擦凈肛門,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囑患者盡可能保留1 h以上,以利藥物吸收。
2 結果
本組灌腸成功標準:灌入藥后無外溢,灌入過程中無便意。本組成功62例,2例灌入后便意感強,減慢滴入速度后,便意感減輕,順利滴完均能保留3 h以上。成功率達96.8%。
3 討論
一次性吸痰管較肛管細長,質地軟,便于插入肛門,易通過狹窄部位,對腸壁刺激小,藥液保留時間長,利于藥液與腸黏膜充分接觸。灌腸液在腸道內存留2 h達治療效果,6 h以上效果最佳,一次性輸液器上帶有開關,省去用血管鉗夾管的麻煩,也省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調節藥液與肛門之間距離,能有效控制灌腸液速度,控制壓力,便于藥液的保留。經臨床使用插管時患者無不適且無損傷,并使管腔到達位置在乙狀結腸中段,使藥液存留時間延長,增加藥物的吸收。輸液器與吸痰管均為無菌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而普通肛管質地硬,對病灶刺激大,患者易產生恐懼心理,不易配合。普通肛管接灌腸筒,速度只能靠調節灌腸筒的高度來控制,不宜掌握。速度過快,使腸腔快速充盈,當直腸內壓力>56.25 mm Hg(1 mm Hg=0.133 KPa)時,直腸壁感受器即產生強烈興奮,引起排便反射,藥液就隨同排便一同排泄,影響療效。一次性吸痰管接輸液器連接緊密,調節夾調節滴速,能有效控制灌腸液速度。提高了藥液療效,患者易于接受。一次性吸痰管接輸液器連接緊密,調節夾調節滴速,能有效控制灌腸液速度此方法經濟簡單實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錢連云.對保留灌腸術方法的改進.實用護理雜志,2002,18(9):46.
[2] 王新德,張俐,蘭英.保留灌腸應注意五度.護理研究,2002,16(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