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鵬
中圖分類號:F239.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5-036-02
山東省汶上縣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積極穩妥、量力而行、提高質量、防范風險”的工作方針和“抓班子、帶隊伍、上水平”的工作思路,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以規范行政行為為重點,以審計創新為動力,以提升審計質量為核心,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向縱深發展。
近三年來,汶上縣共完成經濟責任審計項目89個。其中:離任審計項目57個;任中審計項目32個。查出違紀違規資金4,635.35萬元,其中:負主管責任2,399.35萬元,負直接責任2,236萬元。收繳違紀資金及罰款40.24萬元,向紀檢監察部門移交案件線索3起。提交重要審計信息16篇,提出合理化建議37條。通過審計共有13名干部予以提拔晉升,有33名干部平調,有11名干部離任,充分發揮了經濟責任審計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保障促進作用。現將這些做法和經驗總結如下:
一、汶上縣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抓領導機構建設,為搞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供組織領導保障
汶上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根據中辦、國辦兩個《暫行規定》的要求,結合上級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會議精神,于2002年成立了汶上縣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汶上縣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組織領導機構的建立和完善,保證了汶上縣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機制的有效運轉,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抓規章制度建設,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為進一步規范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認真貫徹中辦、國辦兩個《暫行規定》的基礎上,擬定了《汶上縣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辦法》、《汶上縣審計結果公告發布辦法》及《汶上縣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操作指南》等一系列文件,規范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程序、內容、方法、評價和審計結果運用等操作行為,使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對經濟責任審計的規范化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抓專職機構建設,充實人員、保障經費,確保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順利開展
2002年5月經汶上縣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成立了汶上縣經濟責任審計辦公室,為正科級全額事業單位,現內設經濟責任審計股、法制辦公室2個職能股室,配備人員19人。在財政預算中安排了經濟責任審計專項經費。機構建立,人員到位,經費保障,為汶上縣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四)抓質量規范建設,為紀檢、組織、監察等部門運用審計結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汶上縣審計局在邊實踐、邊總結的基礎上,先后制訂出臺了《汶上縣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責任制(試行)》《汶上縣審計局審計風險責任追究制度》《審計業務集體定案制度》等一系列質量控制辦法,提高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為相關部門準確、充分運用審計成果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汶上縣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基本經驗
(一)加強組織領導,發揮領導小組和聯席會議的作用,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汶上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審計工作,于2008年5月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第十七條明確指出:“切實加強對審計工作的領導,把審計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經常聽取審計工作匯報,研究審計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更加有效地領導、支持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監督權”,意見的出臺為進一步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組織領導提供了制度保障。
汶上縣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形成了領導小組決策,聯席會議議事,審計部門執行,各部門協作配合的工作運行機制。對經濟責任審計發現的重大問題和遇到的實際困難,黨委、政府領導專題聽取匯報,并作重要指示和批示,有力地推動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
(二)加強宣傳,擴大影響,營造經濟責任審計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氛圍
自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以來,汶上縣審計機關不斷加強宣傳,擴大了經濟責任審計影響。推行審前公告制,向被審單位公告審計事項、范圍、舉報電話、審計人員、紀律等;實行審計結果公告,在汶上縣審計局網站和汶上縣電視臺等有關媒體上公告審計結果,確保了審計工作公開透明。經濟責任審計已成為百姓關注的焦點,媒體追蹤的熱點,顯示了黨和政府的決心,順應了社會對反腐倡廉的期望和要求。通過廣泛宣傳,既展示了經濟責任審計的威懾力,又教育、警示了領導干部,促進了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了解和支持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三)抓好重點環節,提升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
通過實踐,汶上縣著重抓好經濟責任審計中五個環節的工作:一是量力而行,合理確定對象;二是明確審計范圍,一般以任期后3年為限,如有重大問題再向以前年度延伸審計;三是認真做好審前調查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審計實施方案;四是突出重點,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舉報線索,進行重點審計,把查賬與核實群眾舉報線索結合起來;五是規范操作行為,嚴格審計程序,嚴把審計質量關。通過狠抓上述五個環節的工作,汶上縣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質量得到了全面提升,審計成效進一步得以凸顯。
(四)各單位密切配合、齊抓共管,促進審計成果的充分運用
為了更好地體現經濟責任審計的效果,達到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必須深化審計成果運用。汶上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第十八條明確指出:“重視審計結果的運用,把審計結果作為評先樹優以及選拔、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組織、紀檢等干部管理、監督部門要根據審計情況及時對相關人員進行誡勉談話教育,并把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存入干部個人檔案。紀檢、監察、組織、人事、財政、稅務、國資、審計等各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監督合力和制約機制,促進審計工作中發現問題的整改和查處”。
在經濟責任審計組織實施過程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和分工明確,形成了各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緊密配合、優勢互補、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通過各成員單位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的協調配合,加大了案件查處的力度,促進了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充分利用。
(五)以人為本,加強培訓和交流,提高經濟責任審計隊伍的整體素質
為了使審計人員適應新的形勢與任務的要求,更好地開展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汶上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第十一條明確指出:“加強審計人員教育培訓。抓好在職培訓,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培訓體系,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個人自學與集中培訓、審計工作實踐與學術理論研討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活動”。按照以上意見的要求,汶上縣審計局重點抓好兩個方面的后續教育工作:
一是抓好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使廣大審計人員樹立高尚的審計職業道德,樹立“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執政為民”的權力觀、利益觀。倡導誠信為本,踐約守法的職業道德風尚,真正做到依法審計、文明審計、嚴格執法、熱情服務,自覺維護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的良好形象,不斷提升審計工作水平。
二是抓好審計人員的審計及其相關知識的學習。不斷豐富培訓內容,把學習專業知識與學習市場經濟知識、現代科技知識、法律知識等結合起來,拓寬知識面,增強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抓好繼續教育,有計劃地選送年輕干部到高等院校進修深造,到上級審計機關、鄉鎮或其他黨政機關掛職鍛煉,使審計人員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闊視野,增長才干。同時,鼓勵和支持審計人員參加各類學歷和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不斷提高審計業務操作水平和綜合分析、鑒別能力,以適應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