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的形成與發展

2009-08-17 03:34:08于春玲
探索 2009年3期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于春玲

摘要:文化觀是關于文化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是文化理論的核心,也是制定文化政策的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國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的形成經歷了萌芽、發展、成熟、完善四個階段??疾熘袊厣鐣髁x文化觀特別是文化本質觀、中西文化觀的沿革與發展并把握其內在邏輯。對于我們深刻理解并繼續推進現階段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與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文化本質觀;中西文化觀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194(2009)03—0115—05

一、新民主主義文化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的邏輯起點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中國人民尋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道路的革命實踐中,在反對西方殖民文化和本國封建文化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文化革命實踐相結合,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義文化觀。新民主主義文化觀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的邏輯起點。毛澤東強調:“我們共產黨人,多年以來,不但為中國的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而奮斗,而且為中國的文化革命而奮斗;一切這些的目的,在于建設一個中華民族的新社會和新國家?!薄纱丝梢?,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形成,不是來自對文化問題的孤立考察,而是建立在他對中國近代以來社會發展進行整體思考的基礎之上。

在1940年寫作的《新民主主義論》中,毛澤東分析了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狀況,在指明中國社會發展方向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基本理論。毛澤東指出:“中國自從發生了資本主義經濟以來,中國社會就逐漸改變了性質,它不是完全的封建社會了,變成了半封建社會,雖然封建經濟還是占優勢。這種資本主義經濟,對于封建經濟說來,它是新經濟。同這種資本主義新經濟同時發生和發展著的新政治力量,就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政治力量。而在觀念上作為這種新的經濟力量和新的政治力量之反映并為它們服務的東西,就是新文化?!?/p>

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毛澤東揭示了文化的本質內涵。他指出:“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而經濟是基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表現。這是我們對于文化和政治、經濟的關系及政治和經濟的關系的基本觀點?!焙茱@然,這里是對文化做狹義的理解。之所以狹義的理解文化,是為了強調文化與經濟、政治之間相互作用的辯證關系:一方面,政治、經濟對文化具有基礎性作用,文化適應于政治、經濟的性質和發展水平,另一方面,文化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給政治、經濟以巨大的反作用。從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系中。毛澤東深刻地認識到:社會革命是一個總體性的革命,不僅有經濟革命、政治革命,也有文化的革命,要進行徹底的社會革命,就必須在摧毀統治階級的政治經濟統治的基礎上,摧毀舊文化,建立新文化。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個新社會和新國家。

毛澤東進一步對新文化與舊文化進行了區分。毛澤東認為,所謂舊文化,就是與舊的社會性質相適應的文化,確切說就是“封建的文化”、“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所謂新文化,亦即新民主主義文化,“是在觀念形態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經濟的東西,是替新政治新經濟服務的”,確切講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在此,毛澤東不僅完整準確地揭示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內涵,而且科學地闡明了新民主主義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西方進步文化以及馬克思列寧主義之間的關系。毛澤東說:“這種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痹?945年的《論聯合政府》中,毛澤東再次強調:“對于中國古代文化,同樣,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進中國的新文化?!边@種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就是毛澤東后來提出的“古為今用”。在談到如何對待西方文化時,毛澤東說:“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钡?,學習西方進步文化也不能盲目照搬,不顧中國國情?!耙磺型鈬臇|西,如同我們對于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胃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泵珴蓶|把這一思想概括為“洋為中用”。關于新民主主義文化與馬克思列寧主義之間的關系,毛澤東指出:“這種文化,只能由無產階級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思想去領導,任何別的階級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領導了的?!?/p>

立足于中國的革命實踐,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毛澤東科學回答了“古今中西”問題,超越了“五四”時期的文化論爭,指明了中國文化建設的根本出路。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確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完成了一個重要的理論環節,它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時期文化建設的經驗總結,而且成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建設的理論淵源。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時期。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也形成了對社會主義文化的一些新認識,提出了諸如“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以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等正確的方針政策,使新民主主義文化發展為社會主義的文化,并出現過一個時期的文化繁榮。但是,由于后來“左”的思潮愈演愈烈,使社會主義建設包括文化建設遭遇了嚴重挫折。

二、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的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準確把握住我國現階段所處的歷史方位,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的正確發展方向。

鄧小平思考文化的出發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他從新的時代矛盾出發,在總結了國內外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新認識。他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由此,鄧小平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高度重視物質文明建設。他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忽視了發展生產力,所以現在我們要特別注意建設物質文明”。“離開了經濟建設這個

中心,就有喪失物質的危險。其他一切任務都要服從這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干擾它,沖擊它。”他強調物質文明對于精神文明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只要我們的生產力發展,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堅持兩手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可以搞上去?!编囆∑酵瑫r強調,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79年,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中指出:“我們的國家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們要在大幅度提高社會生產力的同時,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發展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和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制。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對兩個文明關系的深刻認識折射出鄧小平對文化本質的理解。在他的思維中,文化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一個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于一體的宏觀系統,他“從來就不把一種文化現象孤立地加以觀察和思考,也從來不把文化價值看成是單一的、形式意義上的理念。換句話說,鄧小平不是以某種特定的文化現象作為出發點建立價值觀念,而是把與文化有聯系的人、社會、價值,作為一個整體去揭示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自然條件與文化發展以及文化的歷史傳承性這些文化發展的根本規律。”正是基于這樣的一種文化觀,鄧小平才會始終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看成是一個系統工程,才會把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方面的建設統一起來,既重視發展生產力、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又強調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同時主張改革舊的制度文化。他說:“我是主張改革的,不改革就沒有出路,舊的那一套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是不成功的。過去我們照搬別國的模式,結果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在思想上導致僵化,妨礙人民和基層積極性的發揮?!币舱腔谶@樣一種宏觀的、開放的文化視野,鄧小平才得以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既堅持立足中國現實,又確立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文化價值觀,為解決“古今中西”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鄧小平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的“古今中外法”,以一種開放的、揚棄的態度對待中西文化。他多次強調: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同時也要借鑒和吸收全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他說:“任何一項科研成果,都不可能是一個人努力的結果,都是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一個新的科學理論的提出,都是總結、概括實踐經驗的結果。沒有前人或今人、中國人或外國人的實踐經驗,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論?搞封鎖是害人又害己”。“所有文藝工作者,都應當認真鉆研、吸收、融化和發展古今中外藝術技巧中一切好的東西,創造出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的完美的藝術形式。”為此,他堅決主張對外開放,讓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接軌。

鄧小平也一再強調,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就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為指導,對一切文化形式進行鑒別和批判。他說:“要劃清社會主義同封建主義的界限,決不允許借反封建主義之名來反社會主義,也決不允許用‘四人幫所宣揚的那套假社會主義來搞封建主義”。在對西方文化的吸收中,鄧小平清醒地認識到對外開放在引進先進思想的同時,也必將帶進一些消極影響,侵蝕人們的觀念意識。因此,他堅決反對“全盤西化”論。他說:“我們要向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經營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對我們有益的知識和文化,閉關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屬于文化領域的東西,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對它們的思想內容和表現方法進行分析、鑒別和批判”?!霸谒枷胝畏矫婷C清封建主義殘余影響的同時,決不能絲毫放松和忽視對資產階級思想和小資產階級思想的批判,對極端個人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批判……這是必須認真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要解決這一重大問題,唯一的途徑就是在馬列主義的指導下,緊密結合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

三、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的成熟

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逐漸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民主法制建設、政治體制改革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走向成熟提供了實踐基礎。然而,在經濟、政治改革不斷深化的同時,也出現了文化建設與經濟、政治不相協調的問題,文化發展滯后使市場經濟建設的深層次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同時,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也出現價值迷失、信仰失落、道德滑坡等精神領域的問題。這些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積極應對挑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并使之走向成熟。

在1991年紀念建黨70周年講話中,江澤民首次提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概念。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作出的精神文明建設決議,進一步對加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了要求。黨的十五大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一起,共同納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在十五大報告中,江澤民強調:“社會主義現代化應該有繁榮的經濟,也應該有繁榮的文化”。“只有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只有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彼鞔_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綱領:“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就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重在建設,繁榮學術和文藝。建設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歷史文化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边@一綱領“是對毛澤東關于‘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思想和鄧小平提出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思想的有機整合,賦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全新的內涵,進一步指明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和根本任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隨著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獲得最終成熟。2000年2月,江澤民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提出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其中“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論述,是對十五大報告關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新的

升華,它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和創新精神。同時,“把文化提到立黨、執政、治黨核心的理念高度,標志著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文化意識的理性自覺,也昭示著黨的文化使命感的增強,更佐證著黨的執政、治黨思想的成熟?!标P于先進文化的建設,江澤民提出了具體的理論要求:“立足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著眼于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前沿,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p>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文化觀走向成熟的過程,也是對文化內涵的理解逐漸深入的過程。在十五大報告關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闡述中,江澤民主要把文化看成與政治、經濟相并列的觀念形態的文化,即精神文化。他說:“文化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對于物質文明而言”。強調政治、經濟和文化協調發展,兩個文明都要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則展現了對文化的宏觀理解,即從社會發展觀的視閾反省文化?!跋冗M文化”這一概念的提出,既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又提供了判定文化進步與否的價值標準,也明確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現實動力和實踐目標,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更為豐富、充盈、全面、成熟的文化觀念體系。

隨著現代化的深入,傳統與現代的沖突也日益激烈,“古今中西”問題再次成為文化爭論的焦點。對此,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繼承了前兩代領導集體“綜合創新”的文化思想,并結合新的時代特點發展了這一思想。江澤民指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不允許毒害人民、污染社會和反社會主義的東西泛濫;必須繼承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而又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立足本國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優秀成果,不允許搞民族虛無主義和全盤西化?!彼貏e強調要傳承和挖掘傳統文化的精華,他說:“中華民族是有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偉大民族,我們的文化建設不能割斷歷史,對民族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結合時代的特點加以發展,推陳出新,使它不斷發揚光大”。對于外來文化,江澤民主張,既要積極吸收外國文化中的一切優秀成果,也要堅決摒棄資本主義的文化糟粕與精神垃圾,而且要特別注意反對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虛無主義和崇洋媚外思想。江澤民認為,解決“古今中西”問題的關鍵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這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性質和方向。

四、和諧文化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的進一步完善

走進21世紀的中國,隨著現代化與全球化進程的深入,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大成就,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另一方面,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也面臨著新問題和新挑戰。例如,社會轉型使舊的價值體系被打破,新的價值體系尚未形成,造成了整個社會的價值迷失和道德危機;社會階層分化和利益結構重組,出現了貧富分化和社會不公,影響了人與社會、人與人關系的和諧;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和環境污染,造成了人與自然的對立,引發生態危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新一代領導集體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對文化問題的反思,形成了和諧文化觀,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的進一步完善。

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戰略。2005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范,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要切實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不斷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薄巴ㄟ^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來不斷鞏固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撐?!?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把“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列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任務,強調“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至此,新一代領導集體的和諧文化觀得以形成。

和諧文化觀的形成,表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新一代領導集體緊緊抓住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要義,形成了高度理性的文化自覺。從當前來看,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也存在著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消解這些矛盾和問題,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發展。所以說,“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構建和諧社會,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建設和諧文化。所謂“和諧文化”,就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價值取向,融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理想信仰、社會風尚、行為規范、法規制度于一體的一種文化形態,反映著人們對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焙喲灾?,和諧文化即以和諧為基本價值訴求的文化,崇尚和諧,追求和諧。和諧文化既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的精神根基和思想保證,無論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還是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抑或人與人的和睦相處,乃至人自己的身心和諧,都離不開和諧文化的支撐。由此可見,和諧文化觀的形成,也反映出新一代領導集體對文化的理解發生了新的變化。文化不再被僅僅視為社會生活的一個具體的方面,它更具有一種基礎性地位和深層涵義,是隱含在人的一切活動模式之中的內在運行機制,是人在處理自身與自然、社會和他人關系時所依據的基本價值理念。

和諧文化思想,既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于當代中國的社會實踐提出來的,也是在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吸收世界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早在2003年8月,胡錦濤就指出:“我們要發揚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大力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大力宏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鼓舞我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同時,我們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舍、擇善而從,積極吸收借鑒國外文化發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動我國文化的發展繁榮?!笔鶎昧腥珪ㄟ^的《決定》,把建設和諧文化的任務概括地表述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借鑒人類有益文明成果,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這里既強調了和諧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又表明了對待“古今中西”問題的科學態度:一方面,積極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諧社會理念本身就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正如胡錦濤所說:“中華文明歷來注重社會和諧,強調團結互助。中國人早就提出了‘和為貴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向往‘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绷硪环矫妫€要借鑒國外的優秀文明成果,吸納一切倡導和諧理念、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進步精神,使之成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有機構成因素,運用它們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責任編輯:金華寶

猜你喜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對蘇聯生態建設的超越
中國政治發展的歷史邏輯揭示中國模式的政治圖譜
黨為何始終高度重視核心問題
人民論壇(2016年33期)2016-12-27 16:36:01
當代青年的“小目標”,該如何實現
人民論壇(2016年28期)2016-12-23 18:46:43
淺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百年發展趨勢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3:37:1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夢關系探究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3:31:00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工作發展方向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9:13:07
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途徑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05:05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的運用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23:59
試論形勢與政策課程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中的作用
考試周刊(2016年53期)2016-07-15 08:54: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手机在线看|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欧美国产中文| 婷婷在线网站|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资源| 国产va视频| 亚洲一区毛片| 片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啪啪国产视频|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亚洲免费毛片| 91原创视频在线|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婷婷色婷婷| 伊人蕉久影院|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亚洲天堂久久新|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第4页|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亚洲av无码人妻|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欧美啪啪精品| av一区二区无码在线|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广东一级毛片| 制服丝袜 91视频| 亚洲看片网|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a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婷婷激情五月网|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99精品视频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