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尼日利亞特約記者 汪建
●陶短房 王盼盼
一直受到西方關注的剛果(金)與中國一項價值9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壓力下再起波折。據路透社19日報道,剛果(金)星期二表示,將削減與中國的“礦產換基礎設施”協議規模,從而取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債務減免承諾。
據報道,剛果(金)央行18日宣布,修訂與中國簽署的貸款協定,由原定的90億美元降為60億美元,以滿足IMF的要求。報道稱,IMF官員埃姆斯表示,剛果(金)政府已經與中國政府“友好協商”,后者同意修改這項“資源換基建”的貸款協定,以確保剛果(金)政府獲得IMF削減債務的回報。剛果(金)所積欠的110億美元債務大多是當年蒙博伯托政府欠“巴黎俱樂部”那些發達成員國的。分析稱,此次剛果(金)的妥協,可以獲得70億美元的債務減免,相當于一年少還4億美元。
剛果(金)《金沙薩潛力報》稱,從表面上,IMF提出的理由是這一協議將使剛果(金)新增90億美元的債務,會極大削弱其償還原有債務的能力。事實上,這是IMF背后的“巴黎俱樂部”富國不愿看到中國取代其“非洲金主”地位,因此設法加以遏制。報道認為,年初以來,國際市場有色金屬價格大幅波動,剛果(金)政府財政收入銳減,因此迫使政府不得不盡可能尋求與IMF的妥協。不過,報道認為,剛果(金)最大的財富是其占全球10%的銅礦資源,因此該國絕不會放棄換取發展回報的一切可能。
剛果(金)之聲廣播電臺稱,IMF自今年3月以來便將“減債項目”和修訂協定掛鉤,并不斷施壓,這令金沙薩政權十分為難。報道稱,這一結果是各方角力的結果,金沙薩也最終取得了中國的諒解。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非洲研究室主任徐偉忠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長遠意義上講,剛果(金)削減同中國合作協議的規模,對中國在非洲的發展戰略影響并不大,但是這反映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因為歷史的原因,剛果(金)等非洲國家近期還很難擺脫對西方的依賴,西方的援助和國際金融組織的協助對非洲的生存仍然很重要,非洲國家在嘗試同中國等新興國家合作的同時,也在盡力避免招致西方國家的反對。第二,在同中國的經濟競爭活動中,西方國家此后更可能通過在國際機構和組織中的主導權對中國施壓,而不是直截了當批評中國、直接出面阻撓第三國同中國的經濟合作。因此,中國在與非洲其他國家合作時應該考慮得更長遠一些,做好充分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