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剛
盡管上周中國央行公布的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幅有所減少,但市場中關于中國經濟正面臨資產泡沫威脅的議論仍不絕于耳。但筆者認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首先,雖然中國股市本周出現了大的波動,但整體來看,它剛剛完成周期性的調整,從去年的底部開始回升。中國股市是否還會繼續向上長征,將取決于全球經濟恢復以及中國出口行業的復蘇。只要市場看到中國出口行業的復蘇跡象,中國股市應當還有上行的空間。
其次,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回升勢頭強勁。一些城市相對較低的房價和因為政府信貸擴張規模擴大引發的對未來通脹的預期,加速了地產市場的回暖。中國新建房屋仍然存在大量積壓,政府刺激計劃中也包含了大量廉租房的建設。這些因素都會制約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揚。
與此同時,中國的銀行在地產項目的放貸方面受到銀監會的嚴格監督,其他相關行政機構也可用政策幫助調節地產繁榮,防止繁榮變成泡沫。所以,說中國地產市場已有泡沫為時尚早。
最后,中國經濟短期的增長很重要,但長期的可持續的增長才是真正值得關心的問題。中國政策制定者已經意識到中國經濟對外需的過于依賴,并開始力求改變。比如,中國政府正在大力發展醫療制度改革,今后三年,90%的中國人口將享受相關福利。這些措施將降低中國的預防性儲蓄動機,促進消費。
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在推動結構性改革方面的果斷程度,來降低儲蓄動機,促進消費。不過,至少中國政府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他們也有足夠的資源來解決這些結構性的問題。事實上,這次金融危機正是中國政府一個難得的機會,借此來平衡與改善中國的經濟結構。▲(作者是西班牙對外銀行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