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東玲
現(xiàn)在提倡給孩子們減負,不能布置太多作業(yè),可是升學的壓力不減,要做到真正減負并不容易,特別是一二年級學生國家規(guī)定不布置固定作業(yè)。這要提高教學效果就不容易了。如何才能讓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既能輕松愉快的學習,又能保持高質(zhì)量的教學成績呢?現(xiàn)在我把自己的點滴體會淺談如下:
首先,我們知道兒童的注意是以無意注意為主的,所以上課時應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孩子對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無意注意的因素,這樣才能使孩子們在課上輕輕松松地集中注意聽講。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要多樣化、新奇、有趣,讓孩子們的無意注意轉(zhuǎn)化成有意注意。
如:我在講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表時,我先把表格畫在黑板上,讓孩子們找規(guī)律把表格填完整,孩子們很快就集中注意一個挨一個把算式填在表格里了,下面就該練習計算了,可是這很枯燥無味,向來不受孩子們的歡迎,如果還像平時那樣單一的練習,就很難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孩子的有意注意更難保持,怎么辦?為此我預先設計了兩個步驟:
1.先讓學生看表格的第一豎行,是十幾減9的算式,然后引導學生用“破十減”的方法很快總結(jié)出了規(guī)律:十幾減9的算式只要在被減數(shù)個位(幾)上加1就是得數(shù),簡單的說就是“減9加1”,“減9”就是說減數(shù)是9時,“加1”就是在被減數(shù)的個位上加上1,所得的數(shù)就是得數(shù),如:13-9=這道題被減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是3,3加上1等于4,也就是13-9=4,所以當孩子們看到15-9時想到5加1等于6,就知道15-9=6,孩子們很快掌握了這個好方法,這時我隨意指出十幾—9的一個算式,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出了正確答案,興趣極高。接著我又引出十幾減8的算式,同樣用“破十減”的方法,孩子們馬上找出了規(guī)律:“減8加2”,如14-8=這道題在被減數(shù)(14)的個位(4)上加2等于6,就得出14-8=6。以此類推,孩子們逐漸總結(jié)出其他算式快算的秘訣:“減7加3”、“減6加4”、“減5加5”……
2.孩子們掌握秘訣后我開始第二個步驟:給小組打分,比賽口算。把學生分成5個小組,在表格里隨意指出一個算式,哪個小組能即口而出正確答案,就獎勵10分,我給第一個小組連指十道算式,結(jié)果孩子們快速準確無誤的說出了答案,我在黑板上用紅粉筆給他們打了100分,他們高興的想跳起來,別的小組早就躍躍欲試了,看的出孩子們情緒高漲。比賽很快結(jié)束了,黑板上出現(xiàn)了5個紅100分,全班孩子看著黑板上的比賽結(jié)果,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要不是下課鈴響了孩子們還要繼續(xù)比試??春⒆觽儾皇峭蹖W習的嗎?
低年級學生不像高年級學生有意志力,所以,在課堂上要吸引住孩子們的注意就得想方設法了。《教學大綱(修定版)》指出:“低年級學生主要通過對實物和具體模型的感知和操作,獲得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能力?!苯逃姨招兄f過:“教育離不開生活”。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特點,又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況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進行教學。讓孩子們既能掌握數(shù)學知識,又能把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靈活運用于生活,這才是成功的教育。
如:我教學5的分解時,在課堂上我分給每個孩子5根彩色小棒,讓他們把小棒分開,看看有幾種分法,然后寫下來。孩子們都積極認真地分起來,緊接著我讓孩子們交流討論,加深認識。就這樣孩子們在輕松玩樂中學會了5的分解。不僅如此,我在家庭作業(yè)中給孩子們布置了一項題目:自己做5個風車或者用紙張卷5個紙棒或者做其他手工,做好之后送給你的爸爸和媽媽,看看有幾種送法,記下來。孩子們可高興了,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手工制作當作禮物送給爸爸媽媽,來表達他們對父母的愛。
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高質(zhì)量的教學,不能只代表學科,也包括學生的思想道德、動手操作、團結(jié)合作、觀察、創(chuàng)新等綜合成績。所以我們要掌握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把我們的愛心獻給孩子們!把我們的創(chuàng)新送給孩子們!把我們一輩子干教育的決心留給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