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成
中國彩票市場上存在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兩種彩票,分別隸屬于民政部和體育總局,并都接受財政部的監管。這兩種彩票占據了所有的彩票市場份額(不考慮私彩),屬于典型的非合作性雙寡頭競爭市場。本文從福彩和體彩的基本狀況出發,研究雙寡頭競爭的市場結構、運行方式及運行結果,最后提出發展策略和建議。
一、中國彩票市場的發展態勢
自1987年,新中國第一張彩票面市以來,中國彩票業迅速發展。從剛開始幾百萬的年銷量到現在每天幾百萬,一年幾百億的銷售量,從開始只有福彩到現在福彩、體彩同時發行,從原來分散低效的傳統即開型彩票到現在集中高效的電腦型彩票,中國彩票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1987年,新中國發行彩票第一年銷量為1739.50萬元,此后我國彩票市場不斷壯大,尤其是近年來銷量增長較快。2004年銷售380.57億元,上漲至713.85億元;2006年則突破800億,達到819.3億元;2007年的總銷量已經超過1000億元,刷新了我國彩票發行20年以來年銷量的最高紀錄。
雖然,我國彩票市場在2007年突破千億大關,有專家表示,與歐美等很多國家相比,我國彩票業市場規模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國彩市在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二、雙寡頭壟斷的彩票市場
根據西方經濟學,市場結構有四種類型,競爭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完全競爭型市場結構;只有一家企業控制整個市場的壟斷型市場結構;只有幾家大企業的寡頭壟斷型市場結構;壟斷與競爭相結合的市場結構。
目前,中國彩票市場存在的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兩者分屬國家民政部和國家體育總局領導,接受國家財政部的監管。除了競猜型體彩獨有之外,福彩和體彩同時發行即開型、樂透型和數字型彩票,福彩有3D、七樂彩、雙色球、刮刮樂等,體彩相應的就有排列3、29選7、金銀彩、喜刮刮等。這樣看來,福彩和體彩提供的是相類似產品,替代性很強,同質競爭非常嚴重;同時,兩大發行機構的銷售量占據了整個彩票市場。因此,中國的彩票市場是只有兩個單位提供某些相類似產品的雙寡頭壟斷市場,兩個寡頭之間存在著激烈的雙寡頭競爭。
三、彩票市場寡頭競爭的博弈分析
寡頭市場中企業行為的本質特征在于其行為的相互依存性。由于市場中企業的數目有限,每個企業在決定自身產量和價格的同時,必須考慮自己的行為對競爭對手有何影響,以及如何對競爭對手的反應采取行動。換言之,就是企業的利潤不僅取決于自己的決策,也取決于其他企業的決策。因此,在分析寡頭市場中企業的決策行為時不可避免地會運用到博弈的思想。
按照參與者之間是否合作進行分類,博弈可以劃分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非合作競爭策略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價格競爭和產量競爭。與一般的其他企業有所不同的是,兩大發行機構所提供的彩票價格是國家規定的,固定不變的。利潤來源也是根據國家規定,按銷售總額的15%通過財政部作為發行成本撥給兩家發行機構。所以,兩大發行機構所發行彩票的數量越多,其所得的收益也就越大。因此,對于彩票行業來說,競爭的優勝主要通過銷售量體現。
在當前形勢下,兩大發行機構所發行彩票的數量離整個彩票市場的容量還有相當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由于規模效應的作用,發行成本是隨著發行量的增大而下降的。因此,兩個彩票機構除了正常的廣告宣傳、站點擴張外,還采取了一些促銷方式,其中最有效的促銷方式就是降價。由于彩票是一種特殊商品,國家明文規定不可溢價或降價發行,所以目前兩個發行機構所采取的促銷方式都是變相的降價,譬如3D和排列3在某一時期直接增加單注獲獎彩票的獎金;還有購買某種彩票達到一定金額,給予某種現金或其他獎勵的方法。這些促銷措施,在某種程度上都促進了彩票發行,提高了彩票銷售量。

為了更好的分析,我們假定:
1、福彩、體彩提供的彩票玩法完全相同。
2、福彩、體彩的品牌知名度完全相同。
3、福彩、體彩的站點數量相同。
也就是在這種假定條件下,福彩、體彩提高銷量的最有效措施應該是促銷,也就是變相降價。描述價格競爭的理論模型以伯川德模型(Bertand)為代表。每個發行機構在決定促銷決策時,雖無法知道另一方的實際策略選擇,卻無法忽視另一方的選擇對自己的影響,因此會根據對方的兩種可能決策考慮自己的最終選擇。讓我們來看一下,福彩、體彩在這種情況下的支付矩陣和博弈結果。
通過比較支付矩陣各表格的支付水平可以看出,雙寡頭陷入了類似囚徒困境的兩難境地。我們來分析福彩的策略,假設體彩促銷,那么,福彩采取促銷策略帶來的收益為5,而他采取不促銷策略帶來的收益只有2。因此,福彩將采取促銷策略。假設體彩不促銷,那么,福彩采取促銷策略帶來的收益為18,而若采取不促銷策略帶來的收益只有10,在這種情況下福彩將采取降價的策略。同理,我們可以分析體彩也將采取促銷策略。因此,這個博弈的最終結果一定是兩寡頭即福彩和體彩都采取促銷策略,收益各為5,(促銷,促銷)構成了納什均衡,而且是一個占優戰略均衡。顯然,對于雙方來說這并不是最大利益方案,他們都將獲得較小的利潤,而受益者是彩民;對彩票發行機構來說(不促銷,不促銷)才是最優方案,他們都能獲得較大的利潤10,但是這種結果是不可能的,它不是納什均衡解。
四、中國彩票市場的出路
事實上,市場發展到今天,促銷的“同質”化與彩民的“習慣”化,已使大部分促銷活動成本上升,而效果卻一天天下降。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兩個發行機構只能處于這種低效率納什均衡狀態之中,中國彩票市場正面臨這樣的尷尬局面。面對現實囚徒困境,應該怎么做才能破壞這種低效率均衡呢?
如果根據彩票的游戲規則、發行方式和趣味性可以將目前中國彩票市場上的產品分為三大類型:即開型、數字和樂透型、競猜型。每種類型都有其特定的消費群體,即開型由于中獎面比較廣,但獎金不高,屬于隨機型彩票,其主要適合于風險意識不強的、購買支出比較少的、隨機購買或農村的一些消費者;數字和樂透型由于其采用電腦銷售,效率高、中獎概率低、高獎級的獎金高,其主要適用于長期穩定購買的、大中城市的消費者;競猜型由于其需要一定的知識面,比較適合于關注體育運動和參與體育運動的消費者。
既然各種彩票玩法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那么最理想的狀態是將彩票市場分成三部分,由不同的主體發行。這樣,發行主體之間就不存在直接的競爭,都是各自獨立的壟斷主體,每一塊市場都處于壟斷狀態了。這樣,三個發行主體間的產品同質性下降,彩票市場被分成替代性不強的三塊,壟斷主體之間就不再是同質化競爭而是差異化競爭了,分別負責三塊市場的發行主體之間的競爭也隨之下降,也就相當于各發行主體之間傾向于合作狀態了,從而使整體收益逐漸接近于帕累托最優,解決了囚徒困境。
實行差異化競爭之后,由于各個發行主體所發行的彩票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不是完全可替代的,彩民群體也存在差異性,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彩民。因此,各發行主體要做的是如何在留住現有彩民群體的基礎之上,再發展盡可能多的新彩民,從而進一步擴大發行規模以更低的成本為國家籌集更多的公益金。由于彩民的風險偏好不同。不同發行主體發行的彩票玩法的中獎幾率不同,因此不同風險偏好的彩民選擇不同中獎幾率的彩票玩法,這樣各發行主體所面對的彩民群體是穩定的,變化不大,可有效遏止惡性競爭,不像在同質化競爭時期在同一彩民類型中進行激烈競爭。其實,很多彩民買彩票是因為好玩,把彩票當作一種娛樂游戲,既然是游戲就要保持它的趣味性和新穎性,因此各發行主體還要努力提高彩票的吸引力,不斷改進和推出新產品。從穩定、發展彩民和推陳出新彩票玩法兩方面出發,各發行主體的競爭手段就從原來的市場占有率的爭奪轉移到玩法系統改進、新玩法開發、服務質量等上面了,這樣有利于刺激各大發行主體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提高,而這些策略正是一個健康的彩票市場所需要的,因為只有這樣,彩票市場才能持續、穩定、健康地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