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靈
利率市場化一直是我國金融界長期關注、討論的問題。利率市場化就是指金融機構融資的利率水平不是由政府來規定,是由金融機構自己根據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調節利率水平,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雖然我國在近幾年來,逐步放寬了對利率的管制,使銀行存貸款利率朝自由化邁進,但離利率完全市場化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而且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國在進行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面臨了一些挑戰,這一系列挑戰就是利率市場化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許多影響。這些影響有積極的和消極的兩類,我們欣然接受這種正面的影響,但對于負面影響,我們必須努力去消除,從而確保我國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保持健康的發展。
一、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利率市場化將刺激銀行間的競爭
在實行利率市場化,完全放開銀行存貸款利率管制以前,各商業銀行均依照中央銀行規定的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并根據自身經營目標來確定存貸款利率水平從而贏取客戶的。它們是通過比較總的存貸款數量來認定其在銀行業的地位的,對于各家商業銀行在考核機制方面也僅側重于存貸款量上的考核。一旦利率管制完全放開之后,各商業銀行普遍就會通過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貸款利率來吸引更多的客戶,增加本銀行的市場占有份額。但此方法只會導致各銀行決定的存款利率一升再升,貸款利率一降再降,并因為錯位的比較惡化了商業銀行間的競爭,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就會使整個銀行業陷入危機中。
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能夠使我國商業銀行逐漸適應新的金融環境,促使它們為了提高競爭力而積極推出新的金融產品,促進金融創新。這樣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間的競爭力就會大大提高,就會有效限制過多外資銀行的涌入,擠占我國商行市場。
(二)利率市場化將影響商業銀行的收益水平
利率市場化對與商業銀行收益的影響有兩方面: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在之前已經提到,商業銀行為了在市場中所占的份量加大,獲得更多的存款額和貸出更多的款,它們會不理智的提高存款利率和降低貸款利率,這就使得存貸款利差逐步縮小,再之,銀行的主要業務收入就是由這個存貸款利率差帶來的,利差大,收益高,利差小,收益少。這樣看來,利率市場化就會使銀行的收益降低,至于降低的程度得看利差大小的實際情況。
相反,因為銀行也會努力開發新的金融工具,提供新的金融產品,從而就拓展了自身的業務范圍,發掘出了新的利潤的增長來源,促進了整個銀行業的發展。
(三)利率市場化使得我國商業銀行面臨更大的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利率的變化使商業銀行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或實際成本與預期成本發生背離,使其實際收益低于預期收益,或實際成本高于預期成本,從而使商業銀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利率結構風險,它是由于商業銀行為了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不斷的改變存貸款利率,使得存貸款利率的波動不一致,從而引發了利率結構風險。二是選擇權風險,它是由于客戶對于不同銀行不同利率之間具有選擇權,而使銀行承擔的利率風險。利率市場化可能使得當利率上升時,存款客戶通過提前支取再投入的方式套取較高利率;當利率下降時,貸款客戶以該期低利率新貸款提前償還該期以前高利率貸款,這樣銀行就必須承擔風險。三是信用風險,利率市場化通常會使被政府管制的利率上升,但又由于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就會導致信貸市場的逆向選擇和逆向激勵,從而就會加大整體信用風險。四是收益風險,是指由于商業銀行資產結構和負債結構未匹配,從而導致了銀行收益的不確定性所形成的風險。
(四)利率市場化還會改變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結構,使我國金融業產生金融腐敗等
實行利率市場化后,我國商業銀行傳統的經營方式將使銀行不能滿足于僅從存貸業務中獲取收益,銀行將會改變自身經營結構,拓寬業務種類(如開展更多的中間業務),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而且,由于貸款利率是由銀行自定,對于“有關系”的貸款客戶就可能得到較優惠的利率,非公正性就在商業銀行中產生。那么,可能就有客戶通過一些地下手段來爭取此種“優惠利率”,金融腐敗就此產生。
二、如何應對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影響
(一)商業銀行應該建立合理的利率決定機制
雖然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各銀行都會調整自身的存貸利率,以贏得更多的存貸款量,但過低的存貸利率差對銀行總收入的負面影響肯定會大于存貸款額增多所形成的正效應,最終結果就是銀行收入減少。所以貸款利率在影響銀行業績方面占主導地位,貸款利率過高,貸款的客戶少,銀行在貸款方面的競爭力就弱;貸款利率過低,雖然能吸引更多的貸款客戶,但是銀行的收益也是可能會減少的,所以商業銀行必須建立科學的貸款定價機制。各銀行應該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根據成本收益法確定自身的利率,甚至可以根據不同類的客戶定制不同的利率標準。
(二)加強對利率風險的控制和管理
要想有效控制利率風險就應建立科學的風險管制流程,其包括:利率風險的預測與識別,利率風險測度,利率風險監督與控制。積極爭取主動負債、適時補充資本金以及利用金融衍生產品對沖利率風險都是解決利率風險問題的可行辦法。同時,還可以專門培養一批利率風險管理人才,使其具備預防、分析、改善利率風險的能力,為銀行服務,他們的加入可以有效的降低商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
(三)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商業銀行通過存貸款利率差賺取的利潤減少,并且傳統的經營方式會局限其可采用的改變收入的途徑。那么銀行只有開發新的渠道去爭取更多的收益。中間業務就會給商業銀行帶來更多機遇,增加非利息收入,如支付結算、銀行卡、代理、擔保等中間業務。
(四)強化金融監管
我國目前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由于市場體系不健全,缺乏合理的信息披露機制,信息不完全或不對稱的現象普遍而且嚴重。缺乏有效的銀行監管可能會導致銀行業的道德風險以及金融腐敗。所以,建立有效的金融監管機制是利率市場化成功實現的前提,這樣可以遏制一些商業銀行不計成本,惡性競爭的行為。
三、小結
開展利率市場化是一個促進本國金融業發展的好途徑,但它必然會對我國商業銀行造成一定的影響,我們必須采取合理的手段去減弱、消除其中的負面影響。使我國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健康、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