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勤
高校后進學生是指在某一個時段內,由于主觀或客觀的原因,學習成績在高校同一教學單位的群體中相對落后,并且與群體平均水平差距較大的學生。學習成績的相對落后容易使他們產生許多心理困惑,如果不及時做好這部分學生的轉化工作,不但他們自身的健康發展會受到很大干擾,校園的穩定工作也將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對高校后進學生轉化體系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后進生產生的原因及心理表現
首先,應試教育的影響使人們很容易片面地用學習成績的好壞作為判斷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準。由于周圍環境對后進學生的不平等對待,使得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特別是那些學習十分努力但是由于基礎差,成績沒有明顯進步的學生,總覺得自己處處低人一等,一切表揚、激勵與自己無關,認為自己的前途充滿迷茫,甚至自暴自棄,主動放棄對自身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從而影響了個人的健康發展。高校后進學生轉化體系的建立能夠有效幫助這部分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克服自卑心理,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上所遇到的暫時困難。
其次,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保障大學生心理健康、校園穩定的重要因素。當代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對他們往往是溺愛多于批評,有些學生漸漸變得無法接受他人的批評。進入大學階段,他們剛剛擺脫父母的管教,往往希望有一片完全屬于自己的天空,對于束縛自己的事物經常持批判態度。學習的暫時后進使一些沒有經歷過挫折的學生很容易認為由于自己學習成績不好,老師會對自己持有偏見,同學也會對自己不夠尊重。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引導,這部分學生很容易把自己禁錮在個人的世界里,不良情緒無法及時疏解,往往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及與他人相處時的人際危機。建立高校后進學生轉化體系有利于及時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引導,有效避免心理問題及人際關系危機的產生。
二、做好后進生轉化的基本措施
做好學習后進學生的轉化工作對于促進學生個人的健康發展、構建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從而最終促進校園的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充分分析后進學生產生的原因及相應的心理表現后,因人而異地制定轉化措施,從而構建完善科學的后進學生轉化體系。
(一)調動資源,形成合力
做好學習后進學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復雜的工程,應該把社會各方面的資源整合起來,使它們在后進生轉化工作中密切配合、充分發揮作用。應該充分調動教師、家長、學生、輔導員等資源,建立全員做后進生工作、全方位做后進生工作和全過程做后進生工作的工作體系。
首先,教師是學校育人工作的主力軍,是學生專業學習上的權威和榜樣。他們給學習后進學生的一句鼓勵、一個關注,往往就會給這些學生以信心,能夠激起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因此調動廣大教師自覺地投入到對后進學生的教育和轉化中,對于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家長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學生對父母無私的養育之恩有著強烈的報恩心理,許多學生把回報家庭作為他們直接的學習目的。所以在學習后進學生的轉化中,如果我們能夠積極地與家長做好溝通和聯系,利用家長對學生的影響,便能夠更快、更有效地達到我們的轉化目的。
再次,輔導員是大學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最熟悉、了解學生,能夠較清楚地了解學生學習后進的原因,如果能夠充分發揮輔導員的能動作用,積極地做好對學習后進學生的引導、鼓勵、監督和服務,那么將實現對學習后進學生的有效轉化。
此外,由于大學生長期住校,后進學生與同學之間的相處時間最長。經初步估算,就算學生只有上課和休息時間在一起,同學之間的相處時間每天至少也在10個小時以上,同學是后進學生平時交往的最主要對象。因此要做好后進學生的轉化工作,應該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力量,積極構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的體系,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又有效的工作方法。
(二)完善體系,提供保證
由于學習后進學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學習后進后所產生的心理影響也存在較大差異,這就決定了后進生的轉化是一個長期而又復雜的過程。建立一套完善、科學的工作體系對于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立分級預警機制
調查發現,90%以上的學習后進學生形成的原因是學習態度不端正,他們往往由于各種原因而沉迷于網絡游戲、小說等虛擬世界中,特別是成績下降時他們就更加不愿去面對現實的學習生活。因此,在工作中很有必要建立起針對不及格門次及后期采取補救措施情況的分級提醒警告制度,并在每學期初總結每位同學入學以來的總學分以及未通過的學分,以此警示學生要抓緊彌補自身學習的不足,從而激起他們發奮學習的愿望,為他們提高學習成績打下良好的基礎。
2.完善朋輩導師制度
當代大學生是十分重視友情而又富有愛心的一代學生,是幫扶后進生非常重要的資源,建立網絡式幫教體系,能夠為后進生轉化形成良好的保障。對于由于學習方法不正確、基礎較差或自制力不好而導致學習后進的學生,可以針對他們各自的特點,大力開展“一幫一、一帶一、一管一”活動,一方面幫助學習后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起學習后進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利用半約束的形式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成立科目援助中心
很多學習后進生往往因為自卑而不敢主動找老師答疑,導致他們在學習上的問題越積越多,造成惡性循環。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根據每一個學期開設的課程科目,每個科目招募4~5名對本門課程有興趣而又學得好的同學當志愿者,組成本門課程的援助中心,定期及時地向學生提供學習總結資料和作業輔導,同時在平時為同學提供答疑服務,從而使后進學生的學習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4.開展專業教育活動
針對由于對專業的不了解而喪失學習的目標和動力的后進生,可以通過開展專業教育讓他們明確專業方向,了解課程與專業實踐之間的關系,這對于解決學習后進學生的學習動力問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開設專家講座,使學生了解學科發展方向;通過專家介紹自身的成長和研究經歷,讓學生明確自己要想在專業上有所作為所應該具備的知識。另外,還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學術俱樂部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了解自身知識欠缺的方面,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力。
(三)因材施教,科學育人
每個學生學習落后的原因不盡相同,因此不能用單一的方法去教育所有的學習后進學生,必須要深入地了解、分析每個學生,制定科學、可行、有針對性的辦法。
1.挖掘優點,進行賞識教育
學習后進生往往會因為成績的暫時落后而表現出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甚至對自己全面否定,這對他們的學習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應該通過尋找后進學生身上的優點,幫助他找回丟失的自信,這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例如針對工作踏實,作風嚴謹的同學,在他學習暫時落后的時候,除了給予他足夠的信任之外,還應該通過對他們工作的肯定使他們找回自信,讓他們有勇氣面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從而逐步實現成績的提高。
2.強化管理,培養良好習慣
許多后進生是因為自制能力較差而沉溺于電腦游戲不能自拔,所以在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中采取一定的強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例如針對某些同學起床較遲而懶于上課的現象,可以采用查寢室的辦法,督促學生起床上課;針對某些同學逃課現象嚴重的情況,可以加強點名制度,從而及時遏止逃課的風氣;針對某些同學自制力較差的情況,可以采取強制自習的辦法,使這些同學能夠保證一定的自習時間,培養主動學習的一些習慣。當通過這些措施使后進生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后,應及時關注其思想動態并加以有效的引導,從而使他們養成合理有效的學習習慣。
3.人生規劃,明確學業目標
明確的學習目標可以使學生產生足夠的學習動力,這是學生在學習上有嚴要求、高追求的一種保證。高中時候,每一個學生的目標都很明確,那就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而到了大學之后,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這個目標已經實現,并且很多家長對孩子上大學之后的目標也并沒有具體的規劃,因此學生很容易進入一個目標的“真空”狀態,使學習動力缺失,從而導致他們學習上的暫時后進。因此引導學生盡快樹立人生目標對于促進他們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講座,讓學生學會規劃自身的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并明確自身為達到目標所必須做的準備;還可以為學生介紹各行各業的名人成才經歷,讓他們透過這些成功案例尋找成功的方法和途徑等等,使學習后進學生的人生有目標、學習有動力、成績提高有希望。
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既要認識到后進生轉化工作的難度,也要相信大部分后進生的身上存在著許多優點,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只要在工作中有誠心、有耐心、有愛心,注意發掘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激勵他們發揮長處、改正缺點,并且積極引進各種教育資源,建立科學的后進生轉化體系,就一定能夠使他們逐步趕上整個集體的步伐,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科榮.大學后進生的心理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1996(4):102-106.
[2]鄭新生,周莉莉.對后進生進行教育和轉化基本模式的探討[J].海南師院學報,1997(3):91-93.
[3]張春玲.后進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對策[J].天津教育,1999(6):27-28.
[4]趙恒平,龐艷桃.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圍[J].建材高教理論與實踐,1995(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