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芯月
大盤新高迭創
周五大盤跳空高開,迅速補掉跳空缺口,上午走勢較為平穩,基本圍繞昨日收盤震蕩,午后大盤發力上攻,尾市高收于2880點,漲27點,漲幅0.93%,日K線收出放量小陽線。這表明股指經過連續上漲之后,市場的拋壓在增加。但好在當天再創收盤新高和反彈新高,對人氣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A股市場延續前期強勢,在權重股的大力推動下,指數毫無懸念地突破了前期高點,創出反彈以后來的新高,同時兩市成交量也乘勢出現明顯放大,說明市場的交投熱情也在明顯提升。但是權重股走強的擠出效應明顯,在大盤股走高的同時,其他中小盤個股的跌幅較為明顯。板塊及個股呈現漲多跌少的格局,銀行煤炭股走熱,接過護航大旗,領漲兩市的大任,漲幅居前,通信服務、工程機械和基建水泥建材等板塊也反復震蕩走高,走勢也較為強勢,生物制藥板塊繼續維持強勢地位,地產股沒有再繼續其強勢表演。
從板塊來看,漲幅居前的是鐵路基建、券商。由于這兩個板塊前期調整較為充分,整體漲幅不大,再加上在IPO重啟的催化下,券商和參股券商板塊走勢較好。國金證券早盤強勢漲停,東北證券、西南證券和遼寧成大等也走勢較強。中國南車漲停,帶動整個鐵路基建板塊大漲。市場明顯有板塊輪動意味。而煤炭、有色金屬等周期性行業繼續遭受市場冷落,這兩個板塊前期漲幅較大,加之中報將至,對它們將是個考驗。值得注意的是,尾盤生物醫藥大幅跳水,比如海王生物、達安基因等,該板塊短線漲幅較大,投資者要注意回避其短線風險。
當天資金面顯示逆轉流向,開始做多,但機構散戶存在分歧。其中超大宗資金凈流入23.07億元,大宗資金凈流入3.72億元,非大宗資金凈流出22.30億元。從行業來看,金融保險等10個行業資金凈流入,券商板塊資金凈流入是3.806億元,采掘業等12個行業遭遇資金拋售。
從技術面來看,20日均線和30日均線仍構成有效支撐,大盤的壓力位仍在2900點,隨著指數的上行市場可能面臨一定的壓力。但從4月份以來的市場運行特征看,近期大盤如果展開調整,也只能是強勢行情中的正常調整,是場外資金進場的機會;大盤總體趨勢沒有改變,投資者仍可謹慎看多。
宏觀面支持股指繼續走牛
熱錢或重回中國
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5月份我國吸收FDI(外商直接投資)63.8億美元,同比下降17.8%,連續8個月下降,但環比較4月份卻上升了約8.3%。從同比數據來看,今年前五個月,新設立外資企業和實際使用外資指標全面持續下降。但從環比數據來看,今年1月、3月和5月FDI則環比分別增加了26.2%、44.1%和8.3%。去年四季度外匯儲備中難以解釋的部分規模很大,而今年一季度難以解釋的規模幾乎為零。如果FDI流入環比增加的趨勢能夠延續的話,今年二季度很可能外匯儲備中難以解釋的部分又將重新回歸正值,熱錢回流跡象明顯。這個趨勢的判斷有其國際背景。目前全球市場資金逐漸回暖,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較去年四季度有所提升。危機爆發初期,大量資金回流美國,目前美國貨幣市場利率和官方利率之間的利差也由400多個基點下降到了50~100個基點左右。但隨著各國貨幣政策的進一步寬松,資金開始重新流入新興市場,目前一些新興市場貨幣也開始由前期承受貶值壓力轉變為出現升值跡象。政府或將加大對跨境資金的監管力度,需密切關注股市成交變化。
通脹預期刺激大盤繼續走高
下半年,流動性快速上升的勢頭將結束,但市場的流動性已經被激活,而且只要經濟恢復進程沒有達到貨幣當局預期的水平,寬松的貨幣政策短期內不會發生大的轉變。
觀察以往的歷史數據,在過去一段時期內,我國平均8%左右的經濟增速一般對應15%左右的Ml增速,因此,對于目前6%左右的經濟增速,17%的MI增速和25%的M2增速應屬較高水平了。如果持續保持如此高的貨幣供應水平,將大大提升流通領域發生通脹的可能性。從上一輪通貨周期的歷史數據看,貨幣緊縮帶來的通貨緊縮,一般要經歷15-17個月的時間;從貨幣供給擴張開始到CPI的最高點,一般要經歷22-25個月的時間。
此外,在2006-2008年這一輪通貨膨脹中,CPI的最高出現在2008年2-4月份,也就是說,今年2-4月份應該是CPI同比基數最大的月份,接下來CPI的同比基數將快速下降,基數的快速下降將對接下來的CPI數據將產生較強的支撐作用,CPI數據可能開始見底回升。
5月份CPI數據為-1.4%,降幅較4月份的-1.5%已經有所收窄。
目前,我國1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是2.25%,較歷史上最低點1.98%只有27個基點的差距。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利率也已將降到歷史最低水平。
年初市場普遍預期的今年最后一次降息遲遲沒有出現,表明貨幣當局認為目前降息的必要性已經越來越小。此外,CPI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轉為正增長,也支持降息周期即將結束的判斷。
在低利率維持一段時期之后,市場將重新進入加息周期,而加息周期往往是商品價格、股票類資產價格上漲的過程。
主流熱點大透視
通脹預期下的投資機會
目前,市場上對CPI開始反轉上行的預期越來越強烈,既經濟通縮的危機將很快過去,接下來經濟將逐漸向通脹演變,通脹受益行業將會受到市場的關注。
本輪通脹預期與上一輪通脹主要的不同點在于需求,目前,能夠保持需求穩定的行業主要是資源類行業,包括有色金屬、煤炭、石油、水泥、鋼鐵等行業,而產能過剩的制造業,包括化工、機械、電力等行業,其需求何時能得到有效恢復還有待觀察。
有色金屬中的銅受電網投資拉動,需求保持穩定;鋁在房地產投資增長的預期下,未來需求也會有所恢復。同時,銅和鋁都是我國較為稀缺的資源,對外依賴度較高。預計2009年全球銅過剩在74萬噸左右,2010預計基本供需平衡,2011年銅行業可能出現短缺。電解鋁由于前幾年產能增加迅速,預計2009年仍將此處于產量過剩的狀態,過剩缺口預計在150萬噸左右,缺口較2008年有所縮小。
國內煤炭價格上半年在需求不旺、內外價差較大的情況下尚能保持堅挺,而目前夏季用煤需求明顯增長、國際煤價迅速上漲,更應給國內價格一定提振。預計今年煤炭主產區和央企的合同煤價格最終將同比漲幅在4-8%。
隨著經濟危機對人們心里負面影響的逐漸消除,消費信心將逐步得到恢復,上輪通脹中表現良好的零售、飲料等消費類行業,本次仍將會有良好的表現。
關注IPO受益板塊
另外,投資者近期可密切關注IPO受益板塊。因為隨著IPO重啟的臨近,IPO受益主題將不可避免地成為市場短期關注的焦點:
首先,券商股承銷收入確定性回升。我們預計在09年券商的股票總承銷額有望達到1000億左右,這將對券商貢獻15-20億的承銷費收入。由于承銷市場群雄割據局面,短期內對上市券商業績的正面貢獻作用有限。2010年之后,新股IPO恢復正常,將為券商提供穩定的承銷收入來源。
其次,創投與直投股權面臨資產重估。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層開始敏銳地把握到直投的回報機會,因此,在近年來出現了一大批具有戰略目光的企業開始投資具有發展前景的企業股權,而這些具有發展前景的企業目前部分已經成為準IPO公司,創投與直投股權將為相關上市公司帶來資產重估機會。
值得期待的補漲板塊
竟然大盤會繼續牛下去,那么,所有板塊都應該有一番表現的機會。綜合本輪行情來看,鋼鐵、基建、農林等幾大板塊漲幅遠遠落后于大盤,后市存在極強的補漲機會,投資者可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