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萍
伴隨著招生制度的改革,我校生源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生源素質差別很大。尤其是英語學科,在同一個班里,有的學生中考成績八九十分,而有的學生僅考十幾分;加上知識越來越難,各自的學習方法、習得的效果等因素,致使“差距”越來越明顯,這不僅加重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也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于是,在教研組和任課教師的多方論證下,對英語學科進行了分層教學。按照學生的知識技能,打破班級界限,分為A、B、C三個層次的教學班。
C層學生基礎知識普遍較差,語法知識不成系統,語音、語調也不準確。而我校的畢業生大部分將走向幼教工作的崗位,當前全面實施幼兒園雙語教育的改革,也對我校學生的英語知識和綜合技能提出了挑戰。因而如何盡快培養C層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成為任課教師的首要任務。經過一學年的教學探索和實踐,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在教學中降低要求,夯實基礎
C層學生的基礎較差,在學習上缺乏或失去自信心。鑒于此種狀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要降低難度。對于C層學生,首先從簡單的語音語調、單詞的拼讀和幾個時態開始訓練,少講多練,不要苛求學得多深,只要求學會;不在語法句型上精雕細琢,多在口語上強化訓練,重在應用。
在布置課下作業時,給C層學生布置一些諸如選詞填空或單選題等類型的題目,使學生在做作業時既不會感到太難,而又能復習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
在考核評價中,題目要分層次給出,如期末試題,我們分別出了C層、B層、A層三層的試題,共計一百二十分。C層試題是最基礎的知識題,占八十分;B層試題側重于語法,占二十分;A層試題更側重于靈活運用,占二十分。這樣,對于A、B層學生來說起到了“升華”的作用,對于C層的學生來說,也達到了“夯實基礎”的目的。分層考核,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出每個學生的最大潛能,從而達到教學面對全體學生的目的。
二、在教學中輔以學法指導
分析大部分學生成績較差的原因,我發現許多學生不會學習,學習方法不對。當代認知心理學家指出:沒有任何教學目標比“使學生成為獨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學習者”更重要。對于C層學生更有必要對他們進行一些學習方法的指導,以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在教學中經常發現有的學生學習很努力,課上講的知識點也都理解了,作業做得也正確,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再次涉及到這些詞匯、語言點時,竟然一問三不知。也經常有學生向我發牢騷:“老師,我前幾天整整用了一節課來背單詞,但是,現在幾乎全忘了。”學生很苦惱,究其原因,學生沒有合理地進行復習。復習乃學習之母,要解決困擾學生的遺忘問題,首先要靠科學的復習。“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給我們揭示了遺忘的規律,即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此,在學習方法上引導學生從時間安排上,復習既要及時又要經常,不僅在當天,而且在第二天、一周后、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后都應安排復習。
學生學習英語最頭疼的是背單詞。而英語單詞的記憶貫穿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因此在單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正確有效的識記策略來記憶單詞。如:1.把單詞的音、形、義結合起來,利用讀音規則“聽音寫形”記憶單詞;2.運用音義聯想記憶法記單詞。3.利用合成、派生、轉化構詞法規則記憶單詞,擴大詞匯量。學生經過學習單詞記憶的學法指導后,對單詞的識記過程有了明顯的轉變,他們從過去的死記硬背轉變為找規律、有計劃地復習,學習熱情及學習效果有了顯著的改善。
三、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培養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別林斯基說:“愛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對學生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C層學生大多在初中時學習較差,是老師冷落的一族,有的甚至因為成績總提高不上去,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心理上產生了自卑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幫助。因此,為了加強師生感情,我首先和學生建立起一種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深入到學生當中,關心他們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幫助他們分析學習中出現的困惑,個別輔導;指導學生時,情緒對學習活動的影響很大,實踐證明只有當學習是在愉快、興奮的心情下進行時,才更有效果。因此,在課堂上,我積極開展“微笑教學”,每節課前的問候我都很愉快地同學生們打招呼,努力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平時注意引導他們克服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消極情感因素,使語言學習上的每一次成功與情感態度的發展相互促進。只要他們在學習中有了一點進步,及時地表揚,讓學生不斷產生成就感,逐步體會到學英語的興趣,從而培養自信。
總之,在英語學習中,他們之所以被分到了C層,只是因為在以前的學習中由于不好的學習習慣、不合理的學習方法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只要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多給他們一些幫助,多給他們一些鼓勵,他們就會有很大的進步,會很快步入B層,甚至A層的學習隊伍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