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蕊
摘要:高師院校是培養未來教師的搖籃。教師職業意志是教師專業精神的重要方面,它對教師的培養以及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現狀如何。影響因素有哪些?通過研究發現,教育理論課對教師職業意志的預測作用尤其明顯,優秀教師在培養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關鍵字:高師院校:教師職業意志;教育課
作者簡介:李蕊(1981-),女,河北新樂人,石家莊經濟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18(2009)17-0061-02
一、導言
教師職業意志是指主動選擇教師職業,忠誠教師職業,并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和在艱苦環境中執著于教育事業的勇氣。它是作用于教師職業行為的一種堅持的精神力量,是克服行為中各種困難的內部動力,主要有以下特點:首先,自覺性。意志的自覺性是指對行為目的有明確而深刻的認識,并使行為完全符合正確目的的意志品質。教師職業意志促使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有明確而深刻的認識和堅定的信念,積極自覺地獻身于教育實踐。其次,堅持性。教師面對復雜的教育環境,經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干擾,教師的職業意志會使教師以超常的勇氣和毅力去克服阻力,實現教育目的。最后,果斷性,即適時決斷的品質。這是教師完成教育目標的高度自覺性和頑強性的綜合表現。因此,教師職業意志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重要條件之一。
高師院校是培養未來教師的搖籃。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是教師專業精神的重要方面,對教師的培養以及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那么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現狀如何?高師院校影響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的因素有哪些?程度如何,有無關系。是什么關系?這些問題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研究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不僅對于培養未來優秀教師具有實踐意義,而且有助于教師職業意志的歸因研究,進一步豐富教師專業發展理論。
二、研究方法
1方法。采用問卷法對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性研究。
2被試。被試為隨機抽取的某省屬重點高師院校各年級在校學生。于2007年12月到2008年3月間,分四次共發放問卷412份。回收問卷412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407份,有效率98.8%。
3研究工具。研究采用有關高師生教師專業精神的調查問卷對被試者進行測試,問卷的編制以教師專業精神理論為依據,充分考慮教師專業精神四個方面的內容,同時包括有關高師生教師專業精神影響因素。在問卷的編制過程中參考了王孝玲教授等關于教師職業態度量表研究的有關內容,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師發展問卷中的有關內容,以及答會明教授有關高師生職業態度的調查問卷。
教師專業精神問卷具體內容包括:高師生對教師職業的認知,對教師職業的情感,對教師職業的意志,對教師職業的期望及自我評價,以及影響高師生專業精神的因素五方面。其影響因素包括教育理論課程,教育實踐課程,學校組織管理和優秀教師四方面內容。
本文只對教師職業意志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問卷中從高師生畢業后選擇做教師,愿意去農村任教,立志敬業樂教,吃苦耐勞,為教育事業奉獻一切三個維度體現高師生的職業意志情況。各個維度均分為五個等
級,由低到高分別賦值1-5分。
4數據處理。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
三、研究結果
(一)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現狀
我們對調查結果中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的現狀進行了統計,見表1。
可以看出,高師生畢業后比較愿意選擇教師職業和立志敬業樂教,吃苦耐勞層面,但比較不愿意到農村任教。畢業后非常愿意做老師的高師生僅10.1%,比較愿意做老師的有38.8%。比較愿意到農村任教的僅有8.4%,非常愿意的更少,只有2.5%。比較愿意敬業樂教,吃苦耐勞的高師生有39.6%,非常愿意的有9.8%。
(二)各影響因素對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的影響程度
1各因素的影響程度。在問卷中,我們設計了教育理論課、教育實踐課、學校組織管理、學校制度文化和優秀教師對高師生選擇教師職業的影響的有關題項。結果見表2。
可以看出,教育實踐課和優秀教師對高師生選擇教師職業的影響相對大一些。教育理論課,學校組織管理以及學校制度文化對其影響程度一般。

2各影響因素與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不同維度的相關分析
為了了解各影響因素與教師職業意志的不同維度有無關系,對各影響因素與高師生的教師職業意志各維度之間進行了相關分析,見表3。
可以看出,教育理論課、教師實踐課與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的三個維度均呈顯著正相關,學校組織管理除了與畢業后選擇教師職業的相關不顯著外,與其余兩個維度均顯著正相關,學校制度文化除了與選擇教師職業相關不顯著外,與其余兩個維度最著正相關,優秀教師除了與到農村任教相關不顯著外,與其余兩個維度也顯著正相關。
(三)各影響因素對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的預測作用分析
為了解以上五個影響因素對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三個維度的預測性,我們對其進行了多元逐層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表5、表6。
如表4所示,進入回歸方程式的顯著變量共有三個,多元相關系數為,276,其聯合解釋變異量為,076,即表中三個變量能聯合預測高師生畢業后選擇做教師7.6%的變異量。其中,“教育實踐課”可以解釋高師生選擇教師職業變異量的4.6%,“優秀教師”可以解釋其變異量的2%,“教育理論課”解釋變異量的1%。
如表5所示,進入回歸方程式的顯著變量只有“教育理論課”,其解釋變異量為03,即“教育理論課”可以解釋高師生畢業后選擇到農村任教3%的變異量。
如表6所示,進入同歸方程式的顯著變量共有三個,多元相關系數為332,其聯合解釋變異量為,110,即表中三個變量能聯合預測高師生畢業后選擇做教師11%的變異量。其中,以“教育理論課”層面的預測力最佳,其解釋量為7.6%,其次為“教育實踐課”,其解釋量為2.1%,“優秀教師”可以影響高師生“敬業樂教,吃苦耐勞,樂于奉獻”變異量的1.3%。
四、討論
通過對問卷的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現狀基本上屬于中等偏低程度,教師職業意志不夠堅強。大部分高師生愿意做教師,并且立志敬業樂教。吃苦耐勞,但不太愿意到農村任教。我國目前農村教師需求缺口比較大,國家積極鼓勵師范生到農村任教。農村條件較城市艱苦、簡陋,教師待遇與城鎮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因此大部分高師生不愿意到農村去。這種現象對教師專業精神的培養、教師素質的提高形成了潛在隱患,從長遠來看影響我國教育的質量甚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教育事業是神圣的。它要求從業者要有高尚的品德、堅強的意志,不以追求名利為目的。因此高師院校應當切實加強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的培養,堅定他們從事教育事業的信念,為我國社會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在影響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的因素中,優秀教師和教育實踐課的影響最為明顯。優秀的教師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飽滿的教學熱情,過硬的業務能力,嫻熟的專業知識。他們有效優質的教學廣受學生歡迎,其言傳身教可以使學生耳濡目染受到影響。在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的培養中,優秀教師的作用非常關鍵。同時,師范院校還要加強教育實踐環節,通過高師生在教育實踐中的切身感受來強化和提升他們的教師職業意志。
教育理論課對教師職業意志也具有明顯的影響和預測作用。教育理論課是高師院校開設的重要基礎課,集中體現了師范院校的“師范性”的特色。教育理論課教學對高師生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論、培養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高師生對教育理論課重要性的認識較為明確,但教育理論課內容陳舊,覆蓋面過寬而針對性不強,任課老師講課方式呆板、枯燥,嚴重影響了教育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因此,高師院校的教育理論課亟需改革,以進一步發揮培養高師生教師職業意志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