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明
學生專業技能訓練主要是在實訓基地中完成的,學生只有取得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等級證書和職業學校畢業證書,才能順利畢業和掌握相關專業工種的操作技能,實習訓練一般占在校學習時間的40%以上。目前,學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中最薄弱和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
一、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學生方面
(1)實訓過程相對松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技能訓練一般是在實習車間中完成的,車間的工位相對于理論教學的課堂具有較大的自由活動空間和時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能實訓教學過程相對松散,給學生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2)學生不按要求完成實習任務。由于實習指導教師數量相對偏少,不能隨時顧及全體學生。
(3)部分學生怕苦怕累。機械類實習均需要一定的體力和耐力,現在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怕吃苦,部分學生會躲避或應付實習,這不僅不能完成實習任務,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勞動觀念和敬業精神。
(4)學生實習的目的不明確。不少學生認為實習僅僅是為了完成實習任務,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而不是為了練就過硬技能。
2.教師方面
(1)教師的管理能力和德育教育能力較低?,F在職業學校的實習指導教師絕大部分年齡都在35歲以下,這些教師從事班主任工作時間短,甚至從未擔任過班主任,管理學生的經驗相對缺乏。
(2)教師的數量嚴重不足。中等職業學校的師資結構極不合理,文化課教師偏多、專業課教師偏少、實習指導教師數量更是嚴重不足。
(3)教師普遍存在著重技能輕德育的思想?,F行的職業學校教師考核制度對教師的考核主要是技能的過關率、技能競賽的名次等,而德育內容并沒列入指導教師的考核條例中,普遍重視不夠。
(4)教師與班主任缺少溝通。學生進入實習車間后,班主任不能將所有事情交給了實習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和班主任應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關崗位的職業道德規范教育及其養成訓練。
二、加強德育教育的途徑
1.優化實訓人力資源
實習指導教師作為實習期間的德育第一責任人,要十分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徹底改變重技能輕德育的思想。
2.強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利用各種機會和形式對學生進行勞動觀念、職業意識、職業紀律的教育。根據實訓活動的特點,每班實訓前,召開實訓動員大會,由實訓處負責人、班主任和實習指導教師共同主持,向學生深入介紹實訓的意義、過程、要求及注意事項,明確紀律要求,公布考核方案,讓學生在實訓前就對實訓全過程及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充分利用好每天早上開始前的分析會、下午結束時的總結會,做到有表揚有批評。對重點學生結合操作過程逐步滲透,用職業學校優秀畢業生刻苦學習技能的鮮活事例激勵學生。
3.培養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觀念
在實訓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印證和嘗試履行相關崗位職業道德規范,讓學生在職業實踐中提高對職業道德,感悟具有時代精神的價值觀念。通過實訓,讓學生明白當代競爭很大程度上就是綜合素質的競爭。
4.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
專業技能的訓練過程,是一個有峰有谷的波浪線式上升過程,技能進步的速度時快時慢,學生需要靠堅強毅力和拚搏精神及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克服障礙,保證操作技能節節而上。在實訓中教育學生以辛勤勞動為榮,培養學生不怕勞動,不怕吃苦的品質;教育學生遵紀守法。
5.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
在專業實踐中,學生的個性及自我意識不僅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而且會不斷得到強化和完善。通過專業實踐,他們可以找到自我的位置及參照坐標,因此可以有針對性地重塑個性,培養良好的、完善的自我意識。
實訓過程中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如小組技能比武、班級技能之星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技能的興趣,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讓整個技能實訓活動充滿趣味性,使學生真正領悟勞動的快樂。
6.健全管理網絡,創設和諧環境
學生處、班主任、指導教師、學生家庭共同構成了學生實訓期間的管理網絡,要充分利用學生家庭這一特殊網絡環節,發揮學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作技能的提高和職業素質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要充分利用這一重要階段,因勢利導,以職業意識、職業道德、技術應用和崗位能力為統率,將學生帶入自我約束、主動學習、自覺成才的嶄新領域。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