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陳宗倫
《紐約時報》19日報道稱,為防止甲型H1N1流感蔓延,埃及自今年4月起宰殺近30萬頭豬。這些豬原本能吃掉埃及街頭大量垃圾,如今遭到宰殺,導致當地街道出現了“垃圾危機”。然而一位在開羅生活了十年的華人20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豬并非埃及垃圾處理的主力。“垃圾危機” 與豬的數量減少也無直接關系。
《紐約時報》在報道中說,長期以來,埃及人靠豬來吃掉大量垃圾。現在埃及街道上腐爛食物堆積成山,整個城市臭氣熏天……報道中還提到,埃及政府雇傭跨國公司負責開羅的垃圾收集工作,但市民還是習慣等人上門收垃圾。部分可回收垃圾將被變賣,其余的就用來喂豬。垃圾工兼養豬戶穆薩·拉特比說:“以前這些垃圾都給豬吃了,現在豬被斬盡殺絕,那就讓政府來處理吧!”
然而幾位常駐開羅的華人卻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一報道反映的情況與他們的了解并不相符。一位資深媒體人士告訴記者,埃及的豬一般采取圈養形式。因為宗教原因,在當地看不到豬群上街的情景,也不會靠豬吃垃圾。
另一位在開羅工作十多年的華人表示,“我從1994年就居住在開羅,對這里的情況比較了解。今年以來為了預防甲流,埃及政府的確發起殺豬行動。但其數量的減少與垃圾危機并不存在直接關系。據我所知,在宰牲節期間,有人會趕羊進城出售,羊群倒是會在途中吃掉一些垃圾。”這位華人表示,埃及的垃圾處理問題一直存在,并非最近才出現或凸顯出來。究其原因,主要與當地人缺乏衛生環保意識和清潔工消極怠工有關。
談到西方媒體對埃及的報道,這位華人告訴記者,一些媒體報道埃及時總是看其短處多、長處少,對社會陰暗面尤其感興趣。有失偏頗的報道時常出現,當地人早已見怪不怪了。▲
環球時報200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