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福元
摘 要:赫拉克利特“邏各斯”究竟指的是什么?歷來眾說紛紜,尚未定論。本文對赫氏的“邏各斯”力求作出正確解讀和扼要分析。
關鍵詞:赫拉克利特;“邏各斯”;特征
中圖分類號:B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0-1140-01
“邏各斯”,希臘文Logos的音譯,本義為言語、思維、理性。作為哲學術語,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著作中,意謂世界的普遍規律。赫氏“邏各斯”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觀性
赫氏首先并最多的是在解釋客觀世界萬物運動變化的現象時使用“邏各斯”這個概念的。赫氏認為:“世界之轉化有一個一定的次序和一個確定的周期,適應著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凡引文均擇自商務印書館出版:《古希臘羅馬哲學》,1972年版)這種必然性是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命運”。而“命運的本質就是貫穿宇宙實體的邏各斯。”由此看來,事物運動的“周期”、“命運”、“必然性”就是“邏各斯”,即客觀事物的運動規律。這種“邏各斯”在赫氏看來是客觀存在的,并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因此,赫氏強調:只有“按照自然行事,聽自然的話”,“不聽從我本人而聽從我的邏各斯,……那就是智慧。”這充分表明了赫氏“邏各斯”的客觀性。
2.普遍性
赫氏認為,“邏各斯”不僅客觀存在,而且還普遍存在。他斷言:“一切都是根據這個邏各斯而產生。”即使是在當時希臘人看來最偉大的太陽也不例外。所以,“太陽不越出它的限度,否則那些愛林尼神——正義之神的使女——就會把它找出來。”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個色彩斑斕、光怪陸離世界本身,也要受“邏各斯”的支配。因為“這個世界……過去、現在和未來永遠是一團熊熊的活火,按規律地燃燒著,按規律地熄滅著。”整個大千世界是一個有規律運動的整體。赫氏還認為,“邏各斯”不僅存在于客觀世界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人的主觀思維之中。他說:“思想是人人所共有的”、“邏各斯是人人所共有的”。由此可見,當赫氏用“邏各斯”來解釋事物運動變化現象時,指的是事物運動規律;當他用“邏各斯”來解釋人們的思維活動現象時,指的是主觀思維發展規律。
3.隱蔽性
赫氏指出:“這個邏各斯,雖然永恒存在著,但是人們在聽見說到它以前,以及在初次聽人說到它以后,都不能了解它。”這說明“邏各斯”是隱藏在事物的內部,而不是顯露于事物外部。這樣,人們要認識它就有一定的困難。赫氏進一步指出,人們往往對于“邏各斯”總是感到“格格不入”,并且“顯得很生疏。”為什么呢?這是因為隱蔽“邏各斯”的“自然喜歡躲藏起來。”所以,人們只有經過長期艱巨的努力才能發現它。
4.可知性
赫氏是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認識論并最先研究人的思維活動現象的哲學家。因此,他對“邏各斯”的可知性闡釋既多且深刻。首先,赫氏對認識“邏各斯”的必要性作了深刻的闡釋。他說:“博學并不能使人智慧”,“智慧就在于一件事,就是認識那駕馭一切的思想”,“智慧就在于說出真理。”這就是說,一個人的學問再多而沒有認識事物的規律——“邏各斯”,就不能說有了智慧。只有運用正確的思維,把握了客觀事物運動的規律,才算是獲得了真理,具備了智慧。因此,他號召人們要“用這個人人所共有的東西(邏各斯)武裝起來,就像一座城市用法律武裝起來一樣,而且還要武裝得更強固些。其次,赫氏對認識“邏各斯”的可能性作了論證。他認為人們是完全可以認識“邏各斯”的。這是因為客觀存在與人的主觀思維具有同一性。一方面,人的主觀思維是對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的一種反映。因此,人的主觀思維只有建立在他們“熟悉很多的事物”的基礎上才能符合客觀實際。另一方面,人具有認識能力,一種正確的思維活動能“駕馭一切”、“指導一切”,能提供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因此,從根本意義上來講,“邏各斯”是可以被人所認識和把握的。最后,赫氏還給人們指出了一條發現、認識“邏各斯”的途徑。他認為,由于“邏各斯”是客觀存在的,所以首先要接觸客觀實際,熟悉那些“可以看見、聽見和學習的東西”,從而獲得豐富、真實的感性材料并形成可靠的感性認識,這是發展、認識“邏各斯”的前提基礎。然而,又因為“邏各斯”是隱蔽在客觀事物的內部,不能直接被感官所感知。所以,他又告誡人們不要讓眼睛和耳朵“有著粗鄙的靈魂”而成為“壞的見證”。而要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同時,他還強調“不對重要的事情,下過早的判斷”。而要不斷地、反復地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只有這樣,才能發現、認識事物運動的“邏各斯”。
5.局限性
“邏各斯”是赫氏對客觀事物運動規律的一種樸素表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乃至謬誤性。一是他對“邏各斯”的認識只有感性的直觀,沒有理性的概括;只有籠統的看法,沒有具體的分析;只有正確的結論,沒有科學的論證。這充分體現了一種簡單、猜測的性質。二是關于“邏各斯”的語言表達晦澀難懂,特別是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式語言。這也正好說明他對規律認識的一種粗糙、模糊的性質。三是他在闡釋“邏各斯”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表露了一些錯誤觀點。比如,他講過“邏各斯是靈魂所固有的”話,這顯然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他還以為宇宙運動是“以10800個太陽年為一個周期”,這顯然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循環論。當然,這些局限和謬誤有其時代原因,即受到當時生產力水平、科學水平和認識水平的限制。
總之,赫氏關于“邏各斯”的界定和闡釋,第一次揭示了世界存在與發展的內在性質,并最先研究了人類認識“邏各斯”的問題,從而翻開了歐州哲學發展史上新的一頁。
(責任編輯/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