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凡
私人銀行未來將熱衷私募股權和基金“一對多”專戶理財產品。創業板開閘,或成為私人銀行業務新的利潤增長點。選擇基金專戶,看中的應該是其產品的細分以及是否能實現投資預期。
私募股權投資和基金專戶“一對多”這兩類偏“股”產品將成為私人銀行產品發行的主打。
對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往往能夠實現高回報,因而創業板開閘,為私募股權投資帶來了機會,保守估計平均年化回報在10%以上。這或成為私人銀行業務新的利潤增長點,也讓私募股權產品得以進入更廣泛的高端客戶市場。
建行、中行、工行等都表達了將推私募股權產品的計劃。
在產品設計上,結構化分級是未來發售的私募股權產品的趨勢。
結構化分級即為將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列為優先級客戶,其本金甚至在收益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但其預期收益率水平較低,年化收益率在7%-10%之間,不過在收益分配時享有優先權;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客戶作為劣后級客戶,提供資金保障優先級客戶部分利益,但其預期收益率水平則較高。
此外,私人銀行私募股權產品在投資項目數量上也有差異。招行私人銀行即將發行的私募股權產品將選擇5-10家企業作為投資對象,而交行的“至尊二號”以及建行“財富三號”的投資項目僅為1-2家。
理財分析人士認為后者的風險要略高于前者。投資企業數量上的差異往往是由投資顧問公司身份不同造成的。由證券公司擔任投資顧問的私募股權產品通常是投資處于上市輔導期的公司。而由風險投資公司擔任投資顧問的PE產品,往往會選擇較多投資標的。
如果私募股權投資的風險對于你來說太高,那么私人銀行另一類主打產品—— 基金“一對多”專戶將能滿足你股票投資的需求。
相比之下,基金“一對多”專戶理財業務,對國內私人銀行來說,操作起來比私募股權產品更熟練。目前,各私人銀行已經整裝待發,與若干基金公司達成合作意向,例如建行私人銀行與建信、銀華、長城、博時、華安合作;工行與工銀瑞信、廣發、南方基金等合作;交行與交銀施羅德、易方達、海富通等基金公司合作。
“一對多”專戶理財受到了銀行高端客戶的追捧。交行私人銀行一位產品經理對記者表示,他們計劃首批推薦交銀施羅德基金的專戶產品,限定投資者數量為200人,但預約人數已遠超過這一數字。因此銀行在選擇基金專戶的合作對象上也采取“一拖多”的形式。
在首只“一對多”專戶理財產品的設置上,基金公司清一色鎖定靈活配置產品,股票倉位可以從0-100%。不過也有基金公司另辟蹊徑,例如銀華基金計劃推出一款期限為3年的保本基金。同時,也有基金產品在靈活配置的基礎上設置了0.9元的止損線。在產品期限方面,據多位中資銀行私人銀行部人士介紹,銀行聯手基金公司開發此類產品,原則是投資期限不得少于1年,1年之后投資者方可選擇贖回,贖回機會大概1年只有1次。
某私人銀行部人士介紹,這類產品適合于中長期投資,投資理念是不追求短期套利。如果有投資者想追漲殺跌、短線套利的話,實際上會影響這類產品的穩定性和延續性。銀行和基金研究人士都提醒投資者不要對專戶理財寄望過高。好買理財研究總監樂嘉慶指出,基金專戶類似于銀行高端理財,其評判標準更倚重產品的多樣性和服務質量而非產品業績。投資者選擇基金專戶,看中的應該是其產品的細分以及是否能實現投資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