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改進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提高教學效果,關鍵是要抓好“三點一線”,即在課堂教學中抓住學生英語學習的興奮點、確定教學目標的落腳點、占據整個課堂教學的制高點,并圍繞學生在各種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這條主線開展教學活動。
關鍵詞: “三點一線”;公共英語;課堂教學
據有關統計,到2006底,全國已有1145所高職院校,最近兩年又增加了不少,高職教育至少已占據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分量可謂不輕。而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涉及每一個高職院校的絕大多數專業的學生,其教學效果的好壞對整個高職教育教學的成效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像其他高等院校一樣,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費時低效是長期以來不容否認的一個事實。而且與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更差,教學資源、師資隊伍等條件也很薄弱,公共英語教學的狀況更是不容樂觀。如何在有限的客觀條件下,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提高教學效果,這是每一個高職英語教師都應該思考、鉆研的問題。
抓好課堂教學中的“三點一線”
英語教師是英語課程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者,課堂是教師最主要的陣地,教師的課堂教學直接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方法、效果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要改進教學質量,關鍵在于教師能否抓好課堂教學。要抓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必須抓好課堂教學中的“三點一線”。所謂“三點”,是指學生學習的興奮點、教學目標的落腳點以及整個課堂的制高點,“一線”則是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的主線。
抓住興奮點抓住興奮點就是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及需要,用恰當、巧妙的方式來引入并完成教學內容和任務。抓住了興奮點,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效果。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而且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面對這樣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抓住興奮點就成了促進其學習的關鍵。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可從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教學形式的生動性入手。例如,《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的Unit 5 At a Restaurant,其聽說部分要求學生掌握用餐的詞匯、句型,并能熟練地用英語進行相關情境內容的對話。為了激發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筆者首先向學生展示了一些頗具特色的餐館圖片以及一些令人賞心悅目的美食圖片,在觀看圖片的同時巧妙地引入本單元的主題,然后又播放了憨豆先生(Mr. Bean)在餐館就餐的一個短片。憨豆先生滑稽、搞笑的動作表情令學生精神為之一振,連向來一進教室就趴下睡覺的學生也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欣賞完短片后,筆者讓學生分小組為片中的take order, taste and make comments, settle the bill, make complaints等環節進行配音或角色扮演。受到那些圖片和短片輕松愉快氣氛的感染,學生對所布置的任務不像以前那樣消極應付,而是饒有趣味地嘗試模仿起來。配音或角色扮演既為學生提供了鍛煉英語口語和展現表演才能的機會,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但學習、掌握了相關的詞句等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完成了用英語來進行表達和交流的任務,聽說技能得到了較好的訓練和提高。這樣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比起傳統的單詞、語法、句型的講解顯然更能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取得較好的學習成效。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還可以從教學過程的情境化入手,通過情境假設把語言技能的訓練和相關知識的學習與今后的實際工作過程結合起來。例如,要讓學生學習用英語來打招呼、介紹以及接待客人時,可假設他被公司派往機場、港口,去接外國客人,幫助客人辦理旅館入住等手續,然后與他一起吃飯,跟他討論行程安排等,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公司職員去處理整個過程,自己決定該說什么、做什么以及如何說、如何做等。又如,若要讓學生掌握英語祝賀信、感謝卡等實用語篇的寫作,同時了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識,可讓學生假設:自己所任職的公司有兩位同事最近當上了爸爸,一位是美國人,一位是日本人,現在需要分別給他們送禮表示祝賀,并提出以下問題供大家思考和討論:What gifts are proper for the foreign colleagu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hats more important in gift-giving to peopl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for those from Janpan? Is it necessary to write a card or note? What to say and how to express?……最后,再讓他們寫出自己的賀詞并予以點評。學生對單純的語言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會感到厭煩,但對與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情境教學和跨文化交際技巧還是很感興趣的,這樣的工作情境假設能讓他們仿佛已置身職場,不但可以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能體會、學習到一些與外國人交往的禮節和技巧等等。
確定落腳點確定落腳點就是要把教學目標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任務訓練之中。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在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技能,而技能的提高不是靠教師的講授就能達到的,必須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和大量操練。這需要具體的項目、任務來支持,否則往往難以見效。例如,有的教師常在課堂上播放一些英語原聲影片,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模仿其中的語言,訓練聽說能力。這個出發點本是好的,但如果只是簡單地播放影片而沒有設計具體的聽說訓練任務,多數學生會僅僅欣賞故事情節而忽略更重要的語言訓練目的,而且長時間的單純視聽容易造成疲勞,即使有的學生想集中精力訓練和提高語言技能也常常難以達到目的。設計教學訓練項目和任務應充分考慮任務難度和要求的適中。任務難度和要求過高,容易使學生產生強烈的畏懼感、挫折感,打擊其學習熱情,但任務過于簡單、要求過低又起不到提高的效果,還會使學生感到厭倦。因此,教師在設計訓練項目、任務時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水平,并在實施過程中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提示和幫助。例如,上述為就餐情境配音、角色扮演的任務對許多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有必要適當提供一些相關的詞匯、短語、句型等來幫助部分表達困難的學生。可補充關于訂桌、點菜的詞語reserve/book, take order, suggest (suggestion), recommend (recommendation)等, 關于對食物的要求與評價的詞語tender, rare, medium rare, underdone, welldone, overdone, sour, bitter, spicy/hot, salty, weak, light, rich, fishy, crisp等,以及一些常見食物和飲料的名稱shrimp, crab, lobster, pork, rib, filet, yogurt, porridge, champagne, gin, cocktail, draft beer, mineral water, soy milk等。 因為所學的詞句馬上就要派上用場,學生往往都能學得很用心,朗讀、記憶的效果也比平時要好,很快就能做到活學活用。有了具體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任務,又有相關的提示和幫助,學生就能輕松愉快地完成用英語招呼客人,為客人選位、點菜、上菜、咨詢客人意見、處理客人投訴等情境的對話,切實有效地提高英語聽說技能。
占據制高點占據制高點是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起著主導作用,保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會偏離教學目標。高職教育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但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占據整個課堂的制高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往往會變成“放羊式”,整個課堂教學缺乏教師的有效控制,容易造成內容空洞,流于形式,最終導致教學目標落空。例如,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的教師在講授一篇關于西方文化的課文之前,讓學生比賽列舉中國和美國各自慶祝的節日的英文名稱,每列舉一個節日,就能得到一分獎勵。有了分數的刺激,學生表現得十分積極,爭相說出自己所知道的各個節日,課堂氣氛很是活躍。結果列舉比賽持續了45分鐘,而教師則整整一節課都在一旁記錄學生的獎勵分數。這樣的教學看似熱鬧,學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參與了課堂活動,但整整一節課結束后,學生只不過認識了中美兩國的幾個孤立的節日名稱而已,并沒有達到有效的綜合語言知識掌握和各項技能提高的整體教學目標。這里主要的原因是教師沒能掌控好整個課堂的制高點,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任由學生自由發揮而不是適時地把課堂教學推進到重點內容和任務上。占據課堂教學的制高點要求教師充分熟悉教學內容,了解教學對象的基礎水平、性格傾向和學習方式、特點等,做到全局在胸,目標明確,重點清晰。教師課前應設計好整個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和適合學生個性、特點的技能訓練任務,在課堂上把握好各環節推進的時機,保證整體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促成教學目標的真正實現。
圍繞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的主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00年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明確提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指導思想,指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英語主要也是為了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用于進行涉外交際,包括進行簡單的口頭交流,看懂并翻譯簡單的英文業務單證、產品說明書、操作手冊,用英文書寫個人簡歷、各種通知、業務往來函件等。因此,所有的課堂教學活動都必須以訓練學生在各種職業情境中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實用技能為目的,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英語應用能力。
課堂是教師發揮作用的最集中、最主要的場所。如果每一個英語教師都能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興趣和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始終圍繞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這條主線展開教學,設計好生動、具體的項目、任務,把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并掌控好課堂實際操作,就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提高高職
院校公共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戴士弘,畢蓉.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新編實用英語》教材編寫組.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作者簡介:
丘秀英(1970—),女,廣東韶關人,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英語講師,研究方向為跨文化交際與翻譯、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