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萍
中圖分類號:G80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6-098-02
摘要:體育興趣是學生學習體育的內在動力,也是學生個性能力發展的起點和依據。中學生活潑好動,興趣愛好廣泛,如果加以正確的引導,并利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地進行有目的性的教育培養,將終身體育這一體育運動鍛煉的新理念更好的融入其自身的成長和發展當中,是培養中學生體育興趣的主旨。
關鍵詞:中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終身體育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及經濟的全球化,人類社會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從整體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社會不斷向前進步,健康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譬如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就有這樣一個口號: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中學階段是學生生長發育、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體育興趣形成的關鍵時期,那么如何進行中學生體育教學,使之更好地與終身體育接軌呢?筆者通過多年的體育教學,認為應該從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及運動能力入手,使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提高其運動能力,從而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培養中學生體育興趣的方法
興趣愛好是青少年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它能促進學生的行為和求知欲望的發展。興趣促使人的大腦皮層相應區域形成興奮中心,有利于集中注意,增強記憶力,從而鞏固和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興趣是一種帶有意識特點的心理驅動力,單純從興趣出發的心理層次反映在體育教學中,它具有多樣性,普遍性及不穩定性的特點。顯而易見,在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時,應該先選擇學生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加以引導培養才能達到更好的培養效果。體育運動是一種很受廣大中學生喜愛的體育鍛煉活動,體育運動對中學生自身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性、柔韌性及協調性等素質均有極高的鍛煉價值。由于體育運動是在直接或間接對抗的條件下進行,爭奪激烈,變化萬千,經常參加這些鍛煉,對培養中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堅忍不拔、勇于克服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學的體育教師如何教學,才能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首先應從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入手,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到“課伊始,趣已生”,“課已盡,趣猶存”。因此,體育教學應從以下方法做起。
1.進行目的性教育,營造體育運動的文化氛圍
心理學上這樣講到,興趣與一個人的追求有關,追求是人們用積極行動經過努力爭取達到的某種目的,體育運動有明確的要求,具體的指標,使學生懂得經過努力才會產生所需達到的效果,促使學生對練習有濃厚的興趣并產生進取行為。體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給學生講解某種體育運動的起源、發展演變過程、特點及其規則,再通過現代教學手段,給學生播放一些相關體育運動的教學片及一些精彩的比賽錄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和參與這項體育運動的動機;從而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通過各種激勵策略,努力營造一個愉快的心理氛圍,使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中學習。
2.因材施教,各取所需,不斷豐富教材內容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了解學生某項體育運動的水平,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及區別對待的原則,因為不同的學生,某項體育運動的初始水平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學生個體的差異,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3.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優化教學內容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就應根據教材特點,運用新穎、多樣、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同時依據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有選擇的來安排趣味性、競爭性、實用性等易學易練的技術運動項目。如健美操或體育舞蹈,即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經常補充一些學生想掌握但課本上沒有涉及的新知識,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一堂組織無味的體育課,使學生感到單調而枯燥、索然無味,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反之我們如果精心設計,使用多種多樣有效的教學方法,則會使學生興趣提高,熱愛這一體育體育運動。由此可見,知識和運動技能應該時常更新,及時的淘汰陳舊的學習內容和枯燥的練習方法,以不斷的創新和改進增強體育教學的誘惑力。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誘導來教育學生,使學生了解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體育運動的功能和目的,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及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1)創設情景,利用“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
“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從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出發,通過各種有效的手段,不斷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水平的平衡,激發他們對新的認知的需要,以促進學生認知結構水平的不斷提高,完成教學任務,并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教學過程中經常有意識地創設具有情感色彩的生動場面,即以生活展現情境、以實物演示情境、以圖畫、錄像、多媒體再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表演體會情境、以語言描述情境,以便迎合學生心理愛好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在歡快的氣氛中完成體育運動的練習,在樂趣中掌握運動技能和鍛煉身體,逐漸養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志向和習慣,達到培養中學生體育興趣、培養其創造能力和開拓創精神的目的。
(2)創設教學情景
感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和利用特定的教學情景,化理為情融入理,用真情實感感染學生,才能觸及其精神靈魂。例如:在籃球課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唱國歌,然后再讓學生觀看中國籃球隊在比賽場上取得優異成績的錄像,接著介紹一些中國籃球界的名人如穆鐵柱、姚明、劉玉棟等在賽場上的動人事跡,這樣許多學生被他們的愛國行為所感動,紛紛表示要以他們為榜樣,為報效祖國而努力。緊接著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新時期作為青少年應如何報效祖國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學好知識、學好技術,將來為祖國多做貢獻。這樣就可以利用感情來激發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懂得在體育運動中能鍛煉一個人的堅強意志,也能培養一個人勇敢頑強品格的一種文明行為,更能培養學生報效祖國的崇高理想。
(3)開設游戲情景教學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籃球課的教學過程中,巧妙地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籃球課的傳接球技術初次教學中,教師并不直接的傳授籃球的傳接球動作技術,而是通過游戲活動“搬運西瓜”,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設置情景,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教師講到:“我們的旁邊有一條小河,小河的對岸有一堆西瓜需要我們運過河,現在受條件限制,只能有小組長先過河把西瓜一個一個拋過來,西瓜在拋接的過程中不能落地,如何做到呢?”在游戲中,有的學生沒有接穩,有的學生沒有傳好,有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由此教師導入教學內容,同學們想不想在做游戲時又快又穩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課堂教學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情景教學,不但可以讓學生在體育練習的學習過程中培養濃厚的體育興趣;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4.利用競賽方法,激發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興趣
競賽的方法也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要保證各類學生都有獲勝的機會,不然會使不善于此項目的學生因失敗而喪失信心。教師可設計男生、女生的對抗賽,“強強”對抗賽,“弱中”追逐和“中強”追逐等競賽性質的訓練方法,就能有效的激起學生的體育興趣。同時,在不同的競賽活動中學生之間還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指導從而就能達到共同進步的教學目的。
5.及時肯定,確保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發展、尊重、理解、關注、幫助、支持、賞識、學習、承認學生在求知過程中屬于不成熟的個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不足和錯誤是正常的,教師不要急于評價,而要幫助學生弄清存在問題的根源,充分調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從中培養學生的學習體育運動的興趣。
興趣具有不穩定的特點,教師怎樣才能使學生的興趣不至于消退或轉移,最終達到終身從事其體育運動鍛煉的目的,這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就體育運動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體育運動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1)技術部分(2)戰術部分。研究表明,學生技術、戰術水平越高,越能體現該項運動的樂趣和魅力,從而積極地投入該項體育運動中去。反之,對技術、戰術水平越低的學生而言,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則會使其失去興趣而轉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局限于課本上的內容和要求,而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特別是技術部分的教學,更應面面俱到,使學生具備從事這項運動的能力;而就戰術部分的教學而言,教師應傳授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簡單的戰術,然后設計一些小問題,讓學生自己能設計和運用一些簡單戰術,去解決實際比賽中出現的問題。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必須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讓學生在一些特殊規則的比賽中學會運用所學過的技術、戰術進行比賽對抗,從而在比賽中尋找體育運動的樂趣,并為其終身從事籃球這項體育運動打下堅實的興趣基礎。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熱情,使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積極練習,自覺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從而更好的完成終身體育教育目的。
6.提高學生課外鍛煉意識興趣
從小學到大學,體育教學是必需的,僅憑每周兩學時的體育課遠遠達不到增強學生體質的要求,而課外體育鍛煉是對體育課內容的一個補充,也是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培養中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措施。因此學校應該利用課余時間多組織一些趣味性,娛樂性的體育活動和比賽,以年級、班級或小組的形式進行,以誘導和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促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比賽,對于體育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全面發展身體素質,不斷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對于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增強其自覺鍛煉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更有利于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運動鍛煉的好習慣。所以合理地進行課外體育活動,是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增強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結論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它使人對事物產生感情,有了感情,辦事情才容易成功,它是一切成就個人成才的起點。通過以上理論與實踐的分析論證,只有通過改進教學方法與不斷更新教學手段,選擇新穎的教學內容進行正確合理的引導,是培養中學生體育興趣的重要途徑,體育教師在課堂或者課外都要為學生營造一個適宜的體育運動文化氛圍,堅持因材施教,各取所需的原則,切實得做到以培養中學生體育意識為基礎;以培養中學生體育興趣為根本;以培養中學生體育運動鍛煉健身為目的;切實的搞好體育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杜蘭杰.論體育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1
[2]丁文武.培養中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J].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網博雅刊第二期
[3]王天惠.體育興趣的培養與激發[J].濟寧師專學報,1999.6
[4]楊過江.體育興趣與培養[J].陜西教育.2005.12
[5].葉剛.體育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2004.6
[6]蘇梅清.盧勤.淺談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J].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