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楓
摘要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立案監督是法律監督的重點工作之一,正確行使立案監督權,對打擊和懲罰犯罪,維護法律尊嚴、促進司法公正,保證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司法實踐 立案監督 司法公正
中圖分類號:D9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5-177-01
目前,司法實踐中存在著“有案不立”、“不破不立”、“以罰代刑”以及“插手經濟糾紛”等現象,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損害了司法的權威和尊嚴,而且造成了對某些犯罪打擊不力的現象,為此,加強和完善立案監督職能,防止和克服上述不良現象是司法實踐的迫切要求。以下是筆者就目前立案監督工作的一點實務思考。
一、影響基層檢察院立案監督工作成效的原因
基層檢察院作為檢察機關的最基層組織,擔負起了完成這項工作的重任,然而實踐中存在的多種因素導致基層檢察院立案監督工作成效不大。主要問題有:
(一)人員力量少,監督工作難開展
就當前情況來看,各個基層院偵查監督部門的人員相對其他業務科室來講,任務繁重而人員少、力量弱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我們檢察院而言,偵查監督科有檢察員五人(包括科長和內勤),這與每年三百多件批捕案件的工作量是不成正比的。實際工作中,審查逮捕工作已經占去了偵查監督部門工作人員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再加上偵查監督、提前介入、平安建設、調研宣傳等工作,無論是在工作時間還是個人精力上都不可能過多地專注立案監督工作。
人員力量的相對不足,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立案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法律規定少,監督措施難落實
首先我國《刑事訴訟法》及《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沒有規定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受案、立案情況的審查監督權,而人民檢察院若不了解公安機關的受案、立案情況,立案監督就沒有基礎,線索匱乏。其次《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只規定了人民檢察院有詢問不立案理由和通知公安機關立案的權力,公安機關應說明不立案的理由和執行人民檢察院立案通知,但對公安機關拒不執行人民檢察院立案通知和拒不說明不立案理由應如何對待,卻無具體規定,僅靠向公安機關發糾正違法通知書和通過有關部門協調,其效力十分有限。再者刑訴法沒有規定立案監督執行中的措施和手段,使立案監督工作缺少硬性的法律保障,人民檢察院要求公安機關在七日內書面說明不立案的理由,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這些規定雖然說明檢察機關應當怎么做,公安機關應當怎么做,卻缺少檢察機關針對公安機關不按規定辦則下一步該如何處理的具體規定。在實踐中就有檢察機關發出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后,公安機關并未在七日內說明不立案的理由,或者一直都不說明不立案的理由。檢察機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調查后通知公安機關立案的,公安機關也有超過十五日不立案或就是遲遲不立案的現象。而檢察機關又沒有什么后續手段可以制約公安機關,制約措施的缺乏也導致立案監督工作有效展開的難度加大
(三)辦案人員顧慮多,立案監督難盡力
基層院偵查監督部門的干警在行使立案監督職責時包袱重、顧慮多。立案監督工作主要是針對公安機關,偵查監督科的干警與公安機關的刑警平常工作關系比較密切,配合協作的時候比較多,人也大都是熟人,因此往往會錯誤認為,自己的立案監督辦得多了,也就給公安機關捅的“簍子”多了,丟了人家面子,也傷了大家和氣,況且有的案子是領導打電話,上面打招呼,要辦還得冒著風險、沖破阻力、頂住壓力。以上種種,自然會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辦、不敢辦的現象,使立案監督工作難以突破。
二、完善基層檢察院立案監督工作的措施
(一)領導高度重視,干警提高認識,克服畏難情緒
黨組一是要求偵查監督部門將這項工作提高到“維護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的高度來認識,通過立案監督進一步規范偵查機關的執法行為;二是要求干警克服“三怕”:克服怕影響與公安機關的關系,給工作帶來障礙;克服怕行政執法部門不接受、不配合,工作推不動;克服怕自身能力不夠,監督不成功或出了問題,不僅個人丟面子,單位工作形象也受損;三是院里要配強偵監人員力量,制定《立案監督目標考核辦法》,將立案監督工作作為部門考核和個人考核的重要內容,與評優創先掛鉤,并將責任落實到人,充分調動干警的積極性和責任意識。做到目標考核硬化、工作措施強化、監督方法細化,使得立案監督工作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二)多籌并舉,廣辟案源
針對立案監督案件線索來源少,公安機關執法水平日益提高,監督工作難度不斷加大的現狀,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案件審查、走訪有關職能部門等方式,積極探索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相銜接有效工作機制,加強對行政執法領域的監督,主動出擊,多渠道廣辟案源。1.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相銜接工作機制。定期不定期地召開聯席會議,建立信息通報和案件移送制度,加強走訪,主動發現和掌握案件線索。2.加強與人大、政府、信訪部門的聯系,建立和完善立案監督信息溝通機制,從中發現案源;3.可以構建刑事立案偵查監督網絡,建立全方位監督刑事立案和偵查的網絡體系。在各鄉鎮的綜合治理辦公室設立監督站,聘請聯絡員。
(三)理順內部關系,建立刑事立案監督“一體化”格局
應當明確,刑事立案監督不是偵查監督部門一家的事情,它是以偵查監督部門為主體,控申、公訴、反貪、瀆職等業務部門共同參與的一項綜合性的檢察業務。凡業務部門在偵查、起訴環節中發現偵查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而未立案偵查的案件,應將有關材料移送偵查監督部門審查,并辦理有關手續。偵查監督部門應與控申、公訴、反貪、瀆職等部門建立既相互配合又互相制約的機制,形成刑事立案監督全院“一盤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