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燕
摘要本文揭示了高校圖書館流通工作存在的問題,系統地闡述了解決問題做好流通工作的方法。
關鍵詞圖書館 流通工作 舉措
中圖分類號:G25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5-258-01
高校圖書館是提供文獻情報信息服務的學術機構。流通工作是面向用戶提供服務的窗口,是讀者獲取文獻資源的重要途徑,是聯結圖書館和用戶的橋梁紐帶。為使師生員工能及時、準確地從圖書館獲取學習、教學和科研所需的信息,就要對圖書館流通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探究其存在的問題,找尋到更加科學、優化、合理、便捷的服務方法。
一、流通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圖書占書現象
為加快圖書周轉提高利用率,學生到館后因鐘情于很多圖書而愛不釋手,加之借書量的約束而不能全部“中飽私囊”,對想借而暫時不能借的圖書擔心自己下次再借時已被他人借走,就將其故意塞在隱藏處,即使別人用計算機檢索查到該書在架,但卻難以找到,使書架虛位;另外因藏書復本量的限制,一些新版科技書、外語過級書、考研用書等雖經不斷擴充館藏,但由于個別讀者存在自私的心理,多采用霸占式的借書方式,對某本書采取本人借、本人續借、同學代借、同學續借再本人借的方式長期占有,出現部分新書、熱門書難求的情況。
(二)書庫亂架現象
由于學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圖書館經費的逐年增多,新書購入量增大,一些書架常因新書入庫出現滿架,使圖書歸架困難,造成讀者隨意回放圖書的現象;同時因館藏文獻的不斷充實,到館人數的增多,對挑而不借的書只圖自己方便而隨意亂插亂放的情形時有發生,致使圖書的亂架現象日顯嚴重。
(三)圖書涂沫、勾劃、破損現象
由于部分讀者閱讀時經常有對重點段落、精彩詞匯、富有啟發的警世名言及有價值的技術資料進行劃線、涂色或批注的讀書習慣,在專心閱讀時誤把館書做為己書而進行涂批,影響今后他人正常使用也加重文獻的破損,而圖書頻繁的借出、歸架、倒架也加劇了圖書的磨損、折邊、掉角導致圖書破損日益嚴重。
二、改進流通工作的舉措
(一)加強宣傳,明確責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圖書館各項制度的落實是靠館員來實現的。由于大多數讀者缺乏對圖書館各項制度的了解,因此館員在實際工作中就應加強與讀者的溝通,及時宣傳圖書館的借閱制度,并將讀者的借書數量、借還期限、找書方法、圖書的賠償處罰標準、一卡通的使用方式等內容,規范書寫后懸掛在流通部醒目位置,督促讀者對相關制度的看知,培養讀者惜書愛書的習慣。對新入校學生進生入館前的專項教育,使他們自覺學習和遵守圖書館的借閱制度,減少其入館時的盲從。為便于書庫的管理,將書庫內的書架分成若干責任區,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實行定位管理。在日常工作中,館員應適當調整書架疏密不均的情況,防止圖書過于密集擁擠及局部混亂現象的發生,經常巡視,對讀者督促指導,通過責任分工做到了責任清任務明,減少錯架和學生藏書現象,降低亂架率,提高了館員工作的主動性和工作效率。
(二)及時剔舊,合理排架
對長期以來復本量大、流通率低或破損嚴重無法再流通及已失去利用價值的圖書應及時剔舊,以緩解由滿架問題造成的亂架現象,保持書庫良好的狀態。按《中圖法》要求科學合理排架,經常順架、及時調架。根據讀者閱讀熱點結合館藏實際,將需求量大借閱率較高的圖書單獨排放,設立暢銷書架,既方便了讀者又便于管理。同時在書庫內設清晰明了、科學大眾化的標識,來引導讀者快捷準確地找到所需圖書。
(三)積極導讀,減少失誤
程序操作員在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耐心細致地辦理業務、認真核對讀者信息、及時改進設備(借書高峰時段可采用耳機語音提示方法輔助工作),確保工作準確迅速、忙而不亂、條理有序,以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巡視督導員要加強檢查、及時巡視,采用“介紹法”、“提示法”等適時指導讀者查找資料、熱情介紹館藏,引導讀者正確快速地找以其所用圖書,同時也可邀請熟知圖書館工作流通的學生做業余流通督導員協助館員共同做好導讀工作。對讀者藏書、占書、污損等,采用批評教育或適度的經濟處罰等方式及時糾正。
(四)強化借(還)書檢查,加大教育力度
圖書管理員在圖書外借時要及時對所欲外借的圖書的進行檢查,對有涂沫、勾劃、破損的部分要及時加蓋圖書館的破損專用章做以標識,并對破損的圖書進行適當修補后再行借出;在讀者還書時,圖書管理員要認真對所要還的圖書進行查驗,對發現有新增涂沫、勾劃、破損現象的要及時對欲還書的讀者進行宣傳教育,按照圖書館相應的處罰管理規定預以處罰以加大教育力度,進一步提高讀者的愛書意識。
(五)重視流通統計工作,及時分析讀者閱讀傾向
流通統計工作是對圖書館流通工作情況的真實反映,要定期對熱門書排行、借還書量、讀者需求狀態、文獻利用情況等進行統計。通過分析讀者對文獻需求的特點,為采訪部反饋信息、提出建議,使采訪工作有章可循,館藏結構更趨合理;同時工作量的統計還能為領導提供合理設崗的依據,因而要重視流通中的統計工作。
讀者因所學專業、年級、愛好、教學及科研立項等因素影響,不同的讀者對文獻資源有著不同的需求。隨著全球化經濟的不斷發展,外語知識顯得更為重要,近年來社會上對精通英語的需求越來越大,此外對一些小語種(韓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加,因此外文圖書倍受青睞,尤其是小語種圖書借閱量持續攀升;而辦公現代化的日趨普及,計算機知識已成為各類人員所必備的專業技能之一,因而計算機方面圖書日益搶手;為謀求自身發展拓展就業空間,考研、考員人員越來越多,欲獲取技能證的人員也趨之若鶩,致使考研、考員的復習資料、各種技能證(報關員、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考試用書供不應求;對與教材相關、科研相聯(H、F、TQ、Q類)圖書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對滿足師生陶冶性情、拓寬視野(I、B、C、K類)圖書的需求趨勢平穩。依據這些情況的實際數據分析掌握讀者的閱讀傾向為學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提出合理建議,并通過開展閱讀傾向講座或宣傳欄引導學生養成合理的閱讀結構,指導讀者科學閱讀。
圖書館的流通工作雖存在一定問題困難,但問題與挑戰共存、困難與機遇同在。只要我們勇于面對、苦練內功、善于分析、勤于探索、強化管理,及時掌握讀者現實和潛在的需要,不畏艱辛、有的放矢地為讀者服務,就能使圖書館的流通工作做好做強。
參考文獻:
[1]陳永玲.注重讀者閱讀心理做好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工作.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7).
[2]孫雪晶.高校圖書館流通障礙及其對策.蘭臺世界.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