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兵
汽車技術的日新月異,要求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很強的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只有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的學生,才能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學生只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汽車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只有掌握這種專業技能,才能在汽車技術領域的學習中游刃有余。汽車維修專業是結合了汽車、機械、電子及計算機等多門學科為一體的專業,理論性強,專業知識深。在實踐較少的情況下,學生對抽象的理論總是一知半解,根本達不到輕松學習的地步,許多學生找不到合適的方法,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成績平平,不少學生對汽車專業逐漸失去了信心。如何吸引住學生,讓學生熱愛本專業,從興趣上吸引學生是絕大多數老師的共同認知,但如何從教學上吸引學生還有值得思考的地方。筆者在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力求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并積極主動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探索的一種心理傾向,是諸多非智力因素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實際的內部動力。在汽車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普遍都遵循“結構——原理——檢測”的順序進行。上課之初,教師要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中來,需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愿望,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心態。對于內容較復雜且單調的汽車專業理論課,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無意注意規律,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新課內容上。如:當我們要講解汽車的點火系統時,可找來汽車點火系統的有關零部件,把點火線路接好,在講課前,先做火花塞點火現象讓學生觀看,使學生在觀察火花塞點火現象中產生興趣和疑問及求知的欲望,老師根據這些現象,一步一步向學生闡明點火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何連接線路及如何維修點火系統。這樣講授的新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師要真誠地熱愛學生。生活上給予關心愛護,學習上給予指導、幫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主動接近學生和他們打成一片,使學生由敢和老師接觸到愿和老師接近,再加上老師的熱情幫助,使師生的感情變得真摯融洽。此時學生會由對老師的良好印象發展到對老師所教學科有好感,進而產生學習這一科的學習興趣。
二、工學結合,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汽車專業具有特殊性,因此要求學生在掌握相應理論的基礎上掌握相應的技能。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枯燥理論讓學生昏昏欲睡。從而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我們教師應該如何去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本人在教學的時候采用了工學結合的模式。所謂工學結合模式下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就是課程教學完全脫離教室,到實訓室或工廠上課,邊講理論邊進行相應的操作,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鍛煉學生職業技能。在講授《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中發動機結構的時候讓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對汽車發動機進行拆裝,從而熟悉內部結構,然后教師再進行理論講解,這樣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了解相應的知識,再通過教師的講解從而能夠很快的掌握所學內容,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又如汽車維修中,怠速不良是一個典型且常見地故障,其檢修的教學難度較大,學生不易理解,經過教師講解后,通常大部分同學仍很難掌握,教學效果較差。而筆者先介紹實踐中怠速不良的處理過程,分析哪些故障原因是最常見的,最后用理論知識來解釋實踐操作的過程。這樣,在實踐的同時又使學生的理論學習得到鞏固,教學效果截然不同。
三、組建興趣小組,鞏固學習興趣
對少數學習成績優秀而又想在技能上提高的學生,可以組織汽車維修興趣小組,通過興趣小組活動,鞏固汽車維修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1.興趣小組開展活動的內容可以根據學校學生創業園對外維修部的需求,安排相應的項目。2.可以為學校各種競賽提供后備人才,教學相長。3.可以為演示教學提供“小老師”,可以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興趣小組的成立不僅僅帶動了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績,而且也吸引其他同學的關注和興趣,比學趕幫,鞏固學習興趣。
總之,職校專業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構造“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成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雙樓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