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猛
摘 要:通過近兩年中考經驗的總結,結合自己長期的教學實踐,針對我市實施課堂效益年的契機,從幾個方面論述了思想品德教學中必須加強公民教育實踐的教學。要點如下:加強公民教育實踐教學是新課標對我們的必然要求;思想品德課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主體人格;探究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典型案例,激發學生參與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興趣。
關鍵詞:公民教育 主體地位 創新能力
一、加強公民教育實踐活動是新課標對我們的必然要求
思想品德課“是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必修課程。”主要特點是:“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當今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以提高創新素質為目的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和實施重點。創新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是社會發展源源不斷的推動力,也是如今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的創造力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那些具有較高創新能力的人,正在成為推動現代社會生產、科技和文化藝術等進步的生力軍。學校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基地,主要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入手,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思維等心理品質,而公民教育實踐活動不僅涵蓋了思想品德新課標的所有特點,也是培養初中生創新能力最有效途徑之一。
在近幾年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踐中,就如何有效地實施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別是我市甚至是全國許多地方的中考中都以公民教育實踐活動作為壓軸題、拉分題,誰不開展公民教育實踐活動,誰就會在中考成績上有差距。因此,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施素質教育,有效地應對中考,我們必須在思想品德課中重視公民教育實踐活動。
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主體人格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往往只重視知識的傳播,而忽視能力的培養,重教法而輕學法,重智力因素而輕非智力因素。教師在課堂上經常搞“一言堂”現象,沒有師生互動,缺乏課堂討論,學生成了只會機械記憶教師傳授知識的機器。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張揚,主體地位被長期壓抑甚至窒息,主體人格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這樣的課堂教學,沒有一點生命力,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這一現狀,促使我們不得不反思教與學的關系。我認為作為思想品德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呼喚學生的公民意識,尊重學生的主體人格。在教與學的雙邊交流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
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踐中,我首先從課堂教學效益入手,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參與性,要求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能力,變傳統教學中的“要我學”為“我要學”,不管學生在哪方面取得的“成功”,一定及時給予肯定性評價并在精神上給予鼓勵。這樣,就能真正體現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當然,教師還應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成為組織課堂教學工作的導航員。
三、探究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典型案例,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依據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結合社會實際,研究公民教育實踐活動典型案例,組織學生觀摩、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以某市2007年中考考查了麥收季節農民焚燒秸稈與2008年中考的城市居民小區的環境問題為切入口,使學生明確中考題目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帶領學生研究考查的內容和方式,探尋容易失分的地方,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高度重視,激起學生參與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欲望。
再根據我們的生活實際,結合教材和社會的熱點問題,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如針對商品服務市場上商品廣告使用諧音字、錯別字等現象,許多單位文件和通知上經常出現錯別字、簡繁體字夾雜使用的現象,老師和學生經常書寫錯別字等,開展“關于規范使用漢字,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公民教育實踐活動。”針對小廣告滿天飛,小區、電線桿、公共場所等污染環境問題,開展“根治城市‘牛皮癬,創建文明城市”的公民教育實踐活動。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探究合作、動手動腦的能力,了解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步驟,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感悟勞動的艱辛,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社會責任感,有助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等等。
開展公民教育實踐活動教學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合作探究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因此,在我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公民,必須高度重視和積極開展好公民教育實踐活動。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寶塔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