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禮華
摘 要: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多媒體教學并未取得人們預想的效果。其原因并不在于技術,而在于如何設計和合理使用課件。多媒體課件的實用性、藝術性、適應性、交互性成為設計中應注意的首要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 教學
目前多媒體教學愈來愈受到廣大教師們的喜愛和推崇,更受到學生們的喜愛。因為,多媒體課件改變了過往以學生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它通過將文字、聲音、圖像、圖形、動畫和視頻等多種媒體集成在一起,使知識信息來源更為豐富,容量更大,內容更充實,形象更生動。它不僅使傳統的課堂變為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虛擬教室,使以講解和板書為主的教學模式變成為文本、圖像、動畫、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共存的新型教學模式,而且也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學習,從呆板、單一、順序的教學內容安排轉變為生動、多彩、跳躍式的教學內容安排。
多媒體課件的巨大優勢更在于它能實現對信息表現形式的選擇和控制能力,同時也能提高信息表現形式以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結合程序,在順序、符號等方面擴展人的信息處理能力。它展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套圖文并茂的有聲教材、視聽組合的多媒體教學環境、與校園網絡Internet相連接的無限衍生的教學系統,這些正好符合面向全體、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先進教學理念。
當然,在肯定其優越性、先進性的基礎上,我們有必要對當前小學多媒體CAI(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簡稱)課件換個角度去審視、認識和發現,以便更加全面、客觀地對課件的設計、使用及后期管理做進一步的反思和探索。
作為一個課件制作者,我們都熟知制作一個課件必須經歷選題、編寫腳本、準備素材、制作合成等幾個環節。一個較好的課件凝聚著制作者的智力和人力。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目前的多媒體使用往往存在以下三個現象:
1.片面追求形式、花哨,為使用而使用。把CAI課件僅僅當作課堂教學的“裝飾品”,把現在課堂當成是“傳統課堂教學”與“多媒體計算機課件”的簡單相加,并且無課不用。有的內容形如動畫片,反而起到了轉移學生的注意力的負面作用。
2.使“高級幻燈機”和“電子黑板”的功能單一化。在某些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就是一名機器的操作員和畫面講解員,始終被具有封閉性的課件牽著“鼻子”走。這樣的教學法失去了與學生的互動過程,讓學生的興趣僅僅停留在新穎好看的媒體淺層面上,難以發揮CAI的作用。
3.使用之后的CAI課件,束之高閣,打入冷宮。不知道可以分解地取出課件中有利于自己教學的“課件碎片”進行“加工整合”,以至課件開發時間長,運用頻率低下,形成高投入低產出的局面。
因此,課件的開發與制作,除了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駕馭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FrontPage等制作工具的能力外,還得注意以下幾點:
1.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突出教學重點是多媒體課件開發的基本前提。多媒體課件開發人員可能往往只注重于圖、文、聲、像等信息的有機結合,從而造成重點不夠突出、難點不能吃透,忽略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就是能提供直觀和生動逼真的圖像,來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2.構建良好的交互環境
交互環境包括整個人機界面所用的顏色、文字大小、動畫、背景等信息。所有的這些信息都將直接為人體的感官所感知。因此,良好的交互環境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開發潛力,培養創新意識。
3.一致性原則
在多媒體課件中應采取相同或相似的用語、提示、組織形式和順序。這樣可以避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和浪費學習時間,從而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4.相關性原則
在多媒體課件的開發過程中,開發者要注意將與所涉及內容有關的知識同時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較輕松地獲取一些與此有關的知識,教師也教得省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輔助教學
多媒體課件的出現不是取代教師地位的。它只是推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在一種比較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有效地學習。多媒體課件只能輔助教師的教,輔助學生的學,并不能成為課堂主宰。
6.幫助系統
多媒體課件雖有操作簡便的特點,但在一些關鍵的環節上可能使學生在使用該課件時產生疑問。開發人員往往注重課件主題的開發工作,而易忽視幫助系統的制作。假如開發人員想要使自己開發出的課件容易被多數人所采用,制作完善的幫助系統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對課件制作者的編程能力、腳本的要求很高。一個優秀的多媒體課件往往要花費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制作過程更是復雜、繁瑣。所以,筆者認為:既然編制多媒體課件是每一位青年教師的“基本功”,那么,我們就要正視它,在制作前充分考慮到方方面面的細節,使得每一個多媒體課件都能發揮它原本所具有的那些功效,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海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