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蘭英
現代教育改革的新動向是著眼于對學生智力的開發與能力的培養,尤其重視創造能力的培養,主動用創造精神和能力是現代人才最重要的素質。
創造性能力教育,培養兒童以自己特有的形象語言表達對事物的感受,通過動手將思維中的形象變為可視形象,創造出一個新的可視世界,這對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美國的吉爾福特與洛厄福爾兩位博士經過追蹤研究告訴人們通過美術的創造活動培養出的能力有八種:(1)感受性;(2)流暢性;(3)柔體性;(4)獨創性;(5)再決定與再構成的能力;(6)分析與抽象能力;(7)綜合與結合能力;(8)組織之一貫性等。而這些能力不僅美術所必須,凡其他行業從事創作的人也必須具有這些能力。美術教育中創造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人和創造人,對現代社會高度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創設情境能激發學生表現欲望與創作激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在美術教學中,繪畫或手工制作的方法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必須采用演示法。教師配合講授或談話以示范性地作畫,制作表演或將教具范畫,實物模型演示或幻燈、錄像片斷等展示給學生看,使學生得到知識和技法的理解。并設定條件,明確目標,使學生有目的地創造啟發學生聯想或思維遷移。
作業展評這一環節也十分重要,通過學生之間作業相互比較、討論,互評提出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吸引他人好的繪畫方法與創意來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又可互相激發其想象力的發展,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自信心、自尊心加強了,也提高了他們的成功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隨之得到提高。
美術教學能培養學生創造性能力,但不能只停留在任憑其對創造力的自信與欲望的自發的基礎上,更要求教師傾注教學才智進行培養,而這也是長期困擾著美術教師從事兒童美術教育的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個美術教師應根據兒童的特點探討獨特的教學模式,而這種教學模式能創造一切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其創造性能力,就體現了這一點。兒童美術作品的形象應建立在合理的兒童生活基礎之上。因此,研究和探討兒童易于掌握的繪畫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培養他們合理的繪畫構成意識和形式語言,對啟發兒童的創造性思維和造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兒童美術作品作為兒童心象和表現能力結合的產物,應體現出它的基本特征——兒童的稚拙思維及由此形成的造型觀念,體現兒童稚拙思維的兒童美術作品,擺脫了現實的束縛和局限,來表現出超自然、超客觀、超邏輯的自由,創造出絢麗奇妙的世界。這就要求教師抓住各種時機,適時地進行引導。
美術教育是培養人、創造人的一門課程,我將用自己的教學實踐去努力探索,創設一切條件,為培養富有創造能力的祖國下一代而努力。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縣城關鎮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