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曼
高中時期正是青少年在生理上迅速發展、心理上急劇變化的重要時期,也是教師對其進行教育、轉化,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的好時機。從我從事班主任的經歷來看,我認為,這個階段的教育工作,特別是班主任工作,可以運用滲透法教育,對他們巧引妙導,以達到曉理動情,使學生有效吸收思想營養的良好效果。所謂“滲透法”教育,就是用聯系的方法,對學生間接施加影響的活動,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目的,使學生得到健康成長。從而培養起良好的人生品質。
一、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師德教育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形象在美的領域中占統治地位”。班主任應在學生面前樹立一個美好的形象,立身自愛,教書育人。俗話說得好:“有怎樣的班主任,就有怎樣的班級。”班主任必須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識修養,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的業務水平,以嚴謹的治學態度,科學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傳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學生的心目中成為思想上信服、學識上佩服的偶像。廣義的教育不只是限于課堂書本,對學生的教與導可以說是無事無物不可以進行的。因而,教師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堅持先做表率,以崇高的形象隨時隨地影響學生。諸如儀表,是人心理的外在表現。教師應該為人師表,這是教師用自己的形象來感染、影響學生的最好機會。儀表美的班主任,他所帶的班級會是儀表較好的班級。
二、在班級管理中滲透主題教育
在實際工作中,有經驗的班主任總是善于將主題班會結合集體活動來進行,因而收效顯著。主題班會可以根據教育任務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主要教育主題開展活動。高中學生具備了初步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而主題教育正可以起到領航人生的作用。例如,根據高中生生理、心理的快速成長,自我意識的明顯增強,我在班里開展一個“我是唯一的”主題班會,讓學生暢所欲言,抒發豪言壯語。我有我的優點,你有你的長處,感動之余,一定會收到做人應樂觀向上的教育效果。又如,去年,我國四川發生了地震,震動了中國,震動了世界。我們心系災區,特別開展了一個“記住5.12,記住我們偉大的民族”的主題班會。播放一些汶川地震后的畫面,讓學生感受災難的危害,震撼心靈,再讓他們分組討論救治災區的重要性,選出代表發言,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隨后的捐款活動中,學生們紛紛獻出自己的愛心支持同胞。實踐證明,主題的滲透教育開展得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
三、在班級管理中滲透觀點教育
觀點滲透教育法,就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把正確的德育觀點滲透到各項活動中去,可以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和對理想的努力追求等良好品格和精神,從而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學期初,學生到操場軍訓,烈日似火,皮膚曬得紅彤彤的,一些同學認為這是很苦很累的事,心中有些抵觸。我及時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集結號》,讓學生在電影中感受人性光輝的同時,理解全局觀念和集體榮譽感。許多學生深受感動。我便抓住此機會向學生講革命傳統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個和平年代的年輕人,必須胸懷遠大理想,又能不怕苦,不怕累。告訴學生這是鍛煉自己意志的最好機會。通過教育,學生們熱情高漲。并表現了團結一致、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軍訓中沒有一人掉隊,受到部隊教官們的表揚,并在集體表演比賽中獲得較好名次。
四、在班級管理中滲透情感教育
情感的滲透教育是一種最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全國勞模、特級教師、教育專家丁有寬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位成功的班主任,應當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到他(她)的愛。班主任熱愛學生必然會得到學生愛的反饋。師生感情有利于在班級中形成尊師愛生的良好風氣。而這種師生之間的高尚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將班主任的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行動,特別是尊師之情的遷移,能成為形成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要選擇適當的場合和時機,尊重學生的人格。高中學生,自尊心較強而又敏感,如果不論大小事,在公眾場合批評、教育,是收不到預定的目的的。例如,小陳同學入學成績優秀,但近期很多老師反映成績明顯下降,我決定和她進行促膝談心。看到她緊閉的雙唇,我略有一絲猶豫。但知道自己不能退縮。我試探地問“上次你打羽毛球,扭傷了腳,現在怎么樣?”一下子拉近了距離,我接著問“最近是不是家里有事,心情不大好?”她想了想,說:“是吧。”……關心和愛,慢慢地就打開了學生緊閉的心扉。之后,她開朗多了,學習成績也大有進步。反之,如果班主任厭惡和責難學生,往往會使他們感到這是社會對他們的排斥、否定,因而容易產生自暴自棄,不思上進的病態心理,甚至產生一種抵觸情緒而拒絕接受班主任的教育。這就說明,班主任對學生的熱愛,是一種感情力量,能夠轉化為推動學生不斷前進的心理動力。班主任只有將這種愛滲透到具體的、細致的教育工作中去,才能啟迪和陶冶學生的心靈,才能獲得好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艱苦細致的思想工作,任重而道遠。德育是不能用強迫的方法,行政命令的手段達到教育目的的。所以必須用滲透的方法,不間斷地、耐心地利用各種切實可行的方式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才能像春風化雨一樣,潤物細無聲地去感染和教育學生,使其自愿自覺接受教育,收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汕頭市謝易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