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形式的多樣化、學習主體的多元化、信息傳播的網絡化等正在影響著電大開放教育學員思想政治教育,電大開放教育學員作為一種特殊主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視。本文在分析電大開放教育學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廣播電視大學 開放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對策
開放教育是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的主體,開放教育中如何有效地開發學員思想政治教育,是廣播電視大學思想政治工作一道新的重要的課題,也是廣播電視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難點和重點,扎實開展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學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探索新時期、新形勢下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學員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具有十分重要而又現實的意義。
一、電大開放教育學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發達完善的計算機網絡既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給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帶來嚴峻的挑戰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大學生帶來大量的新鮮的信息和先進的思想觀念的同時,也帶來了腐朽思想的文化滲透和各種不健康的信息,將有可能造成青年學生民族意識弱化、價值觀念失衡、社會責任缺失等,更為令人憂慮的是,網絡行為的虛擬性將嚴重造成青年學生道德責任的削弱和自由意識的泛濫,網絡改變了青年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方式,他們從傳統的教育教學途徑接受的知識量大大減少,接受學校教育者正面教育的時間遠遠不如他們接觸網絡的時間多。據調查統計,僅有3.8%的大學生明確表示使用網絡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其余大學生把大多數精力和時間用于聊天交友和游戲娛樂。網絡作為一種學習教育媒介在學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上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再是主導青年學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質變化的一個決定因素,許多學生已不再輕易接受教育者簡單的說教和灌輸。
(二)學員構成的多層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及家庭教育的欠缺,給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嚴峻的挑戰
開放教育學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所從事的工作復雜多樣,甚至有的學員沒有工作,僅僅是想混張文憑找工作。在年齡上呈現出多層次性。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年齡段學員構成開放教育學員的主體成分,不同的年代又有不同的價值觀念,而學員從事崗位工作的不同、受社會不良因素影響程度不同,又促進了學員價值觀多元化,有的趨于務實,既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又主觀努力提高個人素質和能力;有的唯利是圖、急功近利,個人意識膨脹,缺乏積極進取向上的精神,學習上滿足于及格或依賴與作弊,或抄襲他人等。特別令人引起關注的是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獨生子女,由于他們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不少學生在學校期間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漠視他人,集體主義觀念淡薄,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意識缺乏。因此,提高大學生文明水準,重視大學生思想教育,培養大學生道德品質已勢在必行。
(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構弱化、隊伍弱化、教材及教學質量弱化,對新時期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嚴峻的挑戰
教育產業化讓一部分高校沒有全面準確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出現辦學目標數字化,一些高校特別是成人高等教育學校盲目擴招,拉生源,偏重經濟效益。入校后,由于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限制,學生后續管理跟不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成“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有關機構職能弱化。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沒有得到及時建設和加強,師生比例不合理,專職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沒有得到及時補充、培訓,待遇也沒有落實到位,工作積極性不高,教材建設嚴重滯后,教材內容假、大、空,沒有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興趣不強。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學校沒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擺上重要位置,或把思想政治教育課列為選修科目,或列為基礎科目,沒有把它作為與專業課程教學一樣重視。教育教學水平、教學研究沒有得到質的提高,方法單一、形式單調、收效單薄,教學質量弱化。
二、加強電大開放教育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面對新時期新形勢電大開放教育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問題和難點,各級電大必須充分發揮電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在優勢,把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趨勢,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加強針對性、增強時代感、提高時效性。
(一)把握制高點,主動占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陣地
各級電大必須充分認識網絡信息量大、覆蓋面廣、滲透強的特點,借助于先進的網絡技術加強學員思想政治教育,要全面加強校園網建設,利用校園網為大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建設好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校園主題教育網站或網頁,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并注意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網上展開討論,及時進行引導、溝通,使討論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網絡有多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就有多大。各級電大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的主陣地與網絡教育的新陣地有機結合起來,相互滲透,相互支持。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加強網絡倫理規范化建設,不斷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對傳統道德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全力為學員提供一個良好的網上學習、生活空間。
(二)統籌協作,努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合力
切實加強電大開放教育學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各級電大都要成立以學校黨組織為核心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黨支部組織負責人負總責,分管領導協調組織,政治教育處,學生工作處組織實施,輔導員、班主任、全體教職員工及各部門負責落實,黨團組織通力協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機制,做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年年有重點,月月有主題,周周有安排”。
切實加強電大開放教育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要堅持德才兼備、素質優秀的原則,按照政治觀念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建設一支由學校黨政部門、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構成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按照教育部規定1:200的比例配備專職輔導員。堅持先培訓后上崗、日常培訓和骨干培訓相結合的辦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培訓。進一步完善電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專業職務評聘辦法,并且要在崗位津貼、工作條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向電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傾斜,大力調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性。
切實構建學校教育、學員自我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和諧互動機制。電大開放教育學員是由已參加工作的在職在崗人員和未參加工作的社會青年構成,加強電大開放教育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努力形成以學校教育為主,通過學校、社會與學員個人在教育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達到和諧互動機制。學校要充分整合和優化校內資源,樹立思想政治教育首位意識和全員育人觀念,努力使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達到和諧統一。要充分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發揮學員自我教育的作用,真正把學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把實現學員的根本利益與促進學員的全面發展有機統一起來,創造條件讓學員更廣泛地參與學校教學、參與社會管理、參與社會生活,讓學員在參與中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認識自己的社會價值,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激發學員完善自我、服務社會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優化校園周邊環境作為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各級電大要和有關部門單位密切配合,定期研究解決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及時妥善處理侵害學生合法權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響學校、社會穩定的事端。
(三)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積極嘗試在電大教學班中建立黨小組或黨支部,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表率帶頭作用。創新學生黨支部活動方式,開展佩戴“我是共產黨員”徽章活動,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增強凝聚力、戰斗力和影響力,使學生黨支部成為電大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陣地和堅強堡壘,全面實施黨建帶團建計劃,保證電大共青團組織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到位,把團干部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培養、鍛煉和輸送工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
堅持分類施教、開拓創新,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對開放、遠程教學班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側重于社會道德、職業道德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滲透到課后對學生的聯絡、輔導、答疑中,指導他們認真開展社會調查,加強社會實踐,引導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嚴格遵守考風考紀,教育他們誠實守信、知榮明恥、敬業愛崗,同時思想政治教育還要根據同類學生不同群體開展工作,堅持克服用“一個模子”培養人才,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堅持“兩課”主渠道,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各級電大都已根據教學計劃安排,開設了“兩課”,“兩課”教學不僅要在教學內容上做好進課堂的工作,而且要做好進學生頭腦的工作。對開放教育學員進行“兩課”教學時,更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把教學的內容與當前的社會實踐聯系起來,與學生的思想實際聯系起來,以解決學生頭腦中的疑難問題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教學中要解決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問題。
加強電大開放教育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關各級電大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一個極端重要的工作,各級電大必須高度重視,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為指導,密切聯系各地實際,開拓創新、積極探索,培養更多的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作者簡介:趙洪甫,男,邳州廣播電視大學書記、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