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英
據筆者調查,現在,眾多中學生沒有思想,沒有追求,過早地進入心靈荒漠地帶,不學無術,學業凋零。莊子曾說:哀莫大于心死。因此,作為教育人,拯救學生失落的靈魂,引領學生共建精神家園是我們共同探討的話題。
引領學生共建精神家園有以下幾大元素:
一、活著是一種美好
進入二十一世紀,人們擁有的是日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生存環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因而擁有生命,就是一種美好。同學們在家衣食無憂、在校教室寬敞明亮,師生民主平等友愛,尤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倡導,讓人文情懷更得以彰顯。其樂融融的家庭,其樂融融的校園,其樂融融的社會。生命在這樣的氛圍中延續真是一種美好!
二、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眾多學生對自己的前途沒去過多勾畫,我常教學生要敢做夢。楊利偉從小立志入太空,終于成為中國乘宇宙飛船上天第一人。坐在教室的同學,也要敢做夢,十年二十年后咱們中間也會出現新時代的牛頓、貝多芬、魯迅、劉翔,你是你自己的,沒有誰能阻止你前進的步伐,只要心兒有夢想,就會插上理想的翅膀飛翔。要自信的對自己說:我播下種子,就要讓他開花結果,我能行!
三、天道酬勤,運兵之妙,存乎一心
告訴學生在求學之路上,無捷徑可走。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能補拙,勤出智慧,勤出成功。上天總是公平的,機遇總是垂青那些有備而來的人。學習猶如作戰,必須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才能打出漂亮的翻身仗。讓學生記住新的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擁有知識,善于學習,勤于學習,用心做事的人才是最終的大贏家。
四、細節決定成敗
養成教育也就是培養注重細節的教育。用令人震驚的個案泰坦尼克號海難的故事和美挑戰者號升空后爆炸的事件引起學生的共識:用心做事,用智慧做事,事半功倍;敷衍了事,草率行事,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糾正學生中做事浮躁,心不在焉的狀態,要求學生注重細節,拒絕平庸,追求卓越,崇尚一流。
五、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種美德。在人情淡漠,傳統觀念日趨淡薄、校園倫理已有漸漸解體趨勢的大背景下,呼喚心靈的回歸,心靈的震顫,心與心的共鳴是一個重大課題。感恩老師,學會尊重;感恩父母,學會孝敬;感恩社會,學會回報;感恩祖國,學會報效;感恩挫折,學會堅強。擁有感恩之心,才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才會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一切。
六、學會理解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當老師不小心傷害了你,你不要抱怨,因為老師也是人,也會犯錯誤。當父母因工作壓力大或方法不當,偶爾情緒失控,讓你狗血淋頭,你需要冷靜與諒解。同學在一起,磕磕絆絆,偶爾紛爭,也很正常,這才是生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理解萬歲。學會理解,你會成為一個心胸開闊而坦蕩受人尊敬的人。
七、學會合作
一只竹篙,難渡汪洋,眾人劃槳,開動帆船。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更是一個合作型的社會。孤芳自賞,趾高氣揚,只會成為孤家寡人,一事無成。在合作中求生存,求發展,求創新,向更高、更大、更快的方向發展。在合作中,禮貌待人,學會寬容,善于鼓勵,學會思考,善于表達,學會交流。
作者單位:開縣西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