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學兵
很多老師認為,有些優秀的學生,在解物理題目時所出現的錯誤,歸咎于他們粗心,其實,并不都是由于學生的粗心造成的,有些錯誤是學生的思維障礙造成的。而讓學生跨越思維障礙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我們的學生掌握破解常見思維障礙的方法,從而使學生掌握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
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將學生在解決物理問題時遇到的幾種思維障礙做了以下總結,供大家參考。
一、因缺少生活知識而無法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
我們知道,在新課程的標準下,物理問題與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假如學生缺少生活知識,則在解決與生活有關的物理問題時,就無法跨越,造成思維障礙,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在已知地球表面積的條件下,請同學們估算一下地球大氣的總重力,很多學生無法下手解決這一物理問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學生不知道大氣壓產生的原因。
二、不能正確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如果不能正確的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那么他們在解決物理問題時,思維就會偏差,無法順利的解決問題。例如,有一個塑料球,懸浮在水中,下列幾種說法正確的是()。A.塑料球在水中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B.塑料球在水中受到重力、浮力、水的壓力的作用;C.塑料球的密度與水的密度相同;D.向水中加入食鹽,塑料球會下沉。此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A。有的學生選了B,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浮力的概念,實際上,浮力就是水的壓力的合力;有的學生選擇了C,這是因為,學生沒有充分考慮到塑料球可能的空心的緣故。又如,某洗衣機正常工作時的電壓為U,通過的電流為I,它內部的電阻是R,問,它正常工作時的電功率?很多學生都認為是I2R。其實,I2R是反映洗衣機發熱的功率,只是消耗電能功率的一小部分。
可見,讓學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正確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如果學生不能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他們常常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
三、數學基礎差
數學知識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工具,如果學生的數學基礎比較差,就會直接影響到物理問題的解決。很多學生,在解決物理問題的時候,已經正確列出了有關物理方面的關系式,但就是無法得到最后的結果,究其原因,就是數學基礎不牢靠。
總之,要有效地清楚學生在解決物理問題時的思維障礙,我們就要分析其原因,找到癥結,對癥下藥。決不能用傳統的題海戰術的方法,盲目地加大學生的作業負擔,那只能是摧殘學生的心靈,根本就不符合新課程的教學要求。
作者單位:連云港灌南縣田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