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獻娜
假期休閑,偶遇當地一中學教師,是同行便有很多共同語言,當談到學生缺乏獨立能力時,她說:“如今的高中生,連自習課都不會上!”“怎么回事呢?”我不禁對此深思起來。
究其根源還在于我們小學教育。小學課程表里安排著自習課,可是自習課跟學科課又有什么區別呢?仍舊是教師講,學生聽。現在的小學為杜絕學生出現胡打亂鬧的現象,為防止學生出現難控的傷害行為,要求教師分包各個自習課,這樣由教師看管著就安枕無憂了。分包自習課的教師服從學校的安排,一步不能離開教室。既來之則教之,為提高教學成績他們一節節“自習”絕不偷懶,兢兢授業,豈不知這如同“因噎廢食”的道理。忘記了小學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基的,是為學生健康發展服務的。不用走太遠,中學階段就顯現出了種種弊病。
其實,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我們的學生會上好自習課的。他們在學會“自習”的同時,愛上自習課,收獲自信、民主和獨立,這是單純的學科知識不能給予的。我覺得指導學生上好自習課要做到三點。
一、教會學生自律
自律是上好自習課的第一步。只要引入兩個機制,學生的自律能力一定能得到培養。1.平行班級自習紀律競爭機制。以培養學生班級榮譽感作為自律的橋梁,學生在維護集體尊嚴的同時學會控制自己。2.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即采用學生輪流執勤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讓他們在管理別人的過程中體會自律的重要性,在被別人管理的過程中感受自律是對他人的尊重。
二、充分利用自習的時間
自習課要做些什么,開始學生會很茫然,無所適從,這需要教師耐心的指導。其中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自習的時間,合理安排任務,內容可以包括:1.完成作業,2.做好復習,3.查漏補缺,4.重點突破,5.復習總結,6.學科延伸,7.開闊視野,等。讓他們在短短的40分鐘時間里好好調整,為進一步學習做好儲備。
三、享受自習的快樂
我們的學生早已厭倦了家長的喋喋不休和聽膩了老師苦口婆心的話,他們在自習課里除了做以上提到的事情外,可以充分享受“獨”處的美妙。他們可以細細品味四大名著,或者鉆到安徒生的童話世界;他們可以在自己的漫畫里或悲或喜;他們可以讓夏日的雨絲、冬季的雪花飄進自己的日記;他們還可以把“蓄謀已久”的科技創作公然搬到課桌上操作——就是在這靜謐安詳的自習氛圍里,讓自由流淌,讓個性張揚。沒有聲音,卻能聽到心靈的細語,沒有吶喊卻分明能感受到生命的流淌。
關在籠子里的小鷹,會逐漸失去搏擊長空的本領;養在溫室里的鮮花,難以經受風雨的洗禮。我們不能因為怕傷害而不讓學生經歷,不能因為要取得暫時的高分而讓學生失去獨立的時間。請把自習課還給學生吧!
作者單位:河北省吳橋縣新興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