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領
創新能力是個體在支持的環境下結合敏銳、變通、獨創、精進的特性,通過思維的過程,能夠做出新的發現,提出新的見解,開拓新的領域,解決新的問題,創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夠對人類已有的成果做出創造性的運用。未來的世紀需要大批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學校教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為實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和行為習慣,是我們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充分發掘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創新教育素材
現行英語教材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中許多內容是最為生動的創新教育素材,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可抓住時機利用這些素材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勇于開拓創新。
SEFC第二冊介紹了美國著名動畫大師Walt Disney 的傳奇經歷,Charlie Chaplin 與眾不同的舞臺風格和藝術形象,以及Albert Einstein 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SEFC第三冊第一單元介紹了居里夫人為科學事業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教師在教授這些課文時可以啟發和引導學生學習他們善于動腦、勤于動手、樂于創新的精神。
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
教育要使學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學應當注重學生自己的思維過程,而不僅僅提供前人的思維結果。這就要求教師肯定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努力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形成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和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敢于“say No”,從而讓學生多側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發展學生的個性。
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是學生發展個性的土壤。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師生之間建立親密融洽的關系有利于學生產生創造的勇氣和信心。教師在英語(下轉第115頁)(上接第114頁)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對于學生突出的才能、取得的進步以及思維中的合理因素都要及時鼓勵,并在全班同學面前予以表揚。在批改學生作業時多用贊揚的、正面的話語,對于他們作業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最好單獨與學生進行交談并幫助其改正,切忌當著其他同學的面批評某些學生。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創新型教學手段。
如今的課堂早已不是一支粉筆加一本教科書的時代了,隨著現代化教學設施進入教室,教師創造性地運用素材的機會大大提高,這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手段,具有直觀性、交互性、生動性等優點,有利于適時拓展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時要將自己的創造力融于其中,從而以教師的教學創新來啟發學生的學習創新。
三、通過英語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英語課外活動是學生充分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激發創造性思維火花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課外興趣活動時應注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依據現有水平開展各種創造活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用英語進行創造的愉悅感。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究與創造,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只有將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統一起來,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