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云
要想讓學生學會課堂教學所教的知識,并且將其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必不可少的條件和巨大動力就是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的強烈興趣。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要讓學生把你所教的看作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盡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里有所創(chuàng)造。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得會、記得快,而且能夠很好地消化吸收,將課本知識轉化為自己所需的知識。那么在政治教學中,如何才能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用精心設計、獨特新穎的創(chuàng)意導入新課
在不拘一格、深入淺出的氛圍中吸引學生對本課的注意力,由此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的開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導入,可以是一段充滿哲理或詩意的導語;可以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笑話或小故事;可以用符合即將講授內容的特定的意境;還可以幾種方法相互結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不論選取哪種方式,都要符合課本的具體內容。例如:在講授《為人民服務》一課時,先以講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該篇課文的學習情境,然后讓學生討論在現代社會里如何做到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通過學生的各抒已見,最后達成共識,這樣的教學方法既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為人民服務的認識,又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這一課的濃厚興趣。
二、不斷創(chuàng)新,在變革求新中激發(fā)學生興趣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講課不能有效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肯定不能獲得從事該職業(yè)應該有的教書育人的成就感。因此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靈活采取符合該課教學內容特點的教學方法,并在盡力做到變中求新,不斷通過新穎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職業(yè)道德的五項基本規(guī)范》時,教師應當拋開枯燥的大道理,讓學生先做題有個大概的理解,再進行深入的討論、講解。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表達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最后由老師逐個總結分析,這樣的講授方法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這樣做的效果會很明顯,原因在于學生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會主動地在課本中找全、找準答案,也會興致勃勃、積極主動地去研讀課文。由此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興趣和動力,而且可以鍛煉他們綜合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成為主角,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以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為已任的政治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積極爭取下次的機會。如果沒能夠正確地回答問題,老師應及時引導學生找出正確的答案。鍛煉學生有一種有服輸但不認輸的精神,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比如在《法律》的教學中,會有很多枯燥的法律條文,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要用實際案例分析來融合對相關條文的學習。在分析案例中,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讓他們真正體會到案件的本質,以及如何恰當地運用法律。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熟悉學習內容,輕松掌握學習的重點,靈活地學習而不是死記硬背,學會運用理論聯系實際,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總之,把復雜的東西用簡單的方法來理解,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的重點,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當今社會是開放的社會,是充滿競爭的時代。市場經濟體制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機遇,同時又使我們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只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勝任高科技發(fā)展中的充滿挑戰(zhàn)的工作,也才能不斷進步,并立于不敗之地。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工作的同時要不斷總結經驗,并把這些經驗貫穿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成為現代社會里德才兼?zhèn)涞膭趧诱?以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