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校 黃明文 潘炳良
摘 要:近年來,遂昌縣旅游業全面起步,休閑旅游業作為縣域經濟新增長點和第三產業龍頭的定位得到全社會的認同,并已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林業觀光園也得到了較快發展,豐富了遂昌縣的休閑旅游內容,同時帶動了林區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林農增收致富,推進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分析了林業觀光園的主要特點,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對林業觀光園的發展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林業觀光園;發展;思考;遂昌縣
中圖分類號:F590.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569X(2009)11-0060-02
1 引 言
近年來,遂昌縣把握現代旅游業發展趨勢,立足地處錢塘江、甌江兩江源頭,與上海等大城市形成長三角的區位優勢和浙江省重點林區,全國綠化先進縣和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的資源生態優勢,把發展生態旅游業作為實施“抓好旅游發展、促進富民強縣”戰略的重要抓手,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不斷推進生態旅游業特別是森林旅游業的持續快速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遂昌國家森林公園、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龍頭,南尖巖、飛石嶺、神龍谷相輝映,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長濂鞍山書院、“三井、大山、石筍頭”省級林業觀光園、三仁竹海休閑山莊、桃溪源、紅星坪市級林業觀光園等相配套的森林生態休閑旅游格局。遂昌已成為長三角地區人們探源觀光、休閑度假、科普考察、生態教育的重要基地。
2 林業觀光園的主要特點
遂昌縣先后獲得“中國最佳生態旅游縣”、“中國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基地”稱號。林業觀光園依托景區得到了較快發展, 旅游對外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2.1 點多面廣
在政策引導和全縣觀光旅游的帶動下,遂昌縣的林業觀光園得到快速發展。2008年,全縣林業觀光園經營戶(農家樂)由2007年的84戶增至165戶,休閑旅游點由原來的14個增為34個;林業觀光園從業人員由2007年的238人增至508人,接待游客人數由2007年的17.5萬人增至27.6萬人,營業收入由2007年的560多萬元增至1300多萬元。
2.2 依賴風景區
遂昌縣的林業觀光園最早出現在三井和田鋪,是隨著到白馬山避暑的人增多而發展起來的,之后是南尖巖的石筍頭等地。從林業觀光園的發展和布局情況可以看出,遂昌縣的林業觀光園一般在景區附近和沿線,借助景區的溢出效應承接部分旅客,或景區途中承攬部分游客,是對景區旅游服務的補充。景區是林業觀光園的依靠,景區的游客就是林業觀光園的顧客來源。
2.3 具有價格優勢
林業觀光園利用自己的空余房屋、庭院和自留地改建成經營場所,建設投入低;林農自己既當老板,又當服務員,農家菜自行種植,經營成本低。因此,林業觀光園相對景區每天一、二百元的房價而言,每天吃住50元至60元左右的價格就便宜多了,具有比較優勢,從景區游客中爭得了客源。
3 林業觀光園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林業觀光園發展相當迅速,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景區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提升,林業觀光園的進一步發展將會受到制約。依現有模式發展,很難對遂昌縣“經營山水、統籌城鄉,建設‘長三角休閑旅游名城”的目標發揮更大的作用。
3.1 獨立性差,自主發展能力弱
現有的林業觀光園還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多數還局限在景區周邊的農家餐館、旅館層次,所接待的大部分是路過的游客。可以這樣認為,林業觀光園并不是現有顧客的最終目標場所和消費對象,只不過是一種觀光旅游的副產品,還只是景區接待的補充,不具有獨立性。它的發展受到景區來往人數規模和景區接待能力的限制,本身不具備吸引力和品牌效應,只能依托主要景區而存在,季節波動性大,市場地位低,自主發展能力弱。
3.2 模式單一,特色不明顯
遂昌縣林業觀光園與外地相比沒有地域特色,自身之間也存在同質化。發展模式單一,特色不明顯,游客參與性弱,重游率低,綜合效益不高。走進林業觀光園基本上就是打牌、麻將,吃飯、喝茶。即使在餐飲上,農家菜也大致相同,沒有特色菜、招牌菜。不同地方的林業觀光園,除了周邊的景點不同,其他結構布局、風格到內容、菜肴品種、游樂項目等大同小異,缺乏獨特性,不能滿足不同層次旅客的需求。
3.3 客源基礎薄弱,消費群體單一
林業觀光園現有的客源主要是到景區觀光的游客,因景區住宿緊張或價格較高等原因而入住林業觀光園,來源較單一,沒有自己相對固定的客源群體,客源基礎薄弱,對景區的依賴性大。而遂昌景區季節性較強,人流集中,相應的林業觀光園也以季節性和節假日為主,四季客源不足,真正以休閑養生為目的長住客幾乎沒有。
3.4 服務質量低,休閑價格偏高
林業觀光園經營中往往各自為政,散、小、亂、弱現象比較常見,淡季與景區相互爭奪客源,消費時間主要集中為節假日,服務人員大多沒有經過培訓,服務不到位。相對林業觀光園提供的服務和條件而言,每人每天50元至60元的價格偏高了,缺少吸引力。
4 對林業觀光園發展的思考
目前,浙江省各地都把發展林業觀光園作為當地林區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林業觀光園的競爭在加劇,形勢嚴峻。遂昌縣林業觀光園的發展有其自身優勢,如何發揮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是要依托生態環境。
4.1 以“土”、“特”、“純”保持魅力
林業觀光園吸引人的主要是其鄉村野趣,讓人在鄉村寧靜秀美的山水中休憩,放慢節奏,體驗淳樸民風,感受鄉村傳統文化,得到身心放松和舒適的享受。遂昌縣林業觀光園的發展要以生態環境為依托,從土、特、純為主要著眼點,努力保留林業觀光園的原始特色不走樣、不洋化,保持吸引力。
4.2 拓展休閑度假和居家養老市場
今后,要賦予林業觀光園在遂昌縣發展休閑旅游業中的重要地位。在依托景區發展宿餐型林業觀光園的同時,要想方設法發展休閑度假和養老型林業觀光園。轉變觀念,拓寬思路,以高服務低價格培養自己相對固定的客源群體和服務對象,減少對景區和觀光客的依賴,縮小節假日和季節性“冷熱不均”的現象,推進林業觀光園的可持續發展,促進遂昌縣“長三角”休閑名城的建設。
4.3 加強指導,提升服務水平
加強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加強烹飪技術、安全衛生、禮儀習俗、文化等培訓,增強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衛生意識和安全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努力構建經營戶+服務中心(協會)+旅行社(網絡)的運行平臺,提高客人的滿意度,打造優質休閑度假環境。
4.4 加強營銷宣傳,提高知名度
樹立鄉村休閑旅游品牌,不斷創新旅游宣傳促銷活動方式和方法。著眼“長三角”,以上海的休閑人群尤其是退休人群為主要宣傳營銷對象。整合各方力量,溝通各種人脈,加強對接,通過城市社區主動銜接大上海養老市場。認真做好策劃,展示遂昌縣林業觀光園的特色,提高推介的綜合競爭力,拓展市場。
5 結語
遂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地方文化,加上相對便捷的區位交通,對處身于人口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長三角”城市人群有著很強的吸引力。相信只要立足比較優勢,保持林業觀光園“土、特、純”的原始特色,著眼“長三角”城市人群的休閑度假,林業觀光園就能在“經營山水、統籌城鄉,全面建設 ‘長三角休閑旅游名城”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方根深,唐隆校.開發生態景觀資源,推進森林旅游發展[J].麗水林業科技,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