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高職旅游管理課程是應用型教育,通過項目教學,可使教學與旅游企業實際操作過程聯系得更加緊密。
項目教學法在《旅行社運行
與管理》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課程設計是學生運用該課程專業知識,通過綜合能力提升,完成專業性產品或設計和總活動項目實施的過程。通過設計,學生掌握和運用旅行社在開設、運行及管理等方面一系列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包括旅行社的設立、申辦,營業場所選擇、室內布局,旅游產品開發、客源市場調查預測、產品篩選,定價、報價、銷售渠道,中間商選擇、售后服務,促銷、宣傳、接待計劃制定、導游服務實施,以及接團業務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等“一條龍”的專業管理程序。
課程模塊設計課程模塊設計打破原有教材的理論結構和目錄體系,以原有教材理論體系為依據,在此基礎上根據旅行社運行和管理過程中的步驟化程序設計模塊體系,進一步明確課程設計程序和各大項目所分配的課時數量。具體模塊設計如表1所示。
課程能力項目設計旅行社企業相關專家與專業教師共同探討,設計出企業崗位需求能力和素質培養方向,再據此設計出課程的10個能力項目,貫穿在一個完整的大項目中,即“大港旅行社”運行與管理項目(該社為學院下屬對外營運型旅行社,也是學生的實訓基地)。每一個能力訓練項目都有若干個子項目組成,如“旅行社設立”包括“設立前準備”、“旅行社申辦”、“營業場所選擇”、“室內布局”四個子項目;“線路設計”包括“觀光”、“度假”、“商務”、“探親”、“獎勵”、“會議”、“修學”、“探險”、“宗教”等主題;“線路定價、報價”包括“定價”、“報價”兩個子項目;“選擇、管理中間商”包括“選擇中間商”、“管理中間商”、“客戶談判”三個子項目;“促銷活動”包括“廣告促銷”、“直接營銷”、“營業推廣”、“公關促銷”四個子項目;“接待服務”包括“編制接待計劃”、“接待管理”兩個子項目;“財務管理”包括“業務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兩個子項目。每一個子項目都有具體的任務和目標以及可檢驗的成果展示。通過完成每個子項目設置的目標,在設計和操作過程中來達到這些能力目標和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最終通過子項目任務的完成情況、質量來評審和驗證能力及知識的掌握情況。具體的課程能力項目設計如表2所示。

項目實施過程需要的設備設施模擬導游實訓室為學生模擬導游講解和產品展示訓練、相關演練示范提供場所;專業實訓機房是項目化教學的平臺,不僅是教師授課、示范、講解的場所,也是學生獲取旅游資源和信息的重要平臺和工具;大港旅行社是學生整個項目設計中的核心部分,該課程的開展和實施也是圍繞其業務開展和運行來展開的,該課程整體項目的任務、出發點都是根據大港旅行社對外營運過程中的任務設置的。學生的項目訓練既能以旅行社為平臺,通過實踐來完成和驗證,也可以將優秀學生作品和方案直接運用到旅行社中。而導游詞的制作和導游實地帶團講解已經成為結合程度最為緊密的兩個子項目。這種互利雙贏、學工深度結合模式是項目化教學開展的必備途徑和方式。
考核方案設計考核方案突出過程性考核,主要通過平時實訓成績和作業完成情況來評價學生項目能力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淡化期末考核。在考核過程中,注重過程性考評和結果式考評的緊密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并且通過在大港旅行社運行中的可運作性和效果作為最終評價標準。具體考核方案如表3所示。
教師的能力要求首先,項目化教學要求教師對課程有一個系統思路,注意相關課程之間的聯系;其次,要掌握課程實踐知識和業務技能,對整個旅行社發展現狀有充分了解和把握,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者,還應該是業務骨干;再次,還要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展和興趣發展,這樣才能設計出既發展個性,又注重全面平衡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師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成果
項目教學法授課,不再有傳統教學模式帶給學生的枯燥乏味的沉悶感覺,通過目標明確項目任務的制定、教師實踐型案例的講解和引導、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激發、真實教學信息平臺的借助以及旅行社實訓基地運作,使得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超水平發揮。當學生看到自己所設計的線路產品投入市場運作,能夠在實際帶團中向游客講解、展示自己設計的線路產品;當學生看到自己所設計的旅游帽、旅游包、產品宣傳冊以及廣告能在市場上推廣和運用;當學生看到與客戶、中間商就業務問題達成協議,做成生意的時候,那種自豪感和成就感是無法言說的。而這恰恰是專業教學最直接也最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的途徑,不僅為行業培養合格專業化人才,也激發了學生職業歸屬感和自豪感,為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創造有利契機,而大港旅行社也能夠在學生不斷積累和創新的經驗和理念發展中得到持續、穩步、創新地發展,取得“雙贏”的效果。

項目教學中應關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
教材問題目前,仍缺乏適合課程項目教學的教材和實驗指導書,課程教案編寫主要來自于授課教師的實踐經驗和傳統教學用書中的系統理論知識,而真正意義上的項目化教學教材比較缺乏。建議在總結實際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教學項目實例,編寫適合的項目化教材和實驗指導書;開發配套多媒體教學資源或網絡課程,以滿足新的教學模式需要;將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導游資格考試、旅行社經理資格考試)標準要求的知識和技能融入到相關模塊,將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緊密結合。
學生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問題由于學生專業知識基礎和能力程度不一,其學習成果的展示也存在差距,造成項目實施進程和效果不統一。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教師在學生分組中發揮協調作用,對組員進行微調,將不同能力、不同優勢的學生進行調配,這樣有利于學生在項目活動中發揮各自優勢,便于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合作。
教學環境和設施設備問題課程項目化教學實施需要借助專業網絡機房、模擬導游實訓室以及旅行社實訓基地多方配合與協調。尤其是旅行社,作為營利性企業,要將企業利潤與學生訓練計劃和實訓相結合,必須付出大量的物力、財力及精力,進行全方位的協調與配合。
教師“雙師型”能力問題項目教學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教師不僅對課程有系統的思路,還要有極大的創造性和應變能力,要關注相關課程之間的聯系;要掌握專業實踐知識和技能,時刻關注旅游行業新動向、新進展,與企業緊密聯系,接觸第一手信息和資料;還要做好學生項目的指揮與協調工作,能設計出有利于發展個性和全面平衡相結合的教學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賀平.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性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2).
[2]邢繼德.高職院校導游員培養模式與實踐[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6,(3).
[3]王民權,梅曉妍.高等職業教育中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7,(2).
[4]廖世蓉,陳琳.項目化教學,按行業標準培養學生——論教學方法及考試方法的改革[J].福建電腦,2007,(9).
作者簡介:
徐春紅(1978—),浙江紹興人,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