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紅 劉景江
摘要:根據國家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職業教育實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在職業院校畢業生中進行職業技能鑒定的有關精神,高職院校要創造條件,積極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提高高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高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就業能力。
根據國家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職業教育實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在職業院校畢業生中進行職業技能鑒定的有關精神,大港油田所屬的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學院的情況認真研究,并進行了整體安排。近年來,在市教委鑒定站和中國石油大港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積極開展工作,進行了水環境監測工、家用電子維修工、維修電工、建筑材料試驗工、工程測量工、裝飾美工、采油地質工、采油工、鉆井地質工、石油鉆井工等10個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為畢業生就業奠定了基礎,深受學生的歡迎。在高職院校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過程中,有幾個問題需要加以探討。
提高思想認識,做到公正、公平
領導重視,提高認識高職院校要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必須提高廣大學生的思想認識,讓他們認識到職業資格證書的重要性及對就業的作用,同時,高職院校的領導也要重視此項工作,要周密安排,由專門的部門和崗位負責此項工作。大港油田所屬的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領導非常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為了做好此項工作,下發文件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各系、教研室、班主任及專業教師積極配合做好宣傳工作,要求每個專業的學生除考取英語A級、國家計算機一級以上證書外,畢業前必須取得相應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并將學生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通過率納入有關單位的年終工作考核指標。由于領導重視,宣傳到位,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才能得到很好的推廣落實。
高職院校要創造條件,為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搭建平臺為了給學生創造良好的鑒定條件和環境,高職院校要不斷建設和完善實訓基地的設施,使其能夠達到相應工種的鑒定要求,并要將相應工種的鑒定標準納入學生實習計劃,實習與職業技能鑒定應統一安排,實習內容和項目與職業技能鑒定標準應一致,這樣既能提高學生職業技能鑒定的通過率,又能減少培訓費和材料費,減輕學生的負擔。另外,高職院校要積極爭取有關業務部門的支持,多方聯系,成立職業技能鑒定站(所),為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創造就近實習、就近培訓、就近鑒定的條件。大港油田所屬的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被市教委系統職業技能鑒定站批準為職業技能鑒定培訓考核基地,經中國石油大港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批準,成立了中國石油大港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綜合專業鑒定站(行業)。高職院校還應在教師中積極培養考評員,這樣不僅能夠充實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隊伍,而且還能協助派到高職院校的考評員開展對學生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讓高職院校的教師參與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還能夠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有利于指導學生實習。
嚴格組織,保證公正、公平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必須嚴格組織,嚴密實施,落實公正、公平的鑒定原則。要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進行管理,設專人負責,制定崗位責任制,做到有人管、有人抓。為確保鑒定結果真實可靠,必須制定各項規范的管理制度,如鑒定站長管理制度、考評員管理制度、考務管理制度及各種回避制度等。在組織學生鑒定的過程中,應堅持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把好每一關,抓好每個環節的工作。鑒定順序與鑒定項目應采取抽簽的形式加以確定,鑒定現場除考評員和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嚴禁入內,考評員要嚴格按鑒定標準與鑒定規范打分,不打照顧分、感情分。
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達到“三個提高”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我們認為,在高職院校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對學生能夠達到“三個提高”。
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職業技能鑒定包括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兩部分,實際操作項目是根據生產實際的操作規程和標準確定的,只有動手能力強、操作水平高的學生才能通過職業技能鑒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因此,要求學生在實習和培訓過程中,對每一個實際操作題目按操作規程和操作標準反復練習,刻苦鉆研,達到標準正確、操作熟練,由此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保證了鑒定水平的提高。
能夠提高學生的就業率職業資格證書體現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和技術素質,實踐證明,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生,往往就業的機會多,就業面廣,企業會優先錄用。因此,職業技能鑒定對學生就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
能夠提高企業的信任程度高職院校要保證學生職業資格證書的“含金量”,要得到企業與社會的信任,就必須在職業技能鑒定過程中認真組織、嚴密實施。實際操作項目要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只有這樣,已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生才能在企業生產中上手快、熟練程度高,同時也能滿足企業員工持證上崗的要求。企業錄用已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生,不需要對他們進行再培訓就可上崗工作,對職業資格證書的信任度就會提高。
高職院校推行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存在的問題
國家的職業分類與高職院校的專業目錄不統一 國家是按照職業標準確定職業工種的,而高職院校的專業不是按照國家的職業分類設置的,未能準確反映現有專業與職業技術工種的對應關系,如:環境保護專業涵蓋了大氣環境監測工、土壤環境監測工、水環境監測工等十多個工種;工程監理專業涵蓋了建設類與測繪類的工種一百多個,使學生很難確定參加哪個工種的鑒定,而參加專業所涵蓋的全部工種的鑒定則是不可能的。
教材不系統,目標定位不準教材與教學目標都應圍繞培養方向制定,真正做到專業與市場接軌,課程與崗位接軌,職業資格標準與國際接軌,實訓與新技術及職業能力接軌。社會需求什么,企業需要什么,高職院校就應講什么,練什么,真正實現“走進來的是學生,走出去的是能手”的培養目標。因此,制定教學計劃、選擇教材、確定專業培養方向都不能脫離職業的現實,一定要把落腳點放在技能培養上,把重心轉移到實踐教學上。
師資力量不足,對實踐課的開發研究不夠要實現新的培養目標,職業教育的師資必須達到“雙師型+高技能”的實踐指導教師的標準。只靠“雙師型”教師不一定行,我們認為,要辦好高職教育,僅靠教師隊伍是無法實現的。在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過程中,有些操作項目教師根本沒有接觸過,又怎能培訓學生、鑒定學生呢?因此,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同時,要注重人才的交流與互補。實踐課的教學開發與研究是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將實踐課的內容與社會及企業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是實踐課開發研究的方向。實踐課的內容既不能照搬書本知識,又不能脫離現實需要。因此,在實踐課的內容確定上,必須組織研討、調研、論證,既要反對照搬老一套,又要反對只求新、不求實的做法,隨著新技術的引進,應不斷開發研究新的課題,跟上發展的需要。
教學場地與設備不足實踐教學需要合理的訓練場地,它是保證實施實踐教學計劃的硬件,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建設必須適應日益擴大的辦學規模。要培養技能型人才,實習場地與教學設備是十分重要的條件,沒有完善的實訓基地與教學設備,要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是不可能的。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要遵循技術含量高、建設起點高、技術先進的原則,教學設備也要有計劃地更新,逐步從模擬實驗型轉向生產型,使學生參加實訓能感受到生產的氛圍,增強真實感。因此,實習場地與設備要滿足學生實踐操作的要求,必須走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才能真正提高實踐教學水平。
思考與設想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源非常復雜,有高中生、“三校生”、3+2班、五年一貫制、“訂單式”代培班等等,要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通過技能訓練關,都取得職業資格證書,難度較大。因此,教師的訓練方法必須因人而異,要適應不同層次的生源,對癥下藥,否則就會影響教學質量,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就無法落實。
應保持技能鑒定大綱與相應專業實訓計劃的統一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必須研究所對應專業的技能鑒定大綱。要考慮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技能及理論知識與實訓課題的結合,要將技能鑒定大綱的內容與日常教學融合在一起,在教材的選用與教學計劃的制定上,要涵蓋技能鑒定大綱的內容。在制定實訓計劃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一要切合實際,考慮生源質量;二要使職業技能鑒定大綱與本專業的培養方向相結合;三要考慮實訓場地與設備的條件;四要考慮師資力量與師資水平。要確保目標明確,方向準確,運行有效。
應根據專業設置編寫適應學生職業技能鑒定的復習材料準備好職業技能鑒定的復習資料十分重要,因為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對職業技能鑒定的內容、要求及范圍掌握不夠牢固。如能針對某一個專業編寫有針對性的輔導教材,則有利于學生提前準備,有利于學生在參加考試前掌握過硬的技術本領。編寫復習材料要緊緊把握考試大綱,內容要涵蓋基本訓練題、技能提高題、歷年考試題、練習指南及技巧訓練等,以適合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和準備。復習材料中的實例一定要結合實際,有實用價值,不可一味地照搬書本。
應辦好輔導班,鼓勵學生“一專多能”有些學生不會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有些學生自學能力較差,課余輔導班恰好能解決這些問題。課余輔導班可有多種形式,如普通班、技能班、提高班、強化班等,可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的積極性很高,很想利用在校的時間多參加一些實踐課程學習,通過多層次、跨專業的證書考核,為以后就業奠定基礎。高職院校的主管部門和教師應鼓勵并幫助學生參加多種技能的培訓,如石油工程專業應該為學生提供采油工、地質工、鉆井工、修井工等相關工種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機會。
應發揮設備作用,提高教師水平要培養高技能人才,必須有先進的設備與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在現有的條件下,積極挖掘設備潛力,提高設備利用效率,不斷提高師資隊伍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注重開發設備的功能,在使用設備的同時要注意對設備的維護保養,這有利于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要注重兩點,一是高素質,二是高水平(技能)。師資隊伍建設的經驗很多,如老帶新、新老結合、引進外援、低職高聘等。保證科學管理,制定相應政策,一切從實際出發,就能解決好設備不足的問題,就能調配好人力資源,發揮人的最大潛能,搞好隊伍組合,實現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英大.高職院校實施職業資格證書的探討[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6,(1).
[2]王惠君.高等職業院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25).
[3]于崇起,張華成.論高職教育“錯位發展”戰略及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實施[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6,(2).
作者簡介:
王江紅(1971—),女,天津市人,大港油田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副科長,主要負責職業技能鑒定試題庫建設。
劉景江(1961—),男,天津市人,大港油田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副主任,主要負責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