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麗 王詩晗
摘要:針對美容技術的發展對美容專業人才的需求,應重構實用美容技術課程新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按照社會需求確定專業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標應服從專業培養目標,并突出能力目標,教學內容的選取應基于工作崗位,以工作過程與任務組織教學內容,以服務項目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采用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考核方案應強調技能操作,體現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工作過程;實用美容技術;課程開發
我院醫療美容技術專業設置于2001年,于2007年被評為省級示范專業,實用美容技術課程為本專業的核心課程,于2008年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它是針對醫療美容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而設置的專業技術課程,具有鮮明的職業性、實踐性、應用性及綜合性,是培養美容行業設計、服務、管理等職業崗位群基礎能力的核心課程,對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課程目標的設計
我院醫療美容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美容行業設計、服務、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基于這一培養目標,根據美容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確定了本課程的能力目標,基于能力目標確定相應的知識目標,為了加強素質教育,我們還確定了情感目標(見表1)。

教學內容的選取基于
職業崗位和工作過程
基于職業崗位的課程體系開發根據職業崗位的需要,行業企業的兼職教師與本院的專任教師共同探討,確定本課程所需要的能力、知識、素質要求,其特點是:知識構建上以夠用和實用為限度;以掌握職業技能和技術操作要求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崗位業務知識為目標;注重學生職業道德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以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崗位——美容師為例闡釋教學內容的選取(見表2)。這樣,教學內容直接對準崗位,學生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內容后,全部參加美容師中級、高級職業資格證考試并獲得中級、高級美容師證書,一次通過率為98%,體現了“雙證融通”。
以工作過程與任務來組織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圍繞能力目標,以模塊形式編排,每個模塊即一個大項目,每個大項目都有明確的能力目標,為實現這個能力目標,設置子項目,按照過程與任務的邏輯關系編排學習內容。為此,我們將課程內容設計為六個模塊(見表3)。根據這六個模塊設計能力訓練項目。如第一個模塊肌膚養護技術就是一個能力訓練項目,為了實現這個項目,設置4個單項任務。即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能力目標的訓練;針對能力目標,確定相應的知識目標;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相應的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見表4)。
以服務項目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
本課程為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實踐與理論融合在一起,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如:真實工作任務為面部皮膚護理,它的工作流程為皮膚類型判斷→護膚前準備工作→面部表層清潔→面部深層清潔→面部按摩→面膜護理。根據這樣的工作流程,我們設計教學活動為八個教學內容(見表5)。

這里既有單項實訓,又有綜合實訓——面部皮膚護理。這樣就完成了真實的工作任務。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教學,課型豐富得當,教學手段先進,多媒體、網絡、課件、板書、教具、學具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它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是采用多媒體教學、網絡資源、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多種教學組織方法和手段,以突出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采用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根據工作過程和崗位設置能力目標,以能力目標設置項目,以項目為載體設計教學內容,項目的設立要基于工作過程。如皮膚表層清潔這一堂課要引導學生完成兩個任務,一是皮膚護理前的準備工作,二是用洗面奶清潔皮膚,最終完成皮膚表層清潔這個單元訓練項目,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掌握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皮膚表層清潔、皮膚深層清潔、面部按摩等幾個單元訓練項目,構成一個綜合訓練項目——面部護理,幾個綜合訓練項目構成了一個大項目,即第一個模塊——肌膚養護技術,以六個大項目貫穿課程始終。授課方式采取小班授課,每班30人,2人一組,角色扮演,這樣充分保證了學生練習的時間,實現了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美容工作崗位的職業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啟發引導、示教與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擬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與分組討論、總結與歸納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以“新娘妝創意設計任務”教學過程為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在這個單元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技能實訓,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考核方案的設計
考核方案強調技能操作,體現綜合應用能力,加強形成性考核。考核分為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兩部分。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績占總分的70%,終結性考核成績占總分的30%。

形成性考核一部分是平時成績(15%),包括考勤(5%)、學習態度(3%)、課堂提問(5%)、討論題作業(2%),培養職業道德和素養;另一部分是單元訓練項目考核(55%)。
終結性考核終結性考核(30%)即期末綜合訓練項目考核。
課程開發與設計的幾點體會
通過對基于工作過程進行的課程開發與設計,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第一,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共同開發與設計課程內容;第二,深刻理解了工學結合的含義,切實做到了課程設計直接來源并真實反映實際工作,不斷加強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第三,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均按照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制定;第四,按照具體工作任務的不同要求,為學生創造并提供了各種真實的工作場景;第五,注重了職業素質教育與技術教育的結合。
參考文獻:
[1]朱強,等.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方案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
[2]戴士宏.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高林,等.點擊核心——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課程開發導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趙麗(1975—),女,滿族,遼寧北鎮人,碩士,遼寧中醫藥大學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醫學美容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為中醫美容技術專業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