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解決就業競爭嚴峻形勢的必然要求,“以創業帶動就業”成為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雖然大學生普遍意識到創業這種形式是解決就業的一種出路,但大學生自主創業整體上的成功率較低,這不得不引起政府、社會和高校的極大關注和重視。
本文通過就業創業教育系列課程的開發建設,使就業創業教育課程具備現代性、科學性、先進性,有鮮明特色,并具有示范和輻射作用的優秀課程,能夠體現高職院校當前倡導的新教育理念的示范性載體,能對高職學院就業創業教學乃至全國的相關學科起到示范、引導作用的課程。
【關鍵詞】創新創業;課程開發;課程信息化
1 引言
李克強總理提出,要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2015年3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旨在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助推中國經濟的騰飛。利用國家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科研院所等有利條件,為創業者提供工作空間、公共服務和創業培訓,營造萬眾創業的氛圍。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此表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在論及創業創新文化時,強調“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
2015年6月1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要激發創造活力,發展創新型創業。支持大學生創業,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整合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引導和鼓勵高校統籌資源,抓緊落實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機構、人員、場地、經費等。引導和鼓勵成功創業者、知名企業家、天使和創業投資人、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創業導師,提供包括創業方案、創業渠道等創業輔導。建立健全彈性學制管理辦法,支持大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
2016年5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構建大學生創業支持體系。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落實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機構、人員、場地、經費等。建立健全彈性學制管理辦法,允許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構建創業創新教育和實訓體系。加強創業導師隊伍建設,完善兼職創業導師制度。
2016年7月2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統籌推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甘政發[2016]069號文件】指出,支持蘭州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支持西北師范大學等5所學校建成國內同類院校高水平大學,支持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院校建成國內一流高職院校。
因此,要想成為國內一流高職院校,就要具備一流的專業、一流的課程。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養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按照高質量創新創業教育的需要調配師資、改革教法、完善實踐、因材施教,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集聚創新創業教育要素與資源,建設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
2 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現狀分析
自實施創新創業教育以來,許多高校把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作為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使得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化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由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剛剛起步,所以在建設中也存在較多的問題,亟待解決。
2.1 創新創業課程理念缺乏科學化
目前,各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都高度重視,但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開展實施方面卻存在很多誤區,主要表現為:
把創新創業教育簡單地歸團委或學生處等部門,由多個職能部門協調承擔創新創業工作,形式上等同于學生畢業前的崗前培訓,而創新創業課程的建設卻被排除在外。拋開課程建設來探討創新創業教育,這是嚴重脫離目前高職教育實際的。致使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化實質性不強、科技含量不高、缺乏科學性,無法取得應有的教育效果。
2.2 創新創業課程設置缺乏系統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經把創新創業課程列入到必修課程或專業基礎課程,由于高職院校大部分的必修課是國家規定的,因此創新創業類課程被擠壓到一個較狹小的空間,因此創業課程的地位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僅靠開設一兩門課程難以有效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化設置上,缺乏完善性與系統化,結構不協調,內容單一,方法陳舊,尚未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難以達到預期的課程化教學效果。
2.3 課程的教材建設成果還很欠缺
教材是課程建設的重要依托,創新創業課程的發展離不開支撐性教材的建設。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版的教材還很難與新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配套,很多教材缺乏系統性,知識點比較零亂,照搬照套其他課程內容的現象比較明顯,缺乏創新創業課程應有的特色。
2.4 創新創業課程師資力量比較薄弱
師資力量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創業教育對指導教師的知識結構、學術造詣、人文素養、實踐經驗以及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數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師知識結構比較單一,橫向跨學科領域的寬度不足,教師實踐經歷淺,創新能力比較薄弱,很難滿足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化建設的需要。
3 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要轉化為教育實踐,需要依托有效的課程載體。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針對存在的問題,初步選定以就業創業教育為主導的《大學生創業基礎》、《新媒體運營》、《未來主場-新就業指導》3門課程來構建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的就業創業課程體系。完成以創新就業創業教育的課程信息化建設《就業創業配套數字化資源庫平臺》建設和《基于互聯網的大型開放式創業課程》(即創業MOOC)建設;完成創業指導型師資培訓,完成創業引領型師資培養。
通過上述建設內容,使我校整體教育實力顯著增強,人才培養模式及人才結構更加合理、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續提高,“互聯網+”課堂不斷應用,服務中國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顯著提升。最終實現突出就業創業導向,使人才培養體系結構更符合當前政策形勢;使就業指導型和創業引領型師資力量得到有效擴充;提高學生就業資本,增強學生創業素質,培養質量持續上升;就業創業精品課建設與開設,使學校的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以就業創業課程建設為契機,嘗試“互聯網+”課堂改革等長期目標效應。
4 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創業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是高職院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最佳載體。各學校應進一步轉變觀念,努力開設更多針對性強、高職教育特色明顯的課程,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力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朱小峰.試論高職專項創新創業課程開發的實踐與思考,2012,8
[2]韋聯桂.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化建設研究,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
作者簡介:
周任慧(1965-),女,漢族,江蘇揚中人,蘭州大學,教授,研究方向:電子商務、市場營銷。